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此次中國通號與心脈醫療轉融券被暫停,一方面見證著轉融券業務在科創板的發展。目前主板、中小板與創業板兩融業務“跛腳”的格局,并不利于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也不利于個股估值的合理回歸。鼓勵做多,限制做空的機制,實際上容易放大市場的投資風險,也不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A股市場個股常常遭爆炒,與融券做空受限不無關系。個人以為,即使科創板股價不再“唯市盈率論”,但科創板兩融業務的協調發展,更有利于其個股的合理估值。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易憲容(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如果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的信貸過度擴張全面緊縮,首先會對那些負債率過高的中小房地產企業造成比較大的沖擊,這些房企將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其次是對那些過度通過銀行金融杠桿炒作的投資者造成不少沖擊。最后,這次政府金融監管部門銀行信貸檢查,地方針對性很強,如針對北京、深圳等32個前期房價過熱城市的房地產貸款業務專項檢查。當然,其關鍵的地方在于這種檢查的力度,目前來看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http://weibo.com//2377371197
國世平(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最近的阿根廷經濟崩盤就表現得十分明顯。對于新興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債務也是以美元為主,面臨的風險就高。前段時間的伊朗、土耳其都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在美元貶值時,新興國家的日子比較好過,大量美元外流,流到新興國家,但是,美元升值,美元又流回美國,新興國家的美元開始缺乏,一旦國內外匯不能償還外債時,支付危機就出現了。我國投資者到新興國家投資,要注意這樣的風險。
https://weibo.com/u/135029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