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那天,我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老家,老屋還在,一如從前。
記憶中的老屋,不足80平米,兩層樓,青磚黛瓦,幾扇雕花木格窗子,表面平整,紋理自然清新。一邊是靠墻的木板樓梯,另一邊是一條悠長的青石板小巷從老屋門前延伸出去。
我生于斯長于斯的老屋,雖簡陋破舊,卻是我成長的搖籃,讓我倍感親切。我信步走到老屋門前,急切地打開那把古銅鎖。走進老屋,我向四周看了看,只見墻壁上的照片、父親的字畫、我的書法作品,雖都已泛黃卻還完整。看到此情此景,我感慨萬千,又勾起了我對童年的所有記憶。
小時候,母親把我頭發分開兩邊,編成麻花,特別好看。母親把我打扮得像個小公主,引來村里伙伴們的贊美和羨慕。她們經常上門請教母親扎辮子,我美美地一笑,為母親的一雙巧手暗自得意。每天晚上睡覺前,我總喜歡依偎在父親的懷里聽他講中外童話故事,到現在還能記住父親講過的很多個故事。我邀請村里的小伙伴來家里畫畫、練書法,我把好的和不好的作品都張貼在墻上,讓大伙欣賞。在老屋門前那棵桃樹下,我與村中的玩伴們一起玩捉迷藏、跳繩、跳方格子……溫馨干凈的老屋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時的我,默默行走在靜謐的小巷中,不知不覺地走到了老屋的柴火房,想起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歲月。在我們老家,農村自古就有釀酒、做豆腐的習俗。每年的除夕前兩天,父親便會做好煮酒和制豆腐的準備。記得一個夜晚,北風呼呼地刮個不停,讓人感覺寒冷。父親在柴火房煮酒,我給父親搬來了一條凳子,他坐在凳子上,邊往灶膛猛燒柴火,邊教我讀煮酒的詩句。那時我還小,讀著讀著竟迷迷糊糊地入睡了,父親怕驚醒我,就把我抱在身上,我就在這酒香四溢的老屋中,做著甜甜的夢。
父親釀的酒甘冽香醇,非常好喝。當父親釀好了酒后,村中幾個好酒的人都喜歡來老屋飲上一杯薄酒,臨走時還不忘再帶上一壺。而我也在這醉人的酒香中逐漸成長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對老屋的眷念之情絲毫不減。返程的途中,我又遠遠地看了一眼可愛的家鄉,仿佛看到了父親站在老屋那棵桃樹下,抽著手卷的喇叭筒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