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浩然

摘 要 在文萊都東水壩工程導流洞混凝土襯砌施工中,相關人員克服了施工場地受限、泵送混凝土不易組織、鋼模臺車不易調校、混凝土過流面質量要求高等諸多困難,積極研究對策,認真制定各項措施和預案,摸索出了一套洞室襯砌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和施工組織管理的經驗。
關鍵詞 文萊都東水壩;導流洞;襯砌混凝土;施工
1工程概況
文萊都東水壩項目導流隧洞為無壓隧洞,開挖斷面為馬蹄形;襯砌斷面為城門洞型,成洞尺寸為5×5m(B×H)。其中直墻高2.5m,頂拱高2.5m,起點樁號為0+045.5,終點樁號為0+314.7,洞身段設一處拐點,位于樁號0+050.3,轉彎半徑15.00m,轉角11°;隧洞底坡i=1/329,總長268.756m,進口底高程24m,出口底高程23.115m。襯砌混凝土工程量2660m3,鋼筋制安548t,各類止水帶安裝2200延米。導流洞襯砌混凝土具有施工工期緊、施工強度高、施工難度較大、制約因素多、質量要求高等特點。
2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及工藝
2.1 主要施工工序
2.2 主要施工工藝
(1)鋼筋制安。導流洞所有的鋼筋均在加工廠內加工,鋼筋主要為直條螺紋鋼筋。采用鋼筋切斷機等冷切割方式截斷。加工成型的鋼筋由5t載重汽車,直接運至導流洞施工作業面,在整個運輸過程中輕拿輕放保護成品鋼筋防止變形。
(2)模板施工。底板模板采用18mm厚的光面木模板,槽鋼和鋼管組成支撐體系。木模板為進口優質模板,每套可重復使用7到8次。隧洞墻拱模板采用軌道式鋼模臺車,根據施工進度安排,投入1套就可以滿足施工需要。
(3)混凝土澆筑施工。底板混凝土澆筑采用臺階法鋪料,鋪料厚度300~500mm,臺階寬度不小于2.0m,確保臺階層次清楚、有序,平倉和振搗主要選擇Φ50高頻電動振搗棒,局部狹窄處采用Φ30電動軟軸振搗棒,振搗方式為梅花形布置,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開始泛漿為準。振搗密實后,依據刮尺將混凝土表面找平,隨即進行機械或人工磨光。
(4)拆模、脫模。鋼模臺車脫模順序為先墻模后頂模。已澆混凝土滿足拆模強度后,首先拆除端頭模板及加固設施,然后讓液壓臂和液壓支腿可靠受力后,再松開各螺紋支腿以及模板下端的千斤頂,最后收縮液壓臂使墻模繞頂部模板鉸向內轉動,則墻模離開混凝土表面而脫模。墻模板完全脫模后再降落液壓支腿,使模板在自重作用下完全離開混凝土表面。
(5)止水帶安裝。在導流洞與涵洞相交處設有伸縮縫,上游進口處為銅止水和PVC止水組合設置,下游出口處為PVC止水;垂直施工縫和水平施工縫均采用Sika swell hose和CJ957兩道止水布置。
(6)混凝土養護。底板澆筑混凝土終凝后,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墻拱混凝土在拆除鋼模臺車后立即刷養護劑養護。
3工程施工重點、難點及改進措施
3.1 氣泡、麻面、孔洞等影響外觀質量的問題
初期澆筑的幾倉混凝土存在氣泡、麻面等現象,主要采取的應對措施有:①模板使用前,對模板表面認真清理、打磨,均勻涂抹脫模劑,以減少振搗過程中模板對氣泡的阻滯作用,使氣泡順利排出。②混凝土拌制過程中,嚴格控制坍落度。③振搗時間控制在20~25s,以無氣泡上泛為宜。④在第一次振搗完1h左右進行復振。
3.2 鋼模臺車與底板接縫問題
為了解決鋼模臺車就位后的底部支撐問題,避免將施工縫設在應力比較集中的拐角處而形成受力薄弱面,澆筑底板時同時澆筑起45cm的八字形邊墻。但鋼模臺車長12m,與邊墻基礎部位極易出現接縫不嚴,漏漿、骨料集中等現象。為消除結合部位的缺陷,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先期底板澆筑的邊墻模板嚴格平直,模板不得變形。②鋼模臺車就位前,在邊墻上口粘貼雙面膠,保證鋼模臺車拼縫嚴密。③澆筑過程中,對接縫位置振搗到位,嚴格按照振搗要求施工。
3.3 隧洞頂部預埋的灌漿管易被混凝土堵死的問題
襯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洞室頂部預埋的回填灌漿管極易被混凝土侵入堵死。采取的措施如下:用鋼筋固定灌漿管,灌漿管內填充不吸水、有彈性的塑料泡沫,將灌漿管用扎絲固定在鋼筋網上,確保一端緊貼噴錨面,一端緊貼模板面。澆筑完成后找出灌漿管位置,及時疏通,以備排水減壓和后期回填灌漿。
4結束語
導流洞襯砌混凝土施工,采用鋼筋臺車、鋼模臺車的應用,對小的施工場地小進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從而解決臺車不易移動的問題,使用過程中通過改進,使泵送混凝土與鋼模臺車配合應用,提高了混凝土澆筑質量。通過各種臺車的配合使用,也提高了施工工效,解決了隧洞襯砌的難題,摸索出了一套洞室襯砌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和施工組織管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