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連玉 蘇連輝
摘? ?要:吉林省通化縣石湖林場主要經營樹苗種植、食用菌種植、木材采伐等項目,林場經營范圍大,樹種類型較多,結合吉林省通化縣石湖林場半干旱的基本自然條件與氣候特征,著重分析了該林場灌木樹種的引種與育苗技術相關內容。
關鍵詞:灌木樹種;引種;育苗技術
灌木作為目前最為寶貴的森林植物資源之一,多被種植于我國東北部地區且種類十分豐富,超過6000余種,分布廣泛。灌木樹種本身擁有極強的適應性,在東北生態環境建設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最為優良的植物材料。在吉林省通化縣石湖林場這樣的半干旱林區,灌木樹種的覆蓋度達到70%以上,它在當地造林方面發揮了極為顯著的生態效益作用,直接減少地表徑流損失50%以上,減少表土沖刷60%以上,同時擁有較強的泥沙攔截(0.20m3)、土壤水蝕、風蝕與固沙能力,是當地林場的最佳培育樹種。
1? ?通化縣石湖林場基本概況
為了有效發展引種育苗技術,通化縣石湖林場作為省內重要試點大量引進各種灌木樹種,建立了灌木樹種試驗區。通化縣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區,地處長白山南麓、渾江中游位置,屬于東亞季風氣候和中溫帶濕潤氣候區。同時,當地由于常年受到長白山地形影響,因此大陸性氣候也相對明顯,春季干燥風大,氣溫回升較快;夏季則短暫濕熱,降水相對集中;冬季寒冷,大地凍層為1.5~1.9m,存在“三寒四溫”的重要氣候交替現象。近2年來,通化縣石湖林場開始大量引入灌木樹種,發展引種育苗技術,此次所選擇的試驗林場屬性為半干旱屬性地區,土壤為碳酸草甸土,這種土壤中含有大量有機質(大約為17.1g/kg),pH值達到8.20[1]。
2? ?通化縣石湖林場灌木樹種的引種與選種
2.1? ?引種與選種基本概況
通化縣石湖林場大量引入灌木樹種,其在引種方面主要從全國的20個省份展開,主要引進材料包括實生苗木或者扦插苗木,主要采用公路、鐵路郵購方式購入,收貨后采用入窖假植冷藏方式,而過小苗木部分則選擇采用在室溫狀態下裝入容器袋逐漸培育長大。
在選種方面,石湖林場主要選擇了長白忍冬灌木樹種,其中專門取果實單株,通過無性繁殖參與到此次引種育苗試驗過程中。另外還從遼寧干旱造林研究所引入了西部沙櫻(原產地美國、加拿大)以及從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引入了四季錦帶(原產地東亞與北美)。
2.2? ?引入灌木品種的基本概述
2.2.1? ?西部沙櫻
西部沙櫻屬于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原產地為美國中北部以及加拿大南部地區。樹高高度為1.0~2.5m,且根端呈現盤旋狀生長趨勢。該灌木樹種擁有較高的的生態環境防護功能價值,性喜光且抗風沙,同時擁有耐寒與耐干旱瘠薄等特點,能夠在沙地、丘陵地區以及干旱瘠薄地區生長,專門用于荒漠化治理工作。石湖林場引入該品種主要是運用到了它較高的觀賞價值,且能夠為園林綠化帶來一定利好,再一點就是它可作為食用果,營養成分與利用價值都有待進一步研究開發拓展。
2.2.2? ?新疆忍冬
石湖林場從新疆南部地區引入新疆忍冬,其是一種高達3m的落葉灌木,樹體近乎于無毛,冬芽相對較小。新疆忍冬同樣具有較高的綠化觀賞價值,花色怡人,花、果、葉均具備一定觀賞性。作為一種灌叢狀植物,石湖林場選擇引進它,同時也看中了其分枝較多且抗旱能力較強特色,適宜應用于當地荒漠化治理工作方面[2]。
3? ?通化縣石湖林場灌木樹種的育苗技術分析
通化縣在大量引入省內外優良灌木樹種后,也在近年來深入研究了其育苗技術,結合幾點展開分析。
3.1? ?播種育苗技術的應用分析
石湖林場的灌木樹種播種育苗主要運用種子繁殖技術,以下介紹了灌木樹種在石湖林場的具體播種育苗方法流程。
首先制作苗床,確保苗床的基本規格在長度20m、高度15cm和寬度1.3m,在制作苗床過程中選擇采用部分農家肥配合少量化肥作為苗床主要基肥,同時確保床面平整細致。在種子處理方面,當地林場所采用的是3‰~5‰的高錳酸鉀溶液,使用浸泡滅菌方法滅菌30~40min,在將苗種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到溫水中浸泡1d左右,撈出后按照1∶3比例均勻混砂處理,放置于地面容器中待處理,一般可選擇大約3~5d翻動1次,保證30%的種子露白再實施播種操作。在播種之前也要為床面澆透水,按照下種量進行播種,將種子均勻播撒到床面上,最后覆蓋1~3cm的沙壤土即完成整個播種過程。播種后還要覆蓋1層落葉松松針枯葉,起到鎮壓保墑的作用。播種后定期澆水撫育管理,要做到精心澆水、除草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石湖林場在每年10月初入冬結凍之前會采用到“起苗假植”技術,確保苗木葉子在完全落光后選擇再次起苗,通過人工挑選苗種并分級,入窖管理貯藏留床越冬[3]。
3.2? ?新疆忍冬灌木植物育苗技術的應用分析
以石湖林場的新疆忍冬灌木植物育苗技術應用展開分析,當地采用的是忍冬嫩枝扦插技術配合營養杯育苗技術,經過2018年的試驗田試驗已經取得了良好的育苗結果,育苗生根成活率達到80%以上。
以營養杯育苗技術為背景展開研究,石湖林場采用到了規格高度為12cm,直徑、底徑分別為7cm、10cm的塑料營養杯。在營養杯內部裝滿育苗基質,在上保留大約1cm高度,育苗床尺寸設定為寬1.2m左右,長度為10m,并采用到了微噴灌澆水技術。
當地林場扦插育苗時間大約控制在7月中下旬前后,確保扦插育苗室溫在25~30℃。在苗木扦插之前選擇為苗木澆透水,然后采用百菌清進行深度消毒,控制扦插深度在4~6cm,且在每個營養杯中扦插2穗忍冬,扦插完畢后及時澆水且要澆頭[4]。在苗期管理過程中做好定期噴霧工作,例如每天白天早晨噴霧15~30min,且每次噴霧要持續3~5min,始終保持葉面濕潤。在苗期管理期間要避免出現積水狀況,因此要避免在夜間繼續噴水,但在高溫環境下要做到及時噴水,配合通風為苗木降溫,如此苗期管理維持30d左右可生根,生根后則適當控制澆水量,進入到下一步煉苗階段。
在石湖林場冬季期間,針對苗木的越冬管理要做好,每年保證澆足1次越冬水,且伴隨氣溫逐漸下降,苗木正常進入休眠期以后,可選擇將苗木用透氣材料防寒處理。在第2年春季苗木萌動以后,全部撤去防寒物,再澆春前水,選擇在移苗之前進行煉苗處理,大約在移植后100d停止澆水,適當增加試驗田通風排氣[5]。
4? ?總結
總之,通化縣石湖林場灌木樹種引種多元化且育苗技術豐富,經過過去幾年的試驗培育已經獲得成功,展現了苗木在東北地區寒冷干旱地帶良好的適應性與綠化景觀效果,為當地園林綠化與生態灌木樹種體系建設帶來諸多利好。
參考文獻:
[ 1 ] 韓卓男.齊齊哈爾地區灌木樹種引種及育苗技術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7.
[ 2 ] 曹琳,張銀花,李蔓.大青山旱生樹種引種及育苗試驗階段性初探[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5,38(2):62-64,89.
[ 3 ] 王春,周麗君,李井庫,等.寒溫帶半干旱地區灌木引種初選[J].防護林科技,2010(4):27-29.
[ 4 ] 孫雪峰.東天山高山草原區幾種喬灌木樹種引種適應性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4):230,233.
[ 5 ] 梅秀艷,孟憲武,盧國珍,等.優良灌木樹種的引種試驗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0(1):20-22.
(收稿日期: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