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網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各國學者的關注。本文從微網的環保經濟性出發,設計了包含冷熱電聯供系統(CCHP)與互補聯合發電系統在內的微網結構,并且進一步提出了微網經濟運行的數學模型。本論文用于并網與孤網兩種不同模式下的環保經濟優化。通過各種算例,驗證了本文中設計的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可行性,表明了在大電網中并入微網具有較高的經濟性。
【關鍵詞】微網;經濟運行;粒子群優化算法;環保經濟運行
第一章 緒論
環境污染與能源危機目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要問題。然而,面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與化石能源的短缺,傳統集中式大電網的弊端已經日益凸顯。于本世紀初,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或機構提出了微型電網的各種概念,簡而言之,概括為:微網是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負荷、監控、保護裝置等組成,通過分布式電源向附近負荷提供電能與熱能的小型發配電系統。與傳統的分布式電源直接并網相比,微電網靈活、系統的將分布式電源與本地負荷組成一個整體,通過靜電開關與傳統主電網相連,既可以與主電網并聯運行,又可以孤島模式運行,更好的解決了分布式發電給電網帶來的種種不良影響。
第二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微網優化運行
5.1 微網優化運行的建模
5.1.1 本文微網模型
在微網的優化中,首先需要作出微網的模型。微電網包括并網與孤島兩種運行方式,本文中選擇了并網運行模式并對其進行建模。通過對第三章幾個國家微網模型的分析,簡化,我們得到了如圖4-1所示的微網結構,更加直觀的反映出了用戶與電網之間的供需關系。
5-1 微網簡化模型
在該模型中,我們用到的微電源包括:PV——太陽能電池
WT——風力發電機
MT——微型燃氣輪機
FC——燃料電池
利用這四種不同形式的微電源來進行供電,從而使得能源的利用率大大增加。
5.1.2 目標函數
實現微網優化的目的便是在于實現總成本的最小化,因此,上述模型的建立便是為了實現微網總成本的最小化,達到節約經濟的效果。在本文中,由于熱度需求的不確定性,因此,考慮成本及收益時僅以電能與天然氣的收支作為依據。
本文建立的目標函數為:
在該目標函數中,i取值范圍為1-N,N——微網中微電源總數;
——第i個微電源的初始成本; ——蓄電池儲能裝置初始成本;
——第i個微電源的生命周期;l——利息率;
——主網購電價格; ——每小時從主網購買的電力;
——每小時銷售給主網的電力;ε——每次開、停機消耗的成本;
D——微電源開、停次數; ——第i個微電源單位出力維護成本
——第i個微電源每小時生產的電力; ——每小時生產 電力產生的 ;
——每小時生產 電力產生的 ; ——每小時生產 電力產生的 ;
——排放 的處罰價格; ——排放 的處罰價格;
——排放 的處罰價格;δ——購買天然氣消耗的價格;
σ——銷售天然氣價格;
??——每小時生產電力為P時微型燃氣輪機所需天然氣;
——每小時生產電力為P時燃料電池所需天然氣;
——微網購買的天然氣; ——微網銷售給用戶的天然氣;
5.1.3 約束條件
此模型中的等式約束條件為電力平衡等式:
——每小時電力總需求量; ——MT每小時發電量;
——FC每小時發電量; ——PV每小時發電量;
——WT每小時發電量; ?——微網功率損耗。
此模型的不等式約束條件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功率上下線約束:
——第i臺機組出力下限; ——第i臺機組出力上限;
2、溫室氣體及污染物排放約束:
在該不等式中, 、 、 分別表示一定的控制范圍內的CO2、SO2、NOx 排放極限。
3、微電源開停機次數約束:
——微電源開停機最大次數;
5.2 算例分析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在微網內一天的負荷分配狀況,故而對目標函數進行簡化,得到只含有排放成本與發電成本的情況,該目標函數變為:
通過使用Matlab軟件,對當前模型進行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的編程并仿真計算。
5.2.1 參數設定
由前文已知,太陽能與風能發電的成本很低,基本沒有污染物的排放情況,且發電不穩定,一直工作在最大功率,所以其情況不予考慮,故而只考慮微型燃氣輪機MT與燃料電池FC的排放成本與發電成本。
在本文算例中,使用到的微型燃氣輪機型號為Bowman GT80,使用到的燃料電池為固體氧化物電池。在該
實驗算例中,MT與FC消耗的燃料和運行維護參數如下表所示:
5.2.2 優化結果
為了使得每個小時消耗的成本最小,做出了優化后的出力曲線與總成本曲線圖,如圖5-3、圖5-4
經過對圖5-3分析可知,MT的發電量達到最大值時處于MT冬季工作日的發電曲線上面的第17小時,在同一時間,NOx的排放量也達到了極限值,如此便意味著微網必須要從主電網上購電才能夠滿足供電需求。在該曲線的第18小時,MT發電所放出的NOx已經超過了指標,故而發電量會停留在第17小時,剩余的供電需求需要從主電網上購買。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發現,電量供不應求從而從主電網購買,這成本明顯高于自給自足,因此,之前的情況的總成本均都會增加。對于圖5-4而言,從圖中我們便可以清晰的發現,冬季的總成本是最大的,這種情況是由于冬天的光照不充足,太陽能發電的工作處于低谷期,導致MT發電量增加,進而使得發電總成本的增加。
參考文獻:
[1]周曉燕,劉天琪,沈浩東,等.含多種分布式電源的微電網經濟調度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3,32(1):5-8.
[2]宋曉英,王艷松.基于協同進化遺傳算法的微網經濟環保調度[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作者簡介:
劉文奇 性別:男 籍貫:江蘇省如皋市 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單位: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省區: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 單位郵編:550018
(作者單位: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