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越 張寧 包玉龍
摘? ?要:著重論述了昌黎縣暴雨洪澇、干旱、冰雹等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并探討農業防災減災措施,以期能夠為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提高糧食品質與產量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措施
昌黎縣隸屬河北省秦皇島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位于東經118°45′~119°20′、北緯39°25′~39°47′,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昌黎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有山地丘陵、山麓平原、濱海平原。昌黎縣屬于中國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氣溫較高、雨量充沛。年總日照時數2809.3h,年平均氣溫11℃,無霜期186d,年平均降水量638.33mm。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昌黎縣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是聞名全國的花果之鄉、魚米之鄉、蔬菜之鄉和旅游之鄉[1]。在全球氣溫日益變暖的大背景下,當地氣象災害頻繁發生,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洪澇、冰雹、干熱風、霜凍等。這些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不利,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昌黎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并提出針對性的防災減災措施,以期降低農業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推動當地農業的穩定生產[2]。
1? ?昌黎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影響
1.1? ?干旱
干旱是昌黎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之一。昌黎縣是久負盛名的花果之鄉、魚米之鄉。若在葡萄休眠期出現旱情,將會導致部分枝條干枯、成熟花芽數減少、植株長勢衰弱。若在葡萄萌芽期前后出現旱情,將會影響花芽的發育,使發芽率降低。而在葡萄授粉受精時,如果缺少充足的水分,則會出現落花落果,給果農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3]。
1.2? ?干熱風
干熱風是昌黎縣春夏之交時常出現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主要出現在冬小麥的灌漿期,抑制小麥旗葉的光合蒸騰,導致冬小麥灌漿速率不同程度下降,千粒質量下降,一般年份可造成小麥減產1%~2%,偏重年份可減產3%以上。干熱風主要有高溫低濕型、雨后熱枯型、旱風型等3種類型。其中,高溫低濕型是昌黎縣出現干熱風的主要類型,在小麥開花灌漿過程中均可發生。其特點是高溫低濕,干熱風發生時溫度升高,空氣濕度劇降,風力在3~4m/s以上。這類干熱風發生的區域廣,使小麥芒尖干枯炸芒,穎殼呈灰白色或青灰色,葉片卷曲凋萎,從而造成小麥大面積干枯逼熟死亡,對小麥產量威脅很大[4]。
1.3? ?暴雨洪澇
暴雨洪澇災害往往是由持續長時間降水或強降水天氣引起的。暴雨災害發生時不僅會沖毀農田與農業水利設施,還會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多種次生災害,對農業生產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011年7月
24—25日,河北省部分地區普降暴雨,昌黎縣降水量超過110mm,造成大部分農田被淹,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1.4? ?霜凍
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霜凍通常是指在植物生長季節里,由于土壤表面、植株表面以及近地面氣層的溫度,在短時間內下降至0℃以下,足以引起農作物遭受傷害或死亡的1種低溫災害。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因為低溫使植物體內水分結冰,從而使作物的某些器官受到損傷,嚴重時能使作物死亡。霜凍后氣溫回升較慢時,對作物危害較輕;如果天氣晴朗,氣溫回升劇烈,會造成尚未凍死的植物枯萎,甚至引起死亡,對農作物危害很大[5]。
1.5? ?冰雹
冰雹災害發生時將會折斷農作物的莖葉,打落其果實。而且,冰雹集聚在農田當中還會降低土壤溫度,使農作物生長環境發生改變,既會嚴重影響農作物植株的生長,還會導致土壤出現板結,使土壤的通透性明顯降低,進而阻礙了農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
2? ?防災減災措施
2.1? ?增強農業氣象預報、預測能力
應根據昌黎縣農業發展和氣象災害實際情況,不但建立健全區域自動氣象站、農田小氣候監測站的建設,加強區域氣象要素,還應強化重大農業病蟲害與暴雨洪澇、干旱、冰雹、低溫冷害等農業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工作[6]。
2.2? ?完善災害防御體系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要結合昌黎縣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氣象災害等級建立相應的防御體系,最大可能將災害出現的概率降至最低。同時,要建立良好的責任系統,明確劃分每個員工的職責,端正其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大農業氣象災害預報的科研力度
昌黎縣氣象部門應當重視干旱、冰雹、暴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科技研究工作,掌握各種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并針對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進行研究,不僅能夠大大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危害,還能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科學的指導。另外,還要逐步完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使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進而為農業的高產豐收提供一定的
保障[7]。
2.4? ?加強作業人員培訓
為切實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安全、高效地做好全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定期舉辦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培訓班,使全縣人影作業人員參加培訓。通過理論面授、觀看視頻、現場筆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及時糾正演練不規范動作,詳細講解作業指揮流程、人影設備維護管理等專業知識。通過培訓增強了人影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人工影響作業水平趨于規范化,為昌黎縣防災減災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 1 ] 王光明,張輝,高向達.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對策淺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3(8):235.
[ 2 ] 鄭志陽,劉德和,陳文煌.惠安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防御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4(9):82-83.
[ 3 ] 于璐,蔣慧亮,王春華,等.淺析氣象災害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6(3):156.
[ 4 ] 張潛玉.三門峽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及防御[J].北京農業,2014(30):212-213.
[ 5 ] 陶學林,陳超.邵陽市農業氣象災害及防災減災措施[J].南方農業,2015,9(27):224-226.
[ 6 ] 劉翔,梁琬璐,李培.農業氣象災害及防御措施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6,36(4):220.
[ 7 ] 徐精文,楊文鈺,任萬君,等.川中丘陵區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措施[J].中國農業氣象,2002,23(3):49-52.
(收稿日期: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