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柯久
摘? ?要: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會使生態環境面臨一定的壓力,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應該進行植樹造林工作。基于此,主要闡述了植樹造林的重要價值,同時重點探討了植樹造林技術和森林養護的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植樹造林;森林養護;造林技術
我國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也會引發一些問題,如生態環境問題。在此背景下,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維護生態環境,進行植樹造林是很好的選擇。而在具體的植樹造林過程中,造林技術的選擇和森林養護非常重要。
1? ?植樹造林的重要價值
森林資源的功能較多,不僅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木材和林副產品,同時也能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森林資源能夠很好地維護生態環境的發展和建設。在現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植樹造林是很好的選擇。通過科學的植樹造林工作,能夠為人們提供清新的空氣,還能凈化工業排放的有害氣體。在一定程度上,植樹造林可以改善水土流失問題,還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細菌,降低城市的噪聲等。此外,植樹造林工作還能實現提高森林資源覆蓋率的目的,為我國林木資源的儲備奠定基礎。在新的歷史時期下,我國的林業發展開始進入重要的轉型階段,只有實施科學的植樹造林工作,才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2? ?常見的植樹造林技術
2.1? ?植苗造林技術
該技術的主要載體是苗木,同時該種手段是現階段植樹造林中常見的種植手段,使用最廣泛和最常見,也是比較可靠的造林技術。
2.1.1? ?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因素
植苗造林的成活率直接受到造林中土壤的含水量和技術的影響。如果苗木旺盛可以提高成活率。苗木在栽種之后能夠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從而維持植物正常的新陳代謝,為苗木的生長奠定基礎。因此,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對苗木的成活率是很關鍵的。
2.1.2? ?植苗造林技術的要點
該技術的要點是林地質量的高低、用苗的質量、造林之后的管理和維護、科學的栽植技術和栽植時間等,其中水分是提高該種植方式質量的關鍵。科學合理的技術能夠保證苗木和水分充分接觸。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造林土壤進行全面分析,同時控制好水分問題,減少水分缺少對根部造成的影響。
2.2? ?播種造林技術
該種造林技術方式就是將種子直接撒入林地中,該種技術操作比較簡單,是比較接近自然的一種種植方式。
2.2.1? ?播種造林的特點
該種造林方式的種子能夠在土壤中直接萌芽,因此出苗率直接受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影響,應該選擇適合的地塊和自然環境。其次,該種植樹方式的苗木不需要進行2次起苗,因此能夠保留完整的根部。同時在播種過程中,如果種子比較多的話還應該進行間苗作業。最后,該種造林技術有一定的優點,即操作比較簡單,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即對外界的水分、土壤和氣候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在進行種子選擇的過程中也比較嚴格。在播種之后還應該進行長時間的管理,后期管理和維護的成本相對較高。
2.2.2? ?播種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因素
該種植樹方式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種子發芽時間的長短、播種土壤中的含水量、播種技術等。如果種子的生命力旺盛的話,加上科學的播種技術和良好的土壤環境能夠使種子健康發芽,不僅能夠免受腐爛變質,同時還能免受鳥類的威脅,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奠定基礎。
2.3? ?分殖造林法
該種方法就是借助一些樹木進行無性繁殖,主要利用樹種的干、枝、根莖等,將其當做苗木直接栽植于造林地區。該技術可以分為插條造林、埋條造林、分根造林等。該種植樹方式使用的樹種比較少,主要有棗樹、漆樹和楊樹等。
2.3.1? ?分殖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因素
該種造林技術對地塊中土壤水分的含量依賴性強,如果是容易生根的樹種和含水量較高的地塊,成活率是比較高的。
2.3.2? ?分殖造林技術要點
對造林樹種的選擇是該技術實施的前提和關鍵,在堅持“適地適樹”原則下科學選擇樹種,應該選擇母樹來源豐富同時比較容易生根的樹種。
此外,在進行地塊選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含水量高的地區。還應該結合樹種和地區情況科學選擇造林的時間。
3? ?森林養護管理措施分析
3.1? ?加強對幼林的撫育
在完成造林工作之后,還應該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尤其應該重視對幼林的撫育管理,為提高成活率奠定基礎。在具體養護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科學的技術和手段,在幼林撫育的過程中,重視空氣的通透性和光照條件等,同時還應該重視對幼林的施肥管理和及時除草。此外,結合幼林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
3.2? ?加強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做好森林資源養護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進行養護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借助森林資源的自身更新能力。如果是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山區,應該及時封山育林,禁止人為過度地放牧和墾荒等,為更好地實現森林植被的恢復奠定基礎。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可以等到林木生長到關鍵時期后,及時進行封山育林,在促進林木健康生長的前提下,促進林分結構的完善。在植樹造林之后,進行現代化的養護手段,科學保護幼林,從而使天然林能夠和植樹造林的樹木能夠共同生長,實現兩者的相輔相成,在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同時,促進林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3.3? ?強化森林的防火工作
森林中一旦發生火災的話將影響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重視對森林火災的防范。首先,林業部門應該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依據存在火災的潛在威脅制定防火的動態管理措施。其次,結合林區中的結構和物種等因素制定管理的目標。最后,重視對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和解決措施的研究,為促進林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4? ?結束語
總之,植樹造林工作不僅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為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途徑。在實際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科學地選擇造林技術,而且還應該重視對造林工作之后的管理和撫育,為森林資源功能的發揮奠定良好的基礎。
(收稿日期: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