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益
摘 要 從早期的房建工程來看,投入使用后的建筑結構很容易出現結構變形縫問題,此類問題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定會對建筑結構的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致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縮短。根據變形縫的產生原因可以將其分為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等,其中的沉降縫和伸縮縫較為常見。裂縫程度的不同,對房建工程的影響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而言,在發生裂縫問題時,需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補救,從而降低對工程的質量威脅。本文就從分析變形縫的成因入手,對變形縫施工技術的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 房建施工;結構變形縫;施工技術
引言
考慮到房建工程中的變形縫問題會對整體工程質量和居住安全造成極大影響,應結合變形縫產生的原因,采用最佳的施工處理方案,降低變形縫問題的發生率。在進行房建工程施工時,也需要考慮到產生變形縫的相關因素,做好各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通過提升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來減少變形開裂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減少沉降和結構變形影響。
1房建施工結構變形縫的常見類型及成因分析
1.1 伸縮縫的成因
伸縮縫指的是,在外界溫度變化幅度過大的情況下,建筑結構的熱脹冷縮反應所形成的結構裂縫問題,為此也被叫作溫度縫。通常來講,伸縮縫主要集中于混凝土結構區域,尤其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環境溫度的變化幅度較大,混凝土結構無法正常凝結,就極有可能產生結構開裂的問題。為此,在實際施工中,面臨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設置伸縮縫,從而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通過伸縮縫的合理設置,將整個結構分隔為多個小結構,此時在發生熱脹冷縮反應時,建筑結構的變形量就會隨之降低,從而有效避免裂縫問題的產生。
1.2 沉降縫的成因
房屋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受到地質變化影響,很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在建筑結構抗拉伸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就極易產生結構開裂的問題,并且開裂部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擴大,最終影響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為了改善此類問題,在施工階段就需要做好房屋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工作,尤其是在基礎施工階段需要考慮到沉降問題對結構質量的影響,合理采用結構加固措施,提升承力結構和墻體結構的抗拉能力。在具體工程中可以發現,沉降縫的演變狀況會受到建筑高度和地基質量的直接影響。
1.3 地震裂縫成因
該種裂縫問題直接受到地震災害的影響,當震動力超出建筑結構的抗震強度時,便會在建筑結構中產生結構裂縫,裂縫的形式與震動力的方向和大小直接相關。在一些地震多發區,進行房屋建筑施工時,會對建筑結構的抗震等級提出較高的要求。常見方法為在建筑結構的特定位置上設置防震縫,將其分布在建筑結構的各個區域內,這樣在發生地震災害時,便可將地震影響控制在小范圍內,從而保障居住安全[1]。
2結構變形縫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柱模板施工
在房建施工中進行柱模板施工時,需要沿著柱的邊線來精確設立模板,而且需要把其他的平面模板來進行科學設立,只是不需要設立變形縫的平面。同時需要對設置模板的柱面進行合理處理,通過應用柱箍加固的方法能夠使模板穩定安裝加固。在模板安裝加固之后,需要進行合理校正,一般采用變形縫撐條的方式來進行校正,確保變形縫撐條能夠和模板保持垂直狀態,及時在撐條的端部來打入圓釘,才能讓模板準確連接起來,這樣也能夠更好地進行拆模,而圓釘釘入模板之后,需要外露5mm,對于柱模板的變形縫處高度,需要控制和梁底模底一致,在上部的位置進行施工操作時,需要利用梁側模來進行支設,按照梁變形縫的校正以及固定的方案來作為重要的判斷方式。
2.2 梁板施工
為了降低結構變形縫的發生率,進行梁模板安裝后,需要在側面位置進行變形縫的側模板安裝,在仔細核對兩側模板的位置后,安裝撐條,使其與模板位置形成垂直關系。位置確定后,應在撐條上設置圓釘用于固定撐條與模板。模板撐條安裝時,應將其間距控制在10~20cm之間,同時梁模板的截面尺寸為30cm×30cm×60cm。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梁模板側模的寬度要超出1cm,確保方木的合理安裝;為了提升撐條和模板連接的質量,應采取交錯固定圓釘的方式,以免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出現位移現象,影響模板加固的質量。
2.3 鋼筋加固施工
在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應用的主要施工材料就是鋼筋材料,只有確保剛勁材料的質量達標,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在房建工程施工時,需要合理嚴格監管以及控制鋼筋質量,防止產生殘次品鋼筋。對于鋼筋的實際施工,需要達到相應的施工標準規范,對于鋼筋的綁扎需要保持仔細,對于某些脆弱的位置需要及時加固處理,或者應用墊塊來進行加固,才能達到鋼筋綁扎施工要求。
2.4 混凝土澆筑
在結構變形縫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屬于影響整體結構質量的要點施工環節,澆筑施工中要按照規范的作業流程執行澆筑施工作業。同時,應盡量保障模板受力的均勻性,以免出現模板偏斜的問題,出現漏漿的現象。對于大體積結構進行澆筑施工時,應做好伸縮縫的預留工作,并且保障澆筑施工的連貫性,避免出現影響混凝土結構質量的問題。模板澆筑之前,應涂抹適量的隔離劑,確保結構凝結后可以順利脫離模板,為后期的模板拆除和再利用提供便利。此外,還應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與攪拌工作,盡量控制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熱問題對結構質量的影響[2]。
3結束語
因結構變形縫會對建筑結構的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威脅居住安全,在進行建筑施工時,應綜合分析影響建筑結構穩定性的相關因素,并且制定出較為完善的建筑結構施工計劃,通過提升房建結構的質量和穩定性來降低結構裂縫問題。此外,還應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做好施工工藝的合理選擇,從多個方面入手改善結構變形縫問題。
參考文獻
[1] 許小英.關于房建施工結構變形縫的施工工藝分析及其技術研究[J].福建建材,2017,(11):89-90.
[2] 貝煒斌,俞金衛.房建施工結構變形縫施工技術要點問題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