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珍
摘? ?要:通過我國長期農業實踐與生產積累,農戶逐漸形成精耕細作的農作模式,在農業生產中以平作為主。通過相關對比表明,與平作技術相比,壟作技術的優勢更加明顯。為達到增效栽培的目的,對壟作技術在大田作物生產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壟作栽培技術;大田作物;生產應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6-0045-01? ? ? ?中圖分類號: S31? ? ? ?文獻標志碼: B
當前,內蒙古、東北、華北等地區應用壟作開展甜菜、玉米以及高粱等作物栽培,其他地區多用壟作開展馬鈴薯以及甘薯作物栽培[1]。與平作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集中施肥便捷,可以實現肥料節約的目標。②不易板結,促進大田作物根系發育。③壟臺具備降低風速、阻風等功能。空中土粒落在壟溝之中,可控制風蝕問題。
1? ?旱春拱棚胡蘿卜壟作栽培技術
1.1? ?整地做壟
優選前茬是非傘形、土層深厚的花科蔬菜地塊,并施加10 kg硫酸鉀、1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銨以及5 t腐熟有機肥。入冬前開展深耕作業,深度大于20 cm,根據深耕情況對地面進行整平,之后起高13 cm左右,壟距為20 cm。或設置魚背形壟,高為13 cm左右,壟距為40 cm,之后備播工作。
1.2? ?建設拱棚
完成地塊整理工作后進行拱棚搭建,結合土地情況對拱棚跨度進行合理確定,一般為2 m、4 m以及8 m,春季之前開展覆膜工作。
1.3? ?選擇、處理種子
選用五寸型、中早熟、產量高、品種好的品種,比如超級紅冠五寸人參等品種。在插播前將種子外表刺毛去除,若是早春栽培,可進行浸種處理,水溫為55 ℃,浸種時間為15 min,之后放入清中浸泡,時間為5 h左右,撈出瀝干。采用濕布包裹種子,每包種子重量在250 g以內,于25~30 ℃的環境中開展催芽工作,每隔3.5 h左右翻動一次,并借助清水漂洗,在70%種子出現露白現象之后進行人工播種。
1.4? ?播種方法與播種時間
基于此種栽培方式,胡蘿卜播種的時間為2月上旬至中旬期間,將地表溫度控制在14 ℃左右,在壟上進行單行或雙行種植,深度控制在1.5 cm左右,之后鎮壓并進行透水灌溉。在春節前需要完成扣棚工作,通常用種量在0.35 kg/667 m2左右。
1.5? ?田間管理
1.5.1? ?苗期
苗期階段外界溫度較低,因此,需要積極提高地溫,在播種后進行覆膜作業,保證地表溫度在23 ℃左右,夜間溫度需要控制在6 ℃以上。當第一片真葉完全展開之后,需要開展定植作業,中小型品種株距一般為10 cm,大型品種株距一般為15 cm,根據間定苗開展淺中耕除草作業。
1.5.2? ?葉簇生長期
完成定苗后澆水一次,同時施加10 kg氮磷鉀復合肥或500 kg腐熟雞糞。當5葉展開后即為葉簇生長盛期,需要對水分供應進行嚴格控制,并對地上生長加以控制,開展中耕蹲苗作業。
1.5.3? ?肉質根膨大期
進入蹲苗期30 d后,肉質根進入膨大期,需要確保水分供應與肥料供應,保證不會出現過干或是過濕現象,防止出現糠心、裂根問題。結合灌水施加2次肥料,第1次為肉質根膨大初期,可施150 kg腐熟雞糞或150 kg腐熟餅肥;第2次施肥在15 d后,肥料為10 kg氮磷鉀復合肥、500 kg雞糞或50 kg餅肥。在施肥過程中,嚴禁過量施肥或施加鮮廄肥料,以避免胡蘿卜黑病斑或是叉根問題。
2? ?馬鈴薯壟作栽培
2.1? ?播前準備
優選面積大、透氣性好、土質疏松以及排水性好的地塊,前插作物盡量為玉米或是麥類。完成收獲后,需要及時進行深松、滅茬、施基肥等整地作業。若是條件允許,耕深大于32 cm,在深松作業中,需要打破犁底層。通常深度在35 cm左右,保證標準一致,避免出現漏耕問題[2]。
2.2? ?種薯準備
優選專業培育單位、科研院培育級別高且代數低脫毒種薯。種薯需要進行休眠處理,保證儲藏期間不會出現傷凍與病害等問題。播種前3 d進行種薯切塊作業,保證種塊均具有芽眼,每塊質量在35 g左右。準備多把切刀并將其浸泡于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 min左右,在切完5個種薯之后應該更換切刀。若是出現爛薯、病薯等需要將其扔掉,并對切刀進行消毒處理,種塊結合當地病害情況合理開展藥劑拌種工作。
2.3? ?起壟播種
在適當期開展播種作業,在土壤1~10 cm土層溫度能夠保持在8 ℃不變時,即可開展播種作業。通常播種時間為4月下旬或是5月上旬。壟距為85 cm左右,株距為19 cm左右,深度為11 cm左右。可選用旋耕式與圓盤式2種型號播種機。
2.4? ?中耕培土
對于馬鈴薯生長過程,應該對中耕培土作業加以重視,保證植株生長中心為莖塊膨大,在馬鈴薯芽超出地表3 cm后,借助旋耕整壟機開展行間深松作業,培土4 cm,并將壟臺修成梯形,能夠有效發揮滅草松土作用。在薯苗初期之后,需要開展苗期中耕作業,培土3 cm;當進入發棵期再次開展中耕作業,培土3 cm;當進入現蕾期之后需要結合葉面施加肥料,開展3次中耕作業。
2.5? ?適時澆水
幼苗期馬鈴薯需水較少,無需澆水,保證土壤氣體充分即可促進根系發育;在塊莖形成期,需要保證田間持水量在70%以上,若是低于此標準,需要及時開展澆水作業;在膨大期,需要保證田間持水量在80%以上,若是低于此標準,需要開展噴灌作業。當前,噴灌作業是我國較為提倡的節水灌溉方法,可有效控制灌水量。
3? ?壟作栽培提高夏玉米根系發育
與畦作相比,壟作夏玉米的層數與根條數均有所增加。其中根層數增加15%左右,根條數增加16%左右。壟作夏玉米根系更加發達的主要原因為:畦作玉米芽澇危害發生率較大,對根系發育造成影響。而壟作栽培能夠保證土壤通氣性,同時熱、氣、水、肥等因素協調性良好,能夠有效提高玉米根系發育[3]。
3.1? ?壟作栽培可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對于玉米壟作栽培,其伸長節長度受到較大影響,相比于平作,壟作玉米基一到基五長度有效縮短了15.0%、32.9%、30.2%、11.2%、1.1%。而穗上、穗位與穗下的節間長度分別增加8.7%、3.6%、5.5%,壟作玉米的基部節間長度有效縮短能夠使其自身抗倒伏能力增強,而穗上、穗位、穗下的節間長度加大,能夠促進雌穗分化,進而增加粒重。
3.2? ?壟作玉米的葉面積系數
與畦作相比,壟作玉米的葉面技術較高,增長幅度在30%左右,并且在播種的15~36 d,壟作玉米的葉面系數最大增長幅度能夠達到60%。在播種43 d至灌漿成熟期間,葉面積系數增長幅度能夠達到20%。另外,由于壟作栽培的個體發育狀況更好,因此,其經濟性狀更加突出,主要表現為:增加了玉米穗粒數、千粒重產量可以增加104 kg/667 m2左右,即增產17%左右。
參考文獻:
[ 1 ] 榮答,徐江林,彭燁,等.不同施肥水平下壟作栽培對油菜苗期光合特性的影響[J]. 作物研究,2018,32(2):116-120.
[ 2 ] 柴生武,苗耿志,鄧利愛,等.山西馬鈴薯旱地機械化壟作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9,364(6):101-103.
[ 3 ] 齊智娟,馮浩,張體彬,等.干旱區大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熱效應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7,31(1):175-181,188.
(收稿日期: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