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平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本單位面板類零件在各型產品中都需求量較大,平均每年都有幾萬件的生產加工任務。本季度加工任務中就有四類29800件,共計26400小時的加工量。面板類零件在鉆床上加工時,表面產生劃痕現象已經困擾了多年,一直沒有很好的方法加以解決。
以往的加工方法就是將零件直接放置在工作平臺上進行加工。加工時由于零件表面在平臺上來回移動,平臺鑄鐵表面及加工零件時所產生的積屑,對零件表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劃傷造成劃痕,直接影響了零件的表面精度,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后續加工中雖然采用了拋光機對零件表面進行拋光,但零件表面劃痕較深時,拋光消耗的時間較多,而且有些表面劃痕很難去除。雖然采用了在加工平面上貼膜的方法,但問題還是無法得到解決。

圖1 在操作臺上進行零件加工示意圖

圖2 零件表面劃痕

圖3 零件加工遺留下的切屑
每一件零件在加工完成后進入下一件加工時,加工平臺表面由于上一件加工所遺留下的切屑,如果不進行清除,必然會對下一件零件的加工造成影響。
面板類零件在工藝選料時,多數采用的都是尺寸厚度已確定的成型板,面板表面的平面度存在一定的誤差。加工中,由于零件在工作平臺上來回移動,一些小顆粒切屑極易被帶入加工平臺與零件表面的縫隙中,在對零件上已有的孔進行沉孔加工時,極易將孔鉆穿造成零件報廢。而且由于面板表面平面度存在的誤差,沉孔時深度尺寸也無法保持一致。

圖4 對零件上已有的孔進行加工示意圖
綜合以上問題所述,決定采取用滾珠軸承作支撐平面的方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解決。
考慮到零件尺寸(260*136mm)的有效支撐和加工時的回轉半徑,以及零件在加工時由于切削力產生的位移等情況,首先由銑床加工出一塊500*245*30mm的平板作為工作平臺。
在平臺五分之三的位置上按60mm左右的間距由右向左依次擺放了多個滾珠軸承(這是考慮到平時工作時左手輔助,右手加工的加工習慣)。
制作微縮工作平臺:在靠右上角的3個滾珠軸承的中間位置安裝一個大頭直徑為13.5mm,小頭直徑為8.5mm,高為15.2mm的錐形銅柱(銅柱的高度是根據滾珠軸承的高度15.2mm確定的,制作成錐形利于排屑),以銅柱的上平面作為鉆孔時的工作基面。通過以上方法,完成專用工作平臺的加工。

圖5 銅柱上鉆孔示意圖

圖6 零件加工專用平臺圖
經過實際應用,該專用工作平臺具有以下特點:
①零件能夠在工作臺上快速滑動,摩擦力減小,而且工作臺面是用滾珠軸承作為支撐面,對零件表面不會產生劃傷,基本解決了零件表面劃痕現象。滾珠在零件表面滾動產生的滾珠印也是很輕微的,稍作處理即可去除。②滾珠表面由于是圓弧的,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屑無法在滾珠表面停留,零件在滾珠表面滾動時,切屑即被帶入滾珠與滾珠之間形成的切屑槽中,不會對零件表面造成任何劃痕。③由于切屑在零件表面與滾珠間無法停留,零件和工作表面也不需要每件都清理,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工作時間,一件做完,即可進入下一件的加工。
解決了以下問題
①解決了板類零件加工中劃痕嚴重的問題。②解決了加工中反復清理工作平臺消耗過多時間的問題。③解決了加工中由于工作平臺未清理干凈,沉孔時將孔鉆穿零件報廢的問題。④微縮工作臺解決了由于零件表面不平整,沉孔時深度尺寸不一的問題。⑤劃痕問題解決的同時,也解決了零件表面砂光時消耗時間過多的問題。⑥工作平臺在加工零件時,零件一側板面在滑動加工支撐點不夠時,由于滾珠軸承具有萬向功能,可以將零件快速旋轉180°,加工面變為支撐面,支撐面變為加工面,實現加工面與支撐面之間的快速轉換。

圖7 零件加工專用平臺特點
產生的影響及效益①該工作平臺的制作完成,對零件表面質量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②節約了零件在加工中所消耗的過多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③該工作平臺的設計、制造以及加工中實際應用的工作思路,對以后板類零件的加工,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具有極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圖8 板類零件的加工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