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楊碧瑩
摘? ?要:結合近幾年楊扇舟蛾的防治和發生規律,并結合相關學術文獻,從相關防治措施入手,分析了楊扇舟蛾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希望為興平市楊扇舟蛾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楊扇舟蛾;發生規律;防治措施
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劇烈變革時期,日益開放的社會經濟環境給人們思想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這一時期,興平市大力發展楊樹產業,為興平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近幾年來,楊扇舟蛾災害不斷蔓延,逐漸成為興平市楊樹產業的重要危害之一。基于此,從楊扇舟蛾的基本形態入手,分析該種昆蟲的基礎形態,結合當前的主要防治措施,針對其相應危害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辦法。
1? ?楊扇舟蛾的基本形態及特征
楊扇舟蛾又名白楊天社蛾、小葉楊天蛾,是楊樹中較為常見的病蟲災害之一。自21世紀以來,興平市楊扇舟蛾災害呈擴大化趨勢,給興平市楊樹產業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損失。楊扇舟蛾的成年雄性形態體長在12~19mm,雌蟲形態為15~21mm,雄蟲的翅展為25~40mm,雌蟲翅展略長為38~45mm,兩者的觸角都呈單節齒狀。昆蟲整體色澤呈現灰褐色,其頭頂上面有橢圓形黑色斑點[1]。其前翅中有3條橫線,線條顏色為灰白色,前翅的顏色為灰色。與雌蟲相比,雄蟲顏色更深,其觸角呈羽毛狀,雌蟲觸角與雄蟲相似。楊扇舟蛾卵在生產之初呈橙紅色,孵化后成灰褐色,其卵為圓形,底部較平,直徑為1mm左右。楊扇舟蛾的幼蟲頭為黑褐色,體長約為40mm,身體呈現黑褐色,腹部呈現黑黃色,兩側長有細毛,另附有大性腫瘤,瘤上附有白色和黃色長毛。楊扇舟蛾的蛹長14~18mm,顏色為紅褐色[2]。
2? ?楊扇舟蛾病害發生規律和為害癥狀
該蟲類主要為害對象是楊樹,成年楊扇舟蛾將卵產在楊樹枝葉上,其所產卵通常為數十粒呈塊狀分布。楊扇舟蛾孵化出幼蟲后,其幼蟲喜歡聚集分布,通過吸取楊樹葉肉維持體內所需物質,幼蟲孵化后所剩下的卵皮多呈淡白色。幼蟲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就開始單獨活動,晝伏夜出,取食楊樹葉肉,3齡后危害嚴重時可使整株楊樹只剩枝干,給楊樹帶來巨大的為害。老熟幼蟲會通過吐絲將繭化成蛹,通過楊樹葉的形式將蛹包裹起來在枯葉中、土塊下、樹洞及墻縫中越冬。在觀察中發現,楊扇舟蛾的幼蟲數量不多時對楊樹葉的為害較小,等幼蟲聚集時會對楊樹葉產生較為嚴重的為害,并可以迅速地將樹葉吸食殆盡。楊扇舟蛾幼蟲五齡期,第1、2、3、4代幼蟲盛發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楊扇舟蛾災害暴發時,有時候從樹冠部分開始吸食給楊樹造成巨大的危害,上部樹葉脫落后,下部樹葉也很容易被吃光。當幼蟲啃食干凈所待得樹時會脫離這棵樹,向樹葉更茂密的樹上遷移,繼續吸食下一棵樹。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楊扇舟蛾的幼蟲為害可使楊樹生長降低30%以上,給整個興平市楊樹產業造成巨大的危害,楊扇舟蛾災害已成為困擾種植戶的關鍵問題[3]。
3? ?楊扇舟蛾病害發生為害的因素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和調查分析顯示,楊扇舟蛾災害受多重因素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氣候因素
較高的氣溫可以使得楊扇舟蛾的卵和幼蟲快速發育,促進楊扇舟蛾卵和幼蟲生長,增加楊樹的為害。冬季氣溫較高時,楊扇舟蛾的蛹成活率較高,在開春時節,成蟲率也會相應提高,往往會造成第一代幼蟲為害很大。當遭遇干旱天氣,幼蟲會對楊樹葉造成巨大為害。
3.2? ?災害和降雨關系
長期干旱的天氣會使得楊扇舟蛾缺少天敵,這一時期楊扇舟蛾災害暴發的概率大大提高。當雨量較多時,降水會影響楊扇舟蛾幼蟲的捕食,從而降低楊扇舟蛾的成活率。此外,降水多會導致楊扇舟蛾的天敵增加,也會降低其幼蟲成活率。
3.3? ?天敵因素
楊扇舟蛾的天敵較多,該因素也是影響楊扇舟蛾災害暴發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資料顯示,瓢蟲和螳螂是楊扇舟蛾的主要天敵,作物成熟后,上述兩種昆蟲的捕食注意力會轉移到楊樹上的楊扇舟蛾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楊扇舟蛾造成的為害。
4? ?楊扇舟蛾災害防治措施
結合興平市近幾年的楊扇舟蛾災害暴發情況和其他地市的防治措施來看,可以考慮從下面幾個方面開展楊扇舟蛾災害防治工作。
4.1? ?農業綜合防治
在栽植楊樹時,不應只栽植單一樹種,應考慮物種的多樣性,通過多種樹種的栽植構建豐富的生物環境,從而減輕楊扇舟蛾的災害影響。
4.2?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楊扇舟蛾災害重要的早期防治措施之一。楊扇舟蛾幼蟲多采用群體活動方式,在吸食楊樹枝葉過程中比較引人注目。人工防治措施消滅楊扇舟蛾幼蟲,可以考慮用火焚燒的方式進行人工除蟲。
4.3? ?生物防治
該種措施較為環保、副作用較小,是值得推廣和發展的重要滅蟲方式。生物多樣化的方式可以使得楊扇舟蛾天敵更好地分布,對于楊扇舟蛾各個時期的蟲卵和成蟲及時進行消滅。對于天敵分布豐富的區域,可以考慮對其天敵進行一定的保護,使得天敵可以大量消滅楊扇舟蛾。
4.4? ?藥劑防治
當前對楊扇舟蛾的藥物防治已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使用藥物時,要綜合考慮楊扇舟蛾的發育期,針對不同階段的幼蟲使用不同的藥物。根據試驗表明,滅幼脲
3號0.1%藥液、阿維滅幼脲0.1%藥在3齡期有著較好的防治效果。
4.5? ?誘蟲燈防治
根據楊扇舟蛾趨光性強的特點,可以考慮嘗試采用黑光燈的方式,近些年來,興平市多地區采用掛黑光燈的方式,從4月至9月中旬結束,對楊扇舟蛾的防治起到較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楊扇舟蛾對于楊樹生長來說有著重要的危害,必須緊緊把握住楊扇舟蛾的生長和發育規律,從科學合理的角度出發,找出適合當地的防治方式,結合相應的學術文獻指導,更好地對楊扇舟蛾進行防治,從而對癥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 1 ] 曹銀華,翟秋紅.楊扇舟蛾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J].上海農業科技,2013(2):72.
[ 2 ] 張金龍.楊樹楊扇舟蛾與楊小舟蛾的發生及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3(8):234.
[ 3 ] 蘭海一,姚章軍,高美英.楊扇舟蛾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1):250,120.
(收稿日期: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