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朱術春
摘 要: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只要執“興趣”之牛耳,通過兒歌童謠、情景演繹、卡片游戲等來豐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就能達到“低耗高效”的目的。
關鍵詞:趣味學拼音;兒歌童謠;情景演繹 ;卡片游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第一學段(1-2年級)“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讓抽象思維很弱的兒童短期內掌握這些表音符號,難度很大,學習過程中孩子缺乏足夠的成功體驗,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部編版”把拼音教學放在有一定識字實踐體念之后開展,這就大大降低了漢語拼音學習難度,同時也明確了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用這一工具去服務于識字。
如何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能,做到“低耗高效”呢?首先我們要分析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一年級兒童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喜歡內容豐富具體的事物,不喜歡枯燥的缺乏現實意義的事物。我們根據這些心理特性有針對性的設計漢語拼音教學方案,把“興趣”作為課堂設計的核心要素:把枯燥的漢語拼音知識講解變為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參與”,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一、兒歌童謠激發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作為抽象的漢語拼讀符號,缺乏具體可感的形象性,所以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畏難于漢語拼音學習。把漢語拼音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童謠,提高了漢語拼音學習的趣味性,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漢語拼音學習效能。兒歌是拼音教學過程中最易于操作的方式。例如:在教學音節拼讀——聲母l和韻母i的時候,我們可以編寫順口溜“哩,哩,小朋友哼歌哩哩哩;李,李,我的同桌是小李;梨,梨,老師給我大香梨;力,力,好好吃飯有力氣”。在進行j q x拼讀規則教學時可以編寫兒歌“j q x真獨立,從不和u在一起;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 q x就脫帽。”在拼音標調規則教學時可以編寫兒歌“有ɑ在,把帽戴;ɑ不在,o e戴;要是i u在一起,誰在后面給誰戴”。在教學六個單韻母ɑ o e i u ü的發音口型技巧時,可以創編歌謠“張大嘴巴ɑ ɑ ɑ,嘴巴圓圓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齒對齊i i i,小嘴凸起u u u,嘴吹口哨ü ü ü”。這種寓教于樂的漢語拼音學習方式,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提高了漢語拼音學習效能,是一種“低耗高效”的拼音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漢語拼音知識進行系統梳理,由“學歌謠”到“編歌謠”,提升學生漢語拼音熟練度。
二、情景演繹享受學習樂趣
漢語拼音是抽象的符號,彼此之間很難建立起某種聯系,如果通過創編故事的方法把彼此串聯起來,學生就能較容易的掌握漢語拼音知識。例如:在教學《yuan yin yun》漢語拼音拼讀時我們可以選取書上的插圖創編故事,充分利用課本資源來服務于教學。老師提前準備好一張印有天安門圖片的卡紙,天安門圖片上方印有韻母“an”,把這張圖片以“an”的兩個字母為中心撕成兩半,采用拼圖的方式讓孩子記住“an”的樣子:請一個小朋友拿a的一半在左邊,另一個小朋友拿n的一半在右邊,兩人從兩邊往中間走,把a和n合并在一起,就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天安門圖片,韻母an也得到完整的呈現。同樣的方法把一片樹蔭分成兩半,一半上是字母“y”,一半上是字母“in”,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樹蔭和“yin”;把一片白云分成兩半,一半上是字母“y”,一半上是字母“un”,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一片白云和“yun”。通過上述例子,這彼此不相關的an、yin、yun通過卡片組合、情景演繹被重新定義,這種教育可謂“潤物無聲”。
三、卡片游戲鞏固學習成果
漢語拼音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我們要讓學生“動起來”,學生是最有活力的,從早到晚都有使不完的力氣,通過“游戲”導學,鞏固學習成果,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在學習中體驗成功,潛移默化的掌握漢語拼音知識。下面總結幾種簡單易學的漢語拼音學習游戲。
1、捉迷藏
游戲準備:一套拼音卡片
游戲過程:老師把若干印有聲母或韻母的磁條卡片貼在黑板上,撕掉其中一個問學生:“誰藏起來了?”同學們大聲齊讀消失的聲母或韻母,例如“an an an在哪里?快出來!”
2、順風耳
適用范圍:復習區別發音相近的字母拼音(如: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游戲準備:一套拼音卡片
游戲過程:學生人手一套拼音卡片;老師隨機抽取一些聲母、韻母、音節或生字卡片,請拼音助手幫助讀出來,其他學生快速的在自己的拼音卡中找出相應的卡片并快速的讀出來。比如:“是它,是它,an an an”。
3、拼音牌
適用范圍:拼音復習階段鞏固
游戲準備:一套拼音卡片
游戲過程:隨機把一套拼音卡片分成數量均等的兩部分,“敵對雙方”各拿一半,用猜拳的方式決定出牌順序,贏的一方獲得優先出牌權,一邊出牌,口里一邊念“我出……(如:我出‘s)”,然后輪到對方出“牌”,如果出的“牌”能與對方的“牌”相拼就贏得“先手”卡片,如果不能相拼則“先手”贏得卡片,同時取得優先出牌權(如:出“ɑn”,出牌者還要念出“我出ɑn,s—ɑn—sɑn,三個的三”),卡片用完,贏牌多者勝。
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只要執“興趣”之牛耳,通過兒歌童謠、情景演繹、卡片游戲等來豐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增加學習趣味性,提高學習主動性,從而提升漢語拼音教學效能,達到“低耗高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川.主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本解讀)[S],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192.
[2]興趣盎然學拼音[J]. 莫如朋.? 課程教育研究. 2012(12).
[3]如何讓拼音教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J]. 王連娣.?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