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毅 張翹 寇思聰 吳英杰 李冰 佟鈴

摘要 利用本溪4個基本氣象站1981—2018年4—5月的逐日降水資料,統計分析了近38年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的氣候特征,結合天氣學方法將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的地面形勢進行了總結。結果表明,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出現時間總體呈偏早趨勢,其中草河口達到了0.05的顯著檢驗;透雨量趨勢線除市區外幾乎沒有變化,但透雨量變化幅度較大;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天氣的地面形勢大致可分為蒙古氣旋、江淮氣旋和華北氣旋3種類型。
關鍵詞 春播期;透雨;透雨量
中圖分類號:P458.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5-101-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5.042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System of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Sowing Period of Benxi
WANG Huan-yi???et al(Benxi Meteorological Bureau, Benxi, Liaoning 117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four bas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Benxi from April to May 1981-2018,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sowing period of Benxi in recent 38 years were analyzed,and the ground situation of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sowing period of Benxi was summarized with synoptic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sowing period of Benxi tended to appear earlier,and the early trend of Caohekou Town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trend line of throughfall had hardly changed except for the urban area,but the variation range of throughfall was larger. The surface situation of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sowing period of Benxi could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Mongolian cyclone,Jianghuai cyclone and North China cyclone.
Key words???Spring sowing period;Soaking rain;Throughfall
春播期首場透雨出現時間的早晚,是判斷春季干旱發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子,所以春播期首場透雨預報一直是氣象為農服務的重點之一,及時準確的預報能為政府和農民合理安排作物播種時間和分布提供有效的指導。有關春播期首場透雨的研究較多[1-3]。李輯等[4]利用1961—2007年4—5月遼寧14個站逐日降水資料,分析了遼寧春播期第一場透雨的氣候特征及變化規律。石小龍等[5]選用1957—2012年大連3個代表站的降水量分析了大連春季首場透雨特征。目前本溪地區透雨研究工作開展較少,筆者主要通過氣候特征分析得出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氣候特征規律,利用天氣學方法進行形勢場分型,以期為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預報提供參考依據,進而提高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預報水平,更好地為農服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本溪4個基本氣象站(本溪市區、本溪縣、桓仁縣、草河口)1981—2018年4—5月的逐日降水資料,分析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氣候特征。
1.2 春季第一場透雨標準
參考業務規定,將4—5月第1次出現≥10 mm降水的日期記為該站當年春播期首次透雨出現的日期。按上述標準,統計各站的首場透雨日期,以4月1日為起點,如4月1日記為1,4月20日記為20,5月31日記為61,若4—5月無透雨出現,則記為0。
1.3 研究方法
采用施能等[6]提出的計算趨勢系數和氣候傾向率的方法,并進行了相關系數的統計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氣候特征
2.1.1 年際變化特征 本溪市區首場透雨平均出現在4月21日,平均透雨量17.9 mm;本溪縣首場透雨平均出現在4月24日,平均透雨量19.0 mm;桓仁縣首場透雨平均出現在4月23日,平均透雨量18.8 mm;草河口首場透雨平均出現在4月23日,平均透雨量23.6 mm。從圖1可以看出,近38年本溪地區4個站透雨出現日期總體呈偏早趨勢,其中,草河口偏早趨勢明顯,平均每10年偏早3.8 d,趨勢系數0.33,達到了0.05的顯著檢驗。全市出現透雨最早的年份是2004年,為4月1日(市區、本溪縣),出現透雨最晚的年份是1997年,為5月28日(市區、本溪縣)。
本溪市區透雨量呈增多趨勢,其他3個站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趨勢線幾乎是直線。本溪各站透雨量變化幅度較大,市區近38年中12年為正距平,26年為負距平;本溪縣和桓仁縣近38年中13年為正距平,25年為負距平;草河口近38年中10年為正距平,28年為負距平,可見透雨量大值集中出現在個別年份。
2.1.2 年代際變化特征 由透雨出現日期的累計距平可以得出,透雨出現日期主要經歷了2個階段:1981—2001年為偏晚期,2002—2018年為偏早期。透雨量的變化比較復雜,距平累計曲線處于波動狀態,表明透雨量具有明顯的周期變化特點。
2.2 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的主要影響系統
形成透雨的物理機制與暴雨相似。在物理量場上的分析中,相比較而言,產生暴雨時,水汽和熱力條件要高的多,而春播期透雨其他條件和暴雨差不太多。統計1981—2018年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的影響系統得出,主要影響系統分為蒙古氣旋、江淮氣旋和華北氣旋。以蒙古氣旋型為例,蒙古低渦東移,南支槽建立水汽通道,北路冷空氣與強低空急流攜帶的暖濕空氣交匯,蒙古氣旋發展強盛或蒙古氣旋冷鋒與倒槽結合,本溪產生透雨。
3 結論與討論
(1)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總體呈偏早趨勢,其中,草河口偏早趨勢明顯,并達到了0.05的顯著檢驗。全市出現透雨最早的年份是2004年,為4月1日,出現透雨最晚的年份是1997年,為5月28日。將透雨出現時間劃分為偏晚(1981—2001年)和偏早(2001—2018年)2個階段。
(2)本溪市區透雨量呈增多趨勢,其他3個站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趨勢線幾乎是直線。本溪各站透雨量波動較大,大值集中出現在個別年份。
(3)地面形勢主要劃分為蒙古氣旋、江淮氣旋和華北氣旋。在要素場的分析中得出,透雨的物理量預報指標可參考暴雨預報指標。
參考文獻
[1] 蘇正軍,劉衛國,王廣河,等.青海一次春季透雨降水過程的云物理結構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3,14(S1):27-35.
[2] 沈玉敏,胡春麗,李菲,等.遼寧春季透雨的環流背景及與海溫相關分析[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28(4):28-32.
[3] 隋東,陸慧紅,張雪松.沈陽地區春季第一場透雨的氣候特征分析與預測[J].遼寧氣象,2004(1):19-20.
[4] 李輯,胡春麗,王艷,等.遼寧春播期第一場透雨的氣候特征及其變化規律[J].氣象與環境學報,2008,24(6):1-6.
[5]石小龍,曲榮強,尹遠淵,等.大連春季首場透雨特征與環流背景分析及可能影響因子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29):246-250.
[6] 施能.北半球冬季大氣環流遙相關的長期變化及其與我國氣候變化的關系[J].氣象學報,1996,54(6):675-683.
責任編輯:鄭丹丹
基金項目 本溪春播期首場透雨預報方法研究(BXSQXJ201611)。
作者簡介 王煥毅(1984-),男,河北滄縣人,副高級工程師,從事中短期天氣預報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