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烏鎮特派記者 翟亞菲 ●本報駐德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青木 辛斌 ●本報記者 倪浩 ●王會聰 柳玉鵬
以“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日至22日在烏鎮舉行,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00名嘉賓參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對大會開幕式致賀信表示,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從中國領導人對互聯網發展趨勢提出深刻主張,再到企業家們有關“人工智能(AI)是否威脅人類生存”等議題的觀點闡述,這場年度盛會再次讓世界看到中國要在網絡空間做負責任大國的決心。然而,部分西方媒體仍然不拋棄自身的僵化思維,對中國的互聯網政策說三道四,不愿提及中國科技發展對世界產生的積極影響。顯然,他們不如一些來參會的嘉賓看得清楚:來自馬爾代夫的企業家阿里·薩利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市場;丹麥企業家代表海瑞德則認為,中國在諸多技術領域的發展代表了未來的趨勢。
全球網絡行業的年度盛事
據俄羅斯塔斯社20日報道,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為期3天,來自政府、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學術界等各個領域的約1500名參會代表將參加20場分論壇,他們將集中討論網絡安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先進網絡技術、在大數據領域開展合作等話題。另外,會議也將聚焦“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如何促進互聯網方面的開放與合作等議題。文章說,與往年一樣,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會議的安全性,為嘉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動員了1000名志愿者提供服務。到訪者將在風景如畫的烏鎮看到許多美麗的中國傳統建筑。
“全球網絡行業年度重要盛事在烏鎮舉行。”臺灣“中時電子報”20日說,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聚焦5G、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尖端科技。除了大陸本土的科技巨頭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高通、微軟、諾基亞、愛立信等國際知名公司也派代表來參會。
“所有國家對網絡空間威脅負有共同責任”,俄羅斯regnum新聞社20日以此為題報道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當天在開幕式上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來自馬爾代夫的企業家阿里·薩利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習主席的這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對于像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有機會加入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中,那么是非常有益的。中國的市場是開放和包容的,我非常期待像5G這樣的技術能夠運用到更多發展中國家。”
黃坤明表示,習主席賀信提出的理念主張,充分體現了對互聯網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對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的高度關切,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真誠愿望。法新社20日稱,黃坤明在演講中說,中國將不斷拓展網絡發展成果,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轉變。
“中國希望網絡空間達到互信。”據德國全球新聞網20日報道,黃坤明表示,冷戰思維和霸凌行為正在阻礙網絡互信的發展。一些國家以安全為由對其他國家及其企業發動網絡攻擊,這些舉措造成網絡空間存在不確定性。黃坤明強調,面向未來,中國將一如既往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英國路透社20日稱,中國一直通過舉辦這一大會宣傳其全球互聯網治理理念,力爭在這一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呼吁世界各國尊重北京的“網絡主權”,即各國都應該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管理和控制互聯網。
這些技術領域“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提前兩天來到烏鎮,非常想看看中國技術的新應用和新發展。”一名巴西企業家代表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說。此次,有大約600家全球企業參加“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該博覽會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20日在新啟用的博覽會展廳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不同膚色、各個年齡段的人員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中國電信的5G無人駕駛體驗項目排起了長隊。一輛小巧的紅色汽車可搭載三人,通過車頂攝像頭存儲周邊復雜路況,然后在5G網絡技術應用下回傳至特定信號接收系統,以此實現無人駕駛。自動識別垃圾分類的機器、自助體檢、無人投遞車、在語文教學中通過VR參觀黃鶴樓……博覽會上的各類智能產品和體驗項目表明,許多先進技術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烏鎮成為全球互聯網行業的中心。”歐洲電視臺20日說,5G是此次大會的焦點議題之一,而目前,歐洲是與華為簽署5G合同最多的地區。
“中國領導人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無疑是高瞻遠矚的。”來自丹麥的企業家代表海瑞德20日對《環球時報》說,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經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智能汽車、區塊鏈等都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歐洲與中國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加納企業家代表薩謬·安森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世界互聯網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政府非常有活力,具有創新精神。聯合國貿發會議網站今年曾刊文稱,非洲企業正在借鑒中國將數字化用于社會發展的經驗。“中國經歷的發展模式對新興市場的需求具有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中國占全球電商(行業規模)的45%。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100倍。”
美國CNBC網站近日的報道說,中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領域的進步。中國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4%,阿里巴巴、騰訊等諸多全球大型企業都誕生于這個國家。
“中國的科技雄心勢不可擋。”CNBC網站說,中國此前長期因“山寨”問題被詬病,如今,擁有發展重要未來技術雄心壯志的中國已經擺脫固有形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說,中國在數字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25年的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用戶上升至8.5億。莫斯科卡內基中心負責人加布耶夫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市場領先國家之一的地位正得到加強。信息和通信技術發展的高水平、多年來對研發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大力投資、制定戰略計劃、國家領導層的重視以及巨大的國內市場,都是中國在這條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因素。在一些領域,中國的技術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比如華為擁有的5G專利數量最多。
中國的科技發展“不會給任何國家帶來危害”
“面對來自美國的挑戰,中國正談論自己的科技實力。”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報道互聯網大會時都提到了中美經貿摩擦這一背景,稱技術日益成為美中競爭的核心,貿易戰蔓延至5G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
CNBC說,中國的崛起讓美國在技術領域的強勢地位受到威脅,美國政府對此的“回應”主要是遏制,并非試圖繼續保持領先。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專家西格爾認為,在加速創新方面,美國做得還不夠。如今,中國企業更專注于自主研發,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而創新驅動經濟的客觀結果必然是在科技上進行突破,這勢必會在各種戰略先導產業上加大研發力度。“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不會給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帶來危害,反而能為他們提供機會。”
一些西方媒體仍然不愿放下固有思維。法新社20日稱,中國禁止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進入該國市場。近日,蘋果也卷入有關香港問題的紛爭,下架了一款有助于暴力示威者追蹤警察動向的App。
“‘網絡開放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每個國家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放棄對網絡的管理。”白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出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的需求,國家對網絡的管理有其合理性,否則會產生很多問題。事實上,美國在經歷“9·11”事件后也特別重視網絡安全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為所欲為,這怎么可能呢?網絡開放一定是有前提的。”白明說。▲
●本報赴烏鎮特派記者 翟亞菲 ●本報駐德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青木 辛斌 ●本報記者 倪浩 ●王會聰 柳玉鵬
以“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日至22日在烏鎮舉行,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00名嘉賓參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對大會開幕式致賀信表示,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從中國領導人對互聯網發展趨勢提出深刻主張,再到企業家們有關“人工智能(AI)是否威脅人類生存”等議題的觀點闡述,這場年度盛會再次讓世界看到中國要在網絡空間做負責任大國的決心。然而,部分西方媒體仍然不拋棄自身的僵化思維,對中國的互聯網政策說三道四,不愿提及中國科技發展對世界產生的積極影響。顯然,他們不如一些來參會的嘉賓看得清楚:來自馬爾代夫的企業家阿里·薩利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市場;丹麥企業家代表海瑞德則認為,中國在諸多技術領域的發展代表了未來的趨勢。
全球網絡行業的年度盛事
據俄羅斯塔斯社20日報道,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為期3天,來自政府、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學術界等各個領域的約1500名參會代表將參加20場分論壇,他們將集中討論網絡安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先進網絡技術、在大數據領域開展合作等話題。另外,會議也將聚焦“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如何促進互聯網方面的開放與合作等議題。文章說,與往年一樣,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會議的安全性,為嘉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動員了1000名志愿者提供服務。到訪者將在風景如畫的烏鎮看到許多美麗的中國傳統建筑。
“全球網絡行業年度重要盛事在烏鎮舉行。”臺灣“中時電子報”20日說,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聚焦5G、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尖端科技。除了大陸本土的科技巨頭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高通、微軟、諾基亞、愛立信等國際知名公司也派代表來參會。
“所有國家對網絡空間威脅負有共同責任”,俄羅斯regnum新聞社20日以此為題報道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當天在開幕式上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來自馬爾代夫的企業家阿里·薩利赫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習主席的這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對于像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有機會加入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中,那么是非常有益的。中國的市場是開放和包容的,我非常期待像5G這樣的技術能夠運用到更多發展中國家。”
黃坤明表示,習主席賀信提出的理念主張,充分體現了對互聯網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對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的高度關切,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真誠愿望。法新社20日稱,黃坤明在演講中說,中國將不斷拓展網絡發展成果,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轉變。
“中國希望網絡空間達到互信。”據德國全球新聞網20日報道,黃坤明表示,冷戰思維和霸凌行為正在阻礙網絡互信的發展。一些國家以安全為由對其他國家及其企業發動網絡攻擊,這些舉措造成網絡空間存在不確定性。黃坤明強調,面向未來,中國將一如既往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英國路透社20日稱,中國一直通過舉辦這一大會宣傳其全球互聯網治理理念,力爭在這一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呼吁世界各國尊重北京的“網絡主權”,即各國都應該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管理和控制互聯網。
這些技術領域“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提前兩天來到烏鎮,非常想看看中國技術的新應用和新發展。”一名巴西企業家代表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說。此次,有大約600家全球企業參加“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該博覽會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20日在新啟用的博覽會展廳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不同膚色、各個年齡段的人員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中國電信的5G無人駕駛體驗項目排起了長隊。一輛小巧的紅色汽車可搭載三人,通過車頂攝像頭存儲周邊復雜路況,然后在5G網絡技術應用下回傳至特定信號接收系統,以此實現無人駕駛。自動識別垃圾分類的機器、自助體檢、無人投遞車、在語文教學中通過VR參觀黃鶴樓……博覽會上的各類智能產品和體驗項目表明,許多先進技術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烏鎮成為全球互聯網行業的中心。”歐洲電視臺20日說,5G是此次大會的焦點議題之一,而目前,歐洲是與華為簽署5G合同最多的地區。
“中國領導人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無疑是高瞻遠矚的。”來自丹麥的企業家代表海瑞德20日對《環球時報》說,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經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智能汽車、區塊鏈等都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歐洲與中國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加納企業家代表薩謬·安森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世界互聯網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政府非常有活力,具有創新精神。聯合國貿發會議網站今年曾刊文稱,非洲企業正在借鑒中國將數字化用于社會發展的經驗。“中國經歷的發展模式對新興市場的需求具有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中國占全球電商(行業規模)的45%。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100倍。”
美國CNBC網站近日的報道說,中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領域的進步。中國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4%,阿里巴巴、騰訊等諸多全球大型企業都誕生于這個國家。
“中國的科技雄心勢不可擋。”CNBC網站說,中國此前長期因“山寨”問題被詬病,如今,擁有發展重要未來技術雄心壯志的中國已經擺脫固有形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說,中國在數字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25年的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用戶上升至8.5億。莫斯科卡內基中心負責人加布耶夫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市場領先國家之一的地位正得到加強。信息和通信技術發展的高水平、多年來對研發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大力投資、制定戰略計劃、國家領導層的重視以及巨大的國內市場,都是中國在這條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因素。在一些領域,中國的技術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比如華為擁有的5G專利數量最多。
中國的科技發展“不會給任何國家帶來危害”
“面對來自美國的挑戰,中國正談論自己的科技實力。”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報道互聯網大會時都提到了中美經貿摩擦這一背景,稱技術日益成為美中競爭的核心,貿易戰蔓延至5G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
CNBC說,中國的崛起讓美國在技術領域的強勢地位受到威脅,美國政府對此的“回應”主要是遏制,并非試圖繼續保持領先。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專家西格爾認為,在加速創新方面,美國做得還不夠。如今,中國企業更專注于自主研發,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而創新驅動經濟的客觀結果必然是在科技上進行突破,這勢必會在各種戰略先導產業上加大研發力度。“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不會給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帶來危害,反而能為他們提供機會。”
一些西方媒體仍然不愿放下固有思維。法新社20日稱,中國禁止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進入該國市場。近日,蘋果也卷入有關香港問題的紛爭,下架了一款有助于暴力示威者追蹤警察動向的App。
“‘網絡開放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每個國家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放棄對網絡的管理。”白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出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安全的需求,國家對網絡的管理有其合理性,否則會產生很多問題。事實上,美國在經歷“9·11”事件后也特別重視網絡安全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為所欲為,這怎么可能呢?網絡開放一定是有前提的。”白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