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摘 要 村莊規劃作為我國規劃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支撐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促進村莊空間合理布局及保護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關于建立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部署,村莊規劃如何與之相適應和銜接,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基于空間規劃視野下,對村莊規劃從提高認識、加強空間規劃、產業發展、底線管控等要素方面進行了初探。
關鍵詞 空間規劃視野;村莊規劃;控制措施
導言
近年來,我國整體經濟水平雖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這快速發展的背后也逐步凸顯出各種不平衡發展問題,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便是村莊發展不平衡,基于此,提出了村莊空間協調發展的理念,要求相關部門大力解決村莊發展不平衡問題,促進村莊在公共服務、教育、醫療、收入等方面趨于同等水平,才能實現全面共同富裕和奔小康的發展目標。
1空間規劃體系概念
空間規劃體系是以空間資源的合理保護和有效利用為核心,從空間資源(土地、海洋、生態等)保護、空間要素統籌、空間結構優化、空間效率提升、空間權利公平等方面為突破,探索“多規融合”模式下的規劃編制、實施、管理與監督機制。空間規劃體系是理清各層級政府的空間管理事權,打破部門藩籬和整合各部門空間責權,從社會經濟協調、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有效監管、新型城鎮化有序推進、跨區域重大設施統籌、規劃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著手建立的空間規劃。我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包括全國、省、市、縣、鄉(鎮)五個層面[1]。
2空間規劃視野下的村莊規劃
2.1 提高村莊空間規劃認識
村莊規劃作為實施性比較強的規劃,面對的群體是廣大民眾,由于專業知識和教育文化層次的局限,如何轉變規劃認知觀念是空間規劃新形勢下尤為重要的環節。讓廣大民眾從思想上、觀念上對新的村莊規劃的定義、內容、意義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制定和建立相應的宣傳和培訓政策、機制,做好空間規劃的基層宣傳和業務培訓工作。
2.2 加強村莊空間規劃
應當根據我國國情,制定詳細的空間規劃戰略才能解決我國當前的村莊空間規劃及戰略發展問題,這份計劃需確保能與我國大部分村莊規劃發展相適應。為保證戰略實施過程中能順利進行空間規劃方案,在實施空間規劃策略前,還需分析和總結可能遇到的困境,并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并且,相關部門還需對自身的責任進行明確,以確保能在第一時間內能有效應對和解決規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高鄉村空間規劃的辦事效率。為促進農村積極參與到村莊空間規劃協調發展中,政府機構還需定期下鄉宣傳村莊空間規劃的益處,使村民均能認識到村莊空間規劃協調發展給村莊及個人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順利開展村莊空間規劃工作,另外,政府相關部門還需及時處理農村信息技術落后、交通不便等現象,并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促進村莊之前的物質基礎差距縮小。
2.3 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是縮小村莊差距和實現村莊空間協調發展的主要途徑,在村莊發展過程中,需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為其選擇主導產業方向,利用市場資源對農業發展進行優化。為幫助農產品更好的走出農村,對外銷售,政府還需制定相應的農產品發展扶持政策,并在社會廣泛宣傳農業發展優勢以及鼓勵農民積累和增加農業產品資金,才能促進農產業取得良好的發展。最后,還需加速整合村莊資源,積極引進城市高素質人才到農村就業,以為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并且村莊還需合力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促進其充分就業,才能促進村莊的產業和經濟趨于協同發展水平。
2.4 底線管控
空間規劃以空間資源的合理保護和有效利用為核心,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綜合考慮空間要素統籌配置、空間結構優化、空間效率提升等。并實施自然保護地統一設置、分級管理、分區管控。因此,底線要素管控是空間規劃的核心傳導內容。在鄉村景觀生態格局中,多形成以農田、林地、道路、河流、住宅等為主體的景觀空間鑲嵌體系,規劃應借鑒空間規劃的全要素控制和分區管控,堅持守住底線,引導有序發展。
(1)全要素控制。規劃應從“山、水、林、宅、田”等要素方面入手,以維護和改善其原有生態系統為原則,注重對村莊田園風光的保護利用,以最小干預的手段,打造村莊“顯山、露水、秀村、融綠”的自然鄉村景觀。如圖1所示。
(2)分區控制與引導。通過各類規則的制定,規范各類生產和建設活動,是空間規劃的重要內容。在鄉村地區,可以通過各類紅線的劃定,確保生態和建設的底線,實現剛性管控。按整體管控控制進行分區,村莊山地風貌控制區:劃定村莊山體保護綠線,界定相對完整的山體界限,保持原有山體地形、植被等自然環境要素。保護山體與村莊之間的開闊的視線關系,對村莊建設用地的拓展方向和規模予以控制。河湖水塘風貌控制區:劃定河湖水塘的水體保護藍線,嚴格控制對水體的侵占和破壞行為,加強整體水域空間的保護和管控[2]。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空間規劃的新形勢下,“多規合一”是村莊規劃建設的主要指導思想,在“多規合一”的工作指導下,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業興民富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村穩民安和諧美”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推村莊整治提升,建設美麗鄉村。在村莊規劃的過程中必須銜接好建設、土地、產業、基礎設施、環保等要素,從而保障村莊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實施性。
參考文獻
[1] 章莉莉,陳曉華,儲金龍.我國鄉村空間規劃研究綜述[J].池州學院學報,2010,24(06):61-67.
[2] 趙一帆.低碳視角下的村莊空間布局規劃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