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驍英 陳舜芳 吳靖華

摘要:目的 ?探討微信平臺教學在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 年5月在我院骨科實習的護理學生48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人。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利用微信平臺輔助護理教學。對比兩組實習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實習4周后出科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成績。結果 ?觀察組的實習護士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4.17% vs 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理論基礎成績高于對照組[(94.33±1.58)分vs(91.71±1.88)分],操作技能成績高于對照組[(93.75±1.11)分 vs(91.21±1.6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用微信平臺輔助骨外科護理帶教,能夠提高骨外科護理教學質量并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微信平臺;骨外科;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8.066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8-018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eChat platform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s.Methods ?A total of 48 nursing students who underwent internship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4 person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WeChat platform to assist nursing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internship adverse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of the subjects after 4 weeks of internship.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17% vs 3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4.33±1.58) points vs (91.71±1.88) points], and the operational skill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93.75±1.11) points vs. (91.21±1.61) points],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Using WeChat platform to assist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one surgery nursing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WeChat platform;Orthopedics;Nursing teaching
臨床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一名合格的臨床護理人員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熟練的臨床實踐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醫患溝通交流技巧。對于臨床護理專業的學生,實習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是從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的關鍵時期[1]。因此,臨床護理教學的模式和質量對護理人才培養輸出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和新的醫療技術普及,極大促進了臨床護理帶教模式的轉變和護理質量的提高。微信是國內最的大的社交通訊平臺,功能強大,支持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還可以群聊。本研究在傳統的臨床護理帶教的基礎上,應用微信平臺輔助臨床護理帶教,用來提高骨外科護理教學質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實習的護理中專生48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名。對照組女生24名,年齡17~19歲,平均年齡(17.96±0.75)歲;觀察組女生24名,年齡17~19歲,平均年齡(17.96±0.69)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傳統帶教方法,輪轉入骨科第1天進行入科介紹,科室護長或者帶教組長集中向實習護士講述骨外科基本情況,介紹科室的人員、講解各項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熟悉科室布局,了解各班次的崗位職責,講述骨外科護理的實習大綱和注意事項。介紹結束后,將實習護士分配到各組,由1名護師及以上職稱的骨外科專科護士進行傳統的“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在臨床實踐中講解骨科特色疾病相關理論知識和各項操作規程,包括患者入院后宣教,介紹骨科各種常見病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規程,術前及術后護理措施,骨科各創傷疾病康復期相關理論知識及康復鍛煉具體鍛煉方法,如骨牽引護理,皮膚牽引護理,石膏托固定護理,髖關節置換術護理,膝關節置換術護理,脊柱創傷患者護理等。結合臨床患者實施各項護理操作,使實習生加深骨科特色疾病理論知識的理解及實現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在管床責任制護理過程中針對患者出現的操作由帶教老師示范一次給實習生看,再由實習生自行操作,如靜脈注射,皮下注射,肺部體療,脊柱創傷患者床上翻身更換床單,CPM操作等。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實習生每次操作結束后,帶教老師應給予評價,指出操作存在不足之處以便提升實習生操作能力。同時每周各有一位帶教老師集中所有實習學生進行一次集體理論授課,時間為30 min~1 h。
1.2.2實驗組 ?在傳統帶教方法基礎上,實驗組實習護士加入骨科的護理教學微信群,所有帶教老師均可通過微信群上傳骨科各項規章制度、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視頻資料、骨科特色疾病護理流程、骨科處護理常見問題、與患者溝通技巧等。實習護士也可以把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發到學習群,帶教老師在群里統一解答,針對共性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帶教方案。帶教老師定期在群里布置作業或者骨科護理案例,大家踴躍討論學習,調動學習積極性,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
1.3評價指標 ①對兩組護理實習護士在骨外科實習期期間發生不良事件進行統計。②兩組護理實習生在實習4周后進行理論基礎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均采用100分制。理論部分考核包括護理分級、骨科常見病特點、特殊表現、疾病分期、相關常見病護理措施等。操作技能部分考核包括床上洗發,鋪備用床,有人床更換床單,骨科CPM操作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實習生實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實習護士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17%(1/24),低于對照組的33.33%(8/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923,P=0.035)。
2.2兩組護理實習生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理論基礎和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臨床護理帶教是培養臨床護理專業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護理帶教一般采用“一帶一”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學方式相對單調,帶教老師綜合素質和帶教能力參差不齊,再加上帶教老師本身工作比較繁忙,在骨外科專科護理的臨床教學中難免出現各種紕漏[2]。作為目前國內最流行的社交軟件,微信的簡單易用性使實習護士學習時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微信強大的功能例如文檔共享,視頻播放,語音短信,群聊,小程序等功能,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針對骨外科護理有興趣的教學任務進行自主性討論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運用微信平臺教學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微信平臺可以統一推送平常骨外科護理工作中容易發生的錯誤,大家一起討論,加深印象[4]。傳統的“一帶一”教學方式,帶教老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全。有些帶教老師自身不容易犯的錯誤,就不強調,造成學生可能犯錯。部分帶教老師注重操作能力而忽略了理論教學,或者部分老師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及溝通方式不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信平臺教學可以增強師生參與感,提高帶教質量,減少學生犯錯的幾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實習護士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4.17% vs 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運用微信平臺教學,實習護士的學習主動性明顯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得到明顯增強,護理質量也得到顯著提高[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理論基礎成績高于對照組[(94.33±1.58)分vs(91.71±1.88)分],操作技能成績高于對照組[(93.75±1.11)分 vs(91.21±1.6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微信平臺教學中,所有護生可以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大綱要求的任務,并可以一起討論,獲得公平的學習機會,克服傳統“一帶一”教學方式的不足。當實習護士工作或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在微信平臺反饋,帶教老師進行實時指導,其他同學也可以參與討論學習。微信平臺教學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習護士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骨外科護理實習帶教中引入微信平臺教學,學生的理論基礎成績和操作實踐成績得到提高,同時降低實習期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程蔓芩,劉靜.微信工作平臺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2015,35(6):975.
[2]李娜,關紅,張來軍,等.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31(24):2971-2972.
[3]王來,李云平.微信平臺在護理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5):9-11.
[4]沈林霞,馬青變.基于微信平臺的微課教學在急診專科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4):411-414.
[5]高菊玲,陳秋霞,肖琴.微課程教學在手術室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2):67-72.
收稿日期:2019-5-13;修回日期:2019-5-2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