黃志輝
摘 要 注重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及管理問題核心探究,有利于延長其使用年限,確保養護技術及管理措施在公路實踐中的應用更具科學性,進而提升公路長期使用中的服務水平,保持其良好的功能特性。因此需要給予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及管理問題必要的關注,且在有效的應對措施支持下,實現對公路實踐中所需的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高效利用,并改善其管理工作狀況,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公路應用過程中的科學養護及管理。
關鍵詞 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
1不同預防性養護技術的應用
1.1 霧封層法
公路瀝青路面若出現龜裂問題,則可以采用霧封層法處理。霧封層法具備較好的應用優勢,利于減慢公路老化現象,這項技術不僅操作性好,施工也相對簡單,一般只需使用瀝青噴灑車輛把乳化瀝青一次性且均勻地鋪灑在路面就可以完成,當瀝青霧封層和公路表面結合均勻,就會形成防水層,進而減少積水對公路帶來的損害。實踐中為了增強霧噴層法作用下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效果,也需要作業人員能夠落實好霧噴層方面的檢查工作,給予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水平提升可靠保障。
1.2 稀漿封層法
在對公路瀝青路面進行預防性養護處理時,通過對稀漿封層法的科學使用,也能為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工作開展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持。實踐中為了發揮出這種預防性養護技術的實際作用,則需要公路養護人員能夠注重乳化瀝青、粗細集料、添加劑等組成原料有效的配合比設計,并采用攪拌機進行攪拌,直至呈現流動狀態,再通過封層車將其均勻地鋪灑于公路表面,滿足其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要求,豐富公路在預防性養護方面的實踐經驗。
1.3 微表技術
微表處理技術是乳化瀝青漿料覆蓋物的“升級版”技術。微表處技術不僅可以使路面變得更加干燥,還可以使路面變得更穩固,使路面的使用壽命可以變得更長久。黏合劑選自乳化瀝青,具有更好的填充、防水、耐磨性和防滑效果。微表處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去除路面的老化性、抗滑能力差等問題,還可以防止車轍、網紋、松動等問題。同時,微表處材料還具有各種其他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微米的技術對于操作者的個人專業要求很高。操作人員必須掌握不同季節的施工特點和工藝才能進入施工現場[1]。
2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中的難點
2.1 重視程度
①建立的考核機制不健全,缺乏合理性,影響我國公路預防性養護事業的發展。②在計劃經濟的運行模式下,養護人員成為社會被忽視的對象。公路預防性養護的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對整體條件要求較低,在文化程度和個人素質方面的要求也相對較低,是阻礙我國經濟改革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在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的要求上有很大缺陷,大部分的青少年認為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條件太艱辛,不愿意從事有關公路預防養護管理的工作。所以只能聘請外來的工作人員從事相關工作。但是這些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經驗和團隊意識,對新技術和工作方式的認識比較陌生,無法適應高水平公路養護的要求。
2.2 預算安排
①在養護機械設備方面會受到經費的限制無法采用技術含量高和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導致交通堵塞。②經濟社會化本身就是一個快節奏的市場,經過統計發現國內采用公路預防性養護合同在市場的參與度不高,養護企業之間沒有競爭意識和危及感,缺少市場參與度的養護企業是阻礙公路養護發展的主要因素。③公路養護質量不足,是造成我國經濟市場化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政府采取的壟斷措施限制了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的發展前景。④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在技術支持上比較落后,資金儲備不足,造成公路預防性養護質量過低。⑤技術人員和維護人員的專業素質過低,在道路養護和控制上未能達到維護要求,破壞了公路路面的平整度[2]。
3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中的整改策略
3.1 建立規范化的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標準和制度
制度建設是公路養護工作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保證,特別是預防性公路養護的理念和相應技術的應用要形成制度,明確養護標準,制定執行制度,使預防性公路養護有章可循。
3.2 重視人力資本和信息化在預防性養護技術中的作用
人力資本是公路養護工作的核心要素,無論是管理的改進,還是養護工作的落實,都離不開人力主體作用的發揮,應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系統,實現人人、人路、人機之間的和諧發展和互動。同時,養護隊伍要跟上信息化時代的變革和發展,培養一支信息技術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員工隊伍,建設專業數據庫,熟練掌握預防性養護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科學養護、高效養護目標。
3.3 明確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的工作范圍
政府要明確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的職責范圍和管理內容,將公路養護企業利益分配的更合理,發揮各自企業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需要企業不斷引進先進的設備,提高企業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水平和公路養護的質量。充分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研發先進的管理設備和技術設備,同時企業還可以尋求政府的幫助,與政府之間相互合作實現政府與企業之間共贏的局面。有效的投資保障有利于減輕政府和企業的財政負擔,可以從減縮財政負擔出發,在原有的基礎上明確工作的管理范圍。
3.4 合理分配管理成本
在實行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市場要求進行整改,在道路成本上要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規劃和分配。我國規定的相關指標比其他國家規定的管理費用偏低,進而在實際管理成本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市場要求合理分配。以往的公路預防性管理模式上事務繁多,政府應該適當減輕工作。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的工作上,才能保障公路養護的質量達到經濟改革的要求,此外還需要加強公路養護的監管,引入先進的設備,促進我國經濟改革的發展[3]。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有效的預防性養護技術與管理措施的科學使用,可為公路使用年限延長提供相應的保障,有效應對公路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因此未來在促進我國公路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形勢變化,給予其預防性養護技術及管理問題的分析與處理更多的關注,且在針對性強的處理措施作用下,全面提升公路養護及管理關注水平,增加其養護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路應用過程中的問題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文燕.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在高速公路養護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10):162.
[2] 張秀江.淺析預防性養護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化工貿易,2017,9(11):129.
[3] 張小偉.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發展對策探討[J].山西建筑,2018,23(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