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2-0292-01
近年,雖然城郊農村小學的小學語文教學取得喜人的成績,但與市區的語文教學仍存在生源、師資、環境條件等各方面差異,學校總體水平不高,仍存在不少問題,令人擔憂。在城郊農村小學任教的數年里,作為班主任和語文任課教師,我受益匪淺,其間有得有失,有喜有憂,發現了一些問題,也積累了些許經驗。
城郊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下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語文教育資源缺乏
語文教育資源是廣泛的,如師資力量、硬件設施、軟件配備等。由于地處城市與農村交界處,在農村城郊農村小學語文教育資源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及一些城鎮學校相比,甚至可稱“天壤之別”。
城郊農村教育信息相對閉塞、教研活動開展得不夠、教師資源嚴重匱乏。有許多老師一人擔任幾個學科、甚至于幾個班的教學任務,單人單科完全是種奢望,還有一些班級的語文教師所學的并不是語文專業,由于學校缺少語文教師,不得不教語文,這對學生的語文書面成績和語文實踐應用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任務繁重,想要在語文教學上求精,實是強人所難。
2.“教條”定向思維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課文的局部分析,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領悟。對文章局部的分析是必要的,特別是文章中敘寫精美之處,教者有意將其“凸”化,有助于學生學習作家的寫作技巧、體會作家的精神意境。但過細地將文章支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卻會看得頭昏目眩,不能從整體上去感知文章的內涵,這樣是弊大于利的。作為教師的我們,如果習慣于自己的定向思維或是遵從教參的意見,呆板地對學生進行詮釋,便會扼殺學生創造力地發展。
3.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方面出現的偏頗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思想和本質特征。許多教師也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去研究語文課堂教學,力圖擺脫舊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盡量去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更多地進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然而,也有為數不少的教師只是在追求課堂教學外在形式上的多樣和活躍,由“滿堂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滿堂問”,忽視了對“問”的目的和價值這些內在東西的思索,其結果勢必造成教學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師生忙碌一場,學生所得寥寥。
4.教材與實踐脫離、課堂新用語運用機械化
新課改的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教材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是想讓學生弄懂教材,并從教材中引發到現在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師們還是拘謹于教材,不敢突破。還由于學生在現在生活的閱歷和社會接觸較少,讀課外圖書也有限,也很難去領悟教材,甚至一些關鍵詞、句難以表現出來。
下面針對城郊農村學生的就學特點與學校的具體條件,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加大城郊農村小學的師資投入、優化師資
師資力量的差距使得農村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工作進程受到很大的阻障,教學質量受到影響,要提高教師素質,除了內因,還必須有外部條件和外驅力,學校應該做到:
(1)加強思想教育,培養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精神。
(2)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訓機制,促進教師素質整體提高。
(3)開展校本教研,為教師成長提供機會,創造條件。
(4)選送部分有一定基礎的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培訓。
(5)健全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增強教師積極性和自覺性。
(6)注重制度的落實和過程管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
2.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
目前,在城郊農村小學,語文老師偏老齡化,對工作有些力不從心。年輕教師埋怨條件差,大材小用,工作不熱情,久而久之,敬業樂業的精神逐漸缺失。要想使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隊伍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就要營造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良好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
(1)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培養這種學習習慣,使學生明確要這樣做的意義。
(2)緊密結合教學過程,嚴格要求,認真檢查。
(3)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良好習慣。
(4)教師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4.積極優化教學過程
優化教學過程是變教師“教死”為“教活”,變學生“苦學”為“樂學”的關鍵所在。
(1)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為“活學”。
(2)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既是自身的任務,又是自身的需要。
(3)減輕學生負擔,發展個性特長。語文課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基礎課,既應學得扎實,又應學得輕松。
5.創設愉快、輕松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內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教師首先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對學生充滿熱愛,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充滿熱愛。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1)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2)通過實物演示創設情境。
(3)通過音樂渲染創設情境。
(4)通過圖畫再現情境。
(5)通過游戲創設情境。
(6)通過語言描述情境。
(7)通過表演體會情境。
“無規矩,不成方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城郊農村小學的語文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教師,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必須做個有心人,讓語文真正成為學生愿學、樂學的學科,我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小學語文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