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才玉


摘? ?要:通過優質稻新品種對比試驗,觀察各品種特征特性,并進行綜合評價,為優質稻新品種的應用提供依據。
關鍵詞:優質稻;新品種;試驗示范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6-0017-01?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
篩選出適合連城縣生態、自然條件種植的優質稻新品種,是促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種糧效益的有效措施。2019年在廟前鎮呂坊村選擇5個優質稻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旨在為生產上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為荃優822、荃優212、廣8優676、野香優676、中浙優8號(CK)。
1.2? ?試驗條件
試驗地在廟前鎮呂坊村,海拔324 m,土壤為黃底灰泥田、中壤,堿解氮140 mg/kg、有效磷37.6 mg/kg、速效鉀65 mg/kg、有機質29.2 mg/kg、pH值4.9。試驗地塊溝渠齊全、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光照充足、肥力中等。
1.3? ?試驗方法
本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每個品種分別種植333.3 m2,試驗品種隨機排列。觀察記載各品種生育期、長勢長相,收獲前分品種各取5叢考察農藝性狀,收獲時分品種收割、曬干,稱重計產。播種期為5月5日,采用濕潤育秧,5月30日插秧,秧齡26 d。各品種秧田管理與大田管理一致,大田移栽秧苗素質、基本苗一致。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野香優676、荃優212生育期均為137 d,比對照中浙優8號生育期短1 d;廣8優676、荃優822生育期均為136 d,比對照中浙優8號生育期短2 d(表1)。
2.2? ?產量表現
參試品種野香優676產量最高,達573.7 kg/667 m2,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22.4 kg/667 m2,增幅為4.1%;荃優212產量第2,達559.5 kg/667 m2,比對照增8.2 kg/667 m2,增幅為1.5%;荃優822產量第3,達533.7 kg/667 m2,比對照減少17.6 kg/667 m2,減幅為3.2%;廣8優676產量第4,達526.6 kg/667 m2,比對照減少24.7 kg/667 m2,減幅為4.5%(表2)。
2.3? ?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中株高最高的是野香優676,為138.3 cm,比對照高16.7 cm;最矮的是荃優822,為114.4 cm,比對照矮7.2 cm。有效穗最多的是廣8優676,為18.094萬/667 m2,比對照多2.044萬/667 m2;最少的是荃優822,為16.306萬/667 m2,比對照多0.256萬/667 m2。每穗總粒數最多的是荃優822,為161.2粒,比對照少13.4粒;最少的是廣8優676,為148.6粒,比對照少26粒。結實率最高的是野香優676,為83.4%,比對照高2.8%;最低的是荃優822,為77.8%,比對照低2.8%。千粒重最重的是荃優822,為27.8 g,比對照重2.1 g;最輕的是廣8優676,為24.8 g,比對照輕0.9 g。
2.4? ?抗逆性
經田間調查,5個參試品種未發生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發病輕。
3? ?綜合評價
3.1? ?野香優676
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審定編號:閩審稻20170009。試驗田間表現出分蘗力較強、株型緊湊、群體整齊、后期轉色好,結實率、產量居參試品種之首。該品種可在中稻或煙后稻擴大示范。應用該品種時要重視穗頸瘟、稻曲病防治。
3.2? ?荃優212
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審定編號:閩審稻20180009。試驗田間表現株高適中、群體整齊、分蘗力強、穗大粒多、后期轉色好,產量比對照略高。該品種在連城縣可作中稻或煙后稻作擴大示范,并要重視稻曲病的防控。
3.3? ?廣8優676、荃優822
廣8優676為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審定編號:閩審稻20180006。荃優822屬秈型三系雜交中稻,引種號:(閩)引種[2017]第001號。兩品種產量比對照略低,應在進一步試驗示范基礎上,探索其應用途徑與價值。
3.4? ?中浙優8號
三系雜交晚秈,在連城縣種植多年,表現適應性好、高產穩產、米質較優,可作為中稻、煙后稻種植。
(收稿日期: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