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證券市場的進入門檻很低,但長期的生存門檻很高。如果把整個證券市場看作一個生態系統的話,散戶毫無疑問處于食物鏈的最底層,追漲殺跌是散戶的通病,長期獲利的散戶更是寥寥無幾,但A股還是有一批牛散隨著證券市場不斷壯大,這些牛散的投資水平比很多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還要高,但作為一般水平的散戶如何長期在股市生存呢?
首先就要改掉追漲殺跌的壞習慣。只有低買高賣才能賺錢,去追漲到天上的股票,或者在牛市的末期看到身邊朋友的賺錢效應才開始進入市場,顯然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買就要買在低位,哪一次低位不是在利空消息一堆,市場信心低迷的時候產生的呢?A股市場多數時候走勢是提前反應出消息的,等看到消息的時候,股市早就消化了消息的影響。回顧2008年時,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難道不是百年一遇的投資機會嗎?上證指數至今沒有跌破2008年的低點1664點,很大可能未來長期都不會跌破這一點位,而美股自金融危機低點已經牛了10年。低買和高賣比較來看,低買更重要,只要買的夠低,后面的應對就很輕松,賺錢的狀態散戶心態會好很多,高賣只是影響賺多少,但買高買錯,為了改正這個錯誤可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
再者要選擇適合的行業。散戶的研究能力一般,就不要到處聽媒體或分析師瞎忽悠投資高科技了,不如投資弱周期性的行業,并且經營模式清晰的企業,比如消費類企業、公用事業類企業。這里簡單展開說一下,消費類優先建議必需消費品的行業,而且最好選擇行業格局穩定的龍頭公司,比如醬油的海天味業(現在是高位,絕對不建議現在買),消費者不會因為經濟好或壞就減少醬油的消費,這種行業就是弱周期性的,并且海天味業是行業龍頭,盈利能力也是行業最強,在海天味業未來出現充分調整并且估值很低的時候介入大概率是賺錢的。公用事業類的典型的是水電、機場、高速等,筆者之前數次推薦過水電行業,水電一個是上游行業是免費的水,發出電來就賣,經營模式非常簡單,跟印鈔機差不多,同時水電具有天然的地域壟斷性,典型的代表企業是長江電力(600900);一線城市的機場性質類似,且機場直接跟居民消費購買力相關,除了收起降費及其他服務費,還可以將機場的鋪位租出去收租,經營模式也非常簡單,典型的代表企業是上海機場(600009);高速公路也是收租型的公司,經營模式同樣簡單,且分紅率較高,典型代表企業是寧滬高速(600377)。
最后一定要買在低位。股價(P)=每股收益(EPS)*市盈率(PE),投資者賺的錢,要么來自企業的成長(EPS),要么來自估值的提升(PE),如果買在低位,就很可能既享受了企業的成長,又享受了估值的提升,那么正向戴維斯雙擊帶來的收益將十分可觀。而散戶如果買在高位,則很可能即使企業成長性不錯,但因為估值下降更快,最終收益很一般,即使白馬股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業績持續增長的企業,如果買在歷史高位,很可能十年八年都賺不到錢。所以低位去買弱周期性行業,適當分散投資,并且堅守住,散戶一定可以長期在市場生存并且收益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