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周
摘要:當前形勢下房建工程項目的結構越來越復雜,因而施工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在給施工隊伍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施工技術人員一定要牢牢把握這些機會,不斷的加大對剪力墻施工技術的投入,逐一攻克施工時遇到的各種難題,以確保整個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房建工程;剪力墻;施工技術
1 剪力墻的結構
剪力在結構上屬于平面面積大,而且厚度小的結構,為了提高高層建筑的空間范圍,剪力墻在布置中取雙向結構布置,這樣不僅能提高空間的結構尺寸,同時能夠加強抗震性,在剪力墻布置中還要減少單向剪力墻的結構布置,要保持兩個方向之間的剛度接近,剪力墻的結構布置要遵循受力分部均勻的原則,在使結構中心和剛度中,心相互靠近。以減少產生的扭轉效應。必要時可以通過改變墻體肢長和連梁高度進行剛度位置的調整,如果剪力墻的側剛度過大,就會影響到結構的自振周期,使建筑結構出現不利的狀況,這時我們要利用剪力墻的抗側強度較大的能力,使剪力墻的縱橫方向承載能力較大。剪力墻和外方向的連梁是剪力墻結構設計中的重點,在這一結構上會影響到墻肢平面的外彎矩,當墻體厚度小于梁體高度時可能會產生兩段彎矩的現象,這對墻體平面以外的影響很大,所以要根據結構形式制定相應的處理辦法,來提高安全系數,如果樓面的橫截面較小可以把結構設計變為剛接形式,這樣可以起到減少墻肢平面外變矩的作用,剪力墻的內部剛度和承載力相比很大,這樣相對來說平面的外剛度和承載力相比很小。如果當剪力墻和平面外的梁體接觸時機會加大彎矩狀況,這與在設計中避免墻肢外彎矩的相矛盾。墻體的設計要考慮到水平和豎向作用進行結構整體分析,同時在剪力墻承載力計算中,對帶翼墻的計算寬度要做到取值最小,同時剪力墻之間的間距也要合理的控制。
2 剪力墻鋼筋工程技術要點
剪力墻結構中的鋼筋工程主要包括基礎部位和主體部位兩個關鍵部位,所以我們在討論剪力墻結構中的鋼筋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時,也要從鋼筋工程的基礎部位和主題部位兩方面加以討論。
2.1基礎部位技術要點
在剪力墻結構鋼筋工程中,基礎部位的技術要點主要在柱和墻插筋兩個方面體現出來,當基礎平板在2米以內時,筏板底部是柱和墻插筋要延伸到的位置,不足2米時,筏板中部鋼筋網就可以作為柱和墻插筋的延伸位置。柱和墻插筋不僅要延伸至相應的位置,長度與彎鉤錨的長度之間的關系也要符合要求。此外,兩者的甩出長度要通過豎直鋼筋的連接方式和基礎頂面的相關指標來確定,彎鉤長度不能低于50毫米,而且梁縱金要支撐彎鉤下端。在基礎底板內,墻插筋要設置多條拉筋,拉筋相互之間間距要在50厘米以內,規格與頂面上拉筋規格一樣,拉筋相互之間形成的箍筋幾何形狀與頂面上的箍筋幾何形狀要完全一致。
2.2主體部位技術要點
分析剪力墻結構鋼筋工程的主體部分技術要點,主要從墻柱、墻身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墻柱方面,墻長范圍可以約束適用于抗震要求的邊緣構件,其他的除了按柱與端柱的豎向筋和墻體豎向筋要保持相同,沿柱縱筋設置彎鉤的疊合區域,要呈現135度角度的彎曲形式,縱筋與箍筋同時都要受到拉筋的約束,還要注意鋼筋可靠連接的問題。其次,在墻身方面,要保證鋼筋規格和參數符合工程要求是前提,還要控制好鋼筋間的距離以及保護層的厚度,水平布筋要能夠伸至暗柱端部,外角部位要通過角柱設置水平筋,不能夠在外角進行搭接,進行搭接的部位要滿足相關技術要求。
3 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
采用多層板加方木肋條系統施工主體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外觀需要滿足混凝土施工規范和施工設計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施工人員著重關注墻、柱、梁以及模板這些環節使用材料的選型和細部節點的處理問題,并且取得了極好的施工效果。在對墻體模板進行選材時,一定要嚴格把握材料的質量。通常梁以及板模板要選擇厚度為 18 毫米的新多層膠合模板,此外根據該工程層高分布不一的特點,施工人員可以對不同的層高采取不同的組拼方法。
分析高支模板支撐架的施工流程這項工程的首層高為 6 米。所以怎樣確保支撐架體系的穩定以及安全性變得至關重要。在高支頂板模施工時會采用以碗扣架為主的支撐體系,施工時采用的鋼管、木方等各種施工材料所應具備的計算參數要根據現場測量的數據來取值。對于支撐高度在 6 米位置的碗扣架要每隔 4 排設置一個水平剪力撐,且要將剪力撐和立桿連接起來,此外支架四周的外立面也要設置一些剪力撐。
4 剪力墻混凝土工程技術要點
剪力墻結構大都是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所以我們討論完鋼筋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之后也有必要討論混凝土工程的有關技術要點,做好剪力墻結構中的對于混凝土工程的管理和操作,能夠有效避免墻面干縮或者裂縫等現象的出現。在剪力墻結構的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要點:
4.1控制各項配合比
由于在混凝土澆筑的時候,水泥水化過程會有大量的熱量產生,容易在工程中引起干裂和收縮,所以我們要通過其他物質來降低水泥的水化熱量,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粗砂,在使用粗砂的過程中,要注意粗砂的質量和混凝土的配合之間的比例,把握合適的質量和濃度配比,才能夠達到最好的工程效果。其次,對于石子有時候也要人工級配優化,減少其含泥量和風化比例。還可以通過在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等等手段來降低水化熱,但是都要控制好各項質量或者濃度的配合比,才能滿足工程對于材料的要求。
4.2混凝土澆筑要點
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的時候,一方面要遵守相關的操作準則和規范,另一方面,還要結合施工地和施工時的具體條件進行澆筑。無論是墻內混凝土還是樓層梁柱墻進行澆筑的時候都是要一次性澆筑的,混凝土表面在澆筑的時期表面不能有水和雜物,澆筑時先澆筑一層水泥砂漿,要與混凝土的強度相當,這樣能夠防止接頭處的澆筑質量受到然后逐層澆筑由下而上。
4.3混凝土振搗要點
首先要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的管理進行加強,再次振搗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因為澆筑的混凝土在凝固的過程中有水的分泌,混凝土在凝固的過程中分泌的水分能夠在混凝土內部產生縫隙,采用再次振搗的方法能夠有效加強澆筑強度和混凝土與鋼筋的粘合力,減少甚至消除混凝土內部出現的空隙。在振搗過程中對底部第一分層要伸至根部,這樣才可以避免振搗不均勻產生的分界線。
4.4混凝土拆模要點
在工程進展的過程中,針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該是越晚越好,盡量延遲拆模時間有利于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養護。如果為了縮短工程時間,至少要在澆筑三夭后才可以拆模,拆模后要對整體的建筑混凝土進行覆蓋,還要經常進行灑水操作,防止混凝土中水分過量蒸發,養護混凝土的期間要保證混凝土的一直濕潤,混凝土的表面溫度決定養護用水的溫度,以此來適當的調整對混凝土拆模后的養護過程中的各種因素。
5 結語
綜上可知,施工人員采用鋼筋混凝土墻板取代框架結構中的的梁柱,這種墻板能將各種荷載所帶來的內力承擔起來,而且還能很好的把結構水平力控制住,因而人們便把這種能承受豎向以及水平力的結構叫作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的設計必須按照實際需求和設計進行相應的解決方法,保證建筑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廖倩文.概述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設計之要點[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0年06期
[2]?呂瑞孝,姜劍虹.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設計需關注的要點[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9111975021103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