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勇



摘? ?要:2014年3月,宣威市從貴州省麻江縣引進5個藍莓品種進行栽培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經過4年的種植栽培,從貴州麻江引進試種的藍莓長勢良好,各品種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抗逆性,適宜在宣威市大面積種植。
關鍵詞:藍莓;引種試驗;報告
藍莓又被人們稱為藍漿果或者越桔,其屬杜鵑花科越桔屬落葉灌木。成熟時,果實呈現深藍色,果實中除含有機酸、多種維生、酚酸素外,總酸還含有豐富的鞣花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果膠、黃酮、紫檀芪類化合物、抗氧化劑等。這些物質對人體有著抗氧化功能、減緩衰老、保護眼睛、防治便秘、增強免疫力、減小肚腩及抗癌功能等功效[1]。藍莓營養價值極高,被人們稱為“漿果之王”和“水果皇后”,是近幾年來許多國家及地區推薦發展種植的水果之一[2]。
1? ?試驗目的和材料
為選擇適宜在宣威市種植栽培的兔眼藍莓品種,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宣威市從貴州省麻江縣引進芭爾德溫(1號)、烏達德(2號)、杰兔(3號)、粉藍(4號)、夏普藍(5號)共5個藍莓品種進行測試。試驗過程中,觀察藍莓在當地生長情況、適應性和抗逆性,為宣威市今后的藍莓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此次試驗均為扦插的1年生營養袋苗,每個品種各引進250株,共1250株。引進的幼苗經實測苗木高16~45cm,地徑0.3~0.6cm。
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宣威市板橋鎮板橋村的種養殖基地,土壤為山地紅壤。引種地及試驗地氣候概況見表1。
3? ?試驗方法
3.1? ?整地方法
試驗地采用全墾整地的方式進行,沿等高線開墾成帶狀高墑,墑面寬度100cm,墑高60cm,在墑面中間開挖50cm×50cm的定植穴,用華山松種子殼、腐殖土、紅土按2∶6∶2的比例拌合均勻后回填到種植穴內。結合土壤改良施用硫酸銨,并根據土壤pH值,均勻施用130g/m2左右的硫黃粉,用于調節土壤酸堿值。
3.2? ?移植
3.2.1? ?栽植方法
試驗栽植采用常規定植的方法,設置株距150cm,行距200cm,并覆上地膜。在定植完后,澆第1次定根水,墑面上還需要覆蓋上松針和枯枝落葉,保持土壤濕度、防止雜草生長。并且,因為藍莓自花授粉的結實率較低,為提高坐果率和結實率,達到穩產、豐產,各品種之間采取“行間交替種植”的方式以達到異花授粉的目的,每個品種種植1行。
3.2.2? ?定植時間
由于當地的氣候環境,考慮春季較為干旱和倒春寒的不利影響,定植時間為2014年3月10日。
3.3? ?田間管理
3.3.1? ?試驗園地管理
定植后,安排專人管護,負責看護、澆水、除草,對苗木生長情況進行觀測記錄。定植完后,及時把水澆透,并根據當地春暖干旱、蒸發量較大的氣候情況,依據天氣狀況而定,對種植示范園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過多水分容易引起爛根;水分過少,造成土壤干旱,都不利于定植苗的成活和生長。由于試驗地在藍莓苗定植后,立即用松針和枯枝落葉覆蓋了地面,有效控制了雜草生長,而且用松針和枯枝落葉對地面進行覆蓋,除保濕和有效控制雜草生長外,在很多方面都對種植地塊有好處。一是保持土壤濕度,減少澆水次數;二是抑制雜草生長;三是植物殘體腐爛后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從而增強土壤肥力。
3.3.2? ?定干整形
在主干長到50cm時,主干剪掉20cm,留30cm主干,促發側枝生長。在生長季節實時對徒長枝進行摘心,促使側枝生長,剪去較弱的枝條和有蟲害的枝條。摘除第1年分化的花芽,促進幼樹長勢;第2年的管理和第1年差不多,除澆水、松土除草外,要觀察幼樹長勢情況,實時摘心,剪除病弱枝條,對分化的花芽進行摘除;第3年的日常管理和第2年區別不大,但是對分化的花芽摘去50%,在粗壯的枝條上留部分花芽,觀察掛果情況。
4? ?試驗結果
4.1? ?成活率
根據觀察,栽植的1250株藍莓通過4年的種植管理,死亡109株,藍莓成活率較高為91.3%,各品種成活率詳見表2。
4.2? ?苗木長勢
通過觀察,所引種的藍莓枝條生長正常。在2月下旬嫩芽開始萌動,在進行水肥管理的情況下開始抽葉。夏季藍莓生長迅速,于11月停止生長。當年生平均樹高為36.5cm,其中品種3可達46.7cm;平均冠幅31.2cm,品種3冠幅可達56cm。第2年后開始迅速生長,基部萌生多、生長快。各品種生長情況見表3。
4.3? ?葉芽萌動與開花習性
從表4看,藍莓在停止生長后就開始分化花芽,花芽形成于當年生長枝條的各個部位,但由基部向頂端逐步增多,藍莓的花芽數與藍莓品種和枝條的粗壯程度有關,花芽基本為單生,偶爾可見有復芽。花芽萌動后需15d左右才能展開。開花時間較引種地略有延后。開花的次序是枝條基部向頂端逐步開放。在1棵植株上可見果實成熟和開花,5—8月都有果實成熟。花序為總狀花序,花色呈現白色或粉紅色。
4.4? ?結實情況
引進栽植當年可見有花芽分化植株,但都經過摘除處理。第2年大部分植株和多數枝條均有花芽分化,但都全部摘除花芽,促進植株整體生長。第3年留部分枝條掛果,最少單株80粒,最多428粒。第4年全部掛果,單株掛果最少189粒,最多533粒,平均單株產量1.74kg。果實于5月上旬始熟,花果同株,7—9月均有果實成熟,成熟期20~35d(見表5)。
4.5? ?越冬表現
藍莓生長要求年平均氣溫13℃左右,空氣濕度大,在7.2℃以下溫度需要500h以上的儲冷量才能順利通過休眠。在試驗地,藍莓于10月中旬停止生長,極端最低氣溫在-7℃左右,達到藍莓的生長條件,但由于試驗地區春節較為干旱、氣候干燥、空氣濕度小,偶有干尖情況,但對其春節發芽抽枝的正常生長無影響。
4.6? ?綜合性狀表現
從表6可知,引進的藍莓品種在試驗地種植后,其生長旺盛、成活率較高,并且可以正常開花結果。
5? ?結論與討論
通過4年的試驗種植觀察表明,藍莓引種在宣威市進行種植,藍莓可以正常生長并掛果,各品種性狀表現良好,其適應性、抗旱性、抗寒性、抗逆行較強,在當地的土壤及氣候等環境條件表現較為適宜。根據宣威市的消費狀況和交通物流情況,可以進行大規模種植,并作為高端水果種植推廣,從而打入國內、國際市場[3-5]。
目前尚未對引種后的果實營養成分進行檢測,應采集果實樣品送至有關部門進行檢測,根據原產地的品質情況進行比較、評價。而且,兔眼藍莓為多年生灌木型小果類果樹,在宣威市屬于首次引種,栽培管理、育苗技術等對其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資料:
[ 1 ] 苑兆和.世界藍莓生產歷史與發展趨勢[J].落葉果樹,2003(1):49-52.
[ 2 ] 史海芝,劉惠民.兔眼藍莓嫩枝扦插繁殖技術[J].西南林學院學報,2010,30(2):25-27,32.
[ 3 ] 韋吉梅,聶飛,何健,等.兔眼藍莓扦插繁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3):42,44.
[ 4 ] 何夢鈴,楊娜,劉小珍,等.兔眼藍莓組培體系建立及多倍體誘導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9(23):59-61.
[ 5 ] 鄧潔,劉莎,劉立波.不同鐵營養處理對4種藍莓品種生長的影響[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11):10-12.
(收稿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