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希云
摘 要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管理是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環節,只有嚴格前期管理,才能保證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基于此,文章就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前期管理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原則;前期管理
1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前期管理要求
1.1 規范性和科學性要求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應保證規范性和科學性,尤其是市政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操作規范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因此必須滿足規范性和科學性要求。
1.2 經濟性要求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主要是政府投資,因此需要嚴格對其成本進行控制,從而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綜合考慮不同技術方案,從中挑選出性能可靠、成本合理、最優的涉及方案。
1.3 政策性要求
國家對于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一般都有政策性規定,因此市政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政策與規定,從而發揮市政工程項目的功能作用[1]。
2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主要原則
2.1 政策性原則
市政工程建設涉及對很多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國家均在這些方面提出了政策性規定,這些相關政策主要是結合當前我國自然資源特征及科學技術發展情況制定并出臺,在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應嚴格遵守這些國家政策與規定。
2.2 科學性原則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應保證規范性和科學性,尤其是市政工程施工對機械設備、操作規范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因此必須嚴格遵循科學性原則。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有所創新,然而對于一些新技術又不能貿然使用,否則會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2.3 經濟性原則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必須對成本進行合理利用,提升成本利用效率。綜合考慮不同技術方案,從中挑選出性能可靠、成本合理、最優的工程方案[2]。
3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3.1 預可行性研究分析
預可行性研究是以市政工程項目所在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發展規劃等為依據,通過實地勘察,重點研究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并對項目的建設規模、技術標準、建設資金、經濟效益等進行必要的分析論證。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項目建議書的依據。
3.2 項目建議書分析
項目建議書是市政工程項目建設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方案推薦的高度濃縮,其主要內容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標準和規模、主要控制點;主要工程數量及材料、人工;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方案;建設項目實施意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項目建議書主要區別在于:編制單位不同;項目建議書由建設單位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咨詢、設計單位編制;依據不同。項目建議書依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推薦方案結論編制。項目建議書是基本建設程序的控制性審批階段;而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項目建議書的依據。
3.3 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與項目建議書大同小異,但其重點放在建設標準、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上。其中資金籌措方案則是重中之重。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是整個建設項目的控制性投資,國家規定,批準的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投資估算與初步設計概算之差,應控制在10%上下浮動以內。可行性研究報告必須由項目建設單位(業主)編制內容如下:業主單位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業主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官員進行初步評估、審查、論證所形成的會議紀要、專家組的評估、審查意見,咨詢、勘察設計單位編制的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4加強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管理的措施分析
4.1 加強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管理中的預可行性分析
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管理中的預可行性分析主要是以市政項目工程所在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發展規劃等為依據,通過實地勘察,重點研究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并對項目的建設規模、技術標準、建設資金、經濟效益等進行必要的分析論證。
4.2 合理編制項目建議書
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項目建議書的依據,項目建議書的內容主要有:市政基礎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標準和規模、主要控制點;主要工程數量及材料、人工;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方案;建設項目實施意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項目建議書主要區別在于:編制單位不同;項目建議書由建設單位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咨詢、設計單位編制;依據不同。項目建議書依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推薦方案結論編制。項目建議書是基本建設程序的控制性審批階段;而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項目建議書的依據而已。深度不同。項目建議書用的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果;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則對建設項目必要性、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和實施可能性進行全面論證。
4.3 合理構建管理班子以及項目管理體系
作為項目負責人最先要研究該項目工程的基本特點,包括規模、結構、工期、質量要求、可能遇到的惡劣氣候情況,以及其他指令性特殊要求等,為工程建設任務的順利圓滿完成打好基礎。同時班子成員還必須具有敬業精神,有良好的素質。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建筑行業引進并創造了大量的、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使得行業總體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這種形勢下,不斷提高項目管理班子每個成員的自身素質,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同時需要建立一個嚴密的強有力的項目管理體系,要加強“三個層次”的控制和各層次的職能,即政府監督、項目(施工)監理和企業自檢。要在建立工程監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個層次的管理體制,又要理順“三者”的關系,即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和承包單位三者的關系。并概括為:第一、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的關系,是依據工程建設發包和承包合同或協議,構成承發包的關系;第二、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的關系,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通過監理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職責、權限和經濟關系;第三、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之間沒有合同關系,也沒有任何經濟關系,而僅僅是監理與被監理的關系。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不盲目決策。并且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前期管理是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市政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因此必須加強對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前期管理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 張海林.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質量控制[J].建筑知識,2016,(08):217.
[2] 馬曹剛.市政工程項目前期管理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