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海
摘 要 由于如今城市化建設與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與進步,使得房屋類型的建筑工程不斷增多,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對提高建筑質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施工前準備、選材、配比、運輸、攪拌、施工工藝、養護等環節闡述了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 建筑工程;混凝土;質量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點部分。如何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環節加強對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是提高建筑建設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應重點關注混凝土施工的常見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準備
在建筑工程領域,良好的施工準備工作是確保工程順利施工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施工質量和質量進度,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施工圖紙是建筑的靈魂,所有的施工流程都需按照圖紙進行。因此,在建筑的圖紙設計過程中,應根據建筑結構的不同部位來設計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以及強度。當前,在圖紙的設計環節,常出現與真實情況不相符的情況。在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交接圖紙的過程中,應完善施工技術的交底工作,當發現問題時,要立即采取相關措施予以解決,提高施工質量。加強對建筑工程過程中的具體施工作業管理工作,能夠預防鋼筋混凝土的質量通病問題的產生,要對具體負責施工的工作人員做好專業技術的培訓工作,保證施工人員對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熟練掌握[1]。
2嚴格選擇材料
在施工材料的選擇方面要做到科學合理,此環節是保障混凝土結構質量的基礎。不同建筑對混凝土的原料需求各有不同,特別是有些建筑對混凝土有特別的防腐、穩固要求,在混凝土材料的選取上,要符合建筑設計的要求和材料的性能。所以,在對材料進行選擇時,應由采購部門進行統一采購,并對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檢驗工作,保障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統一進行采購。鋼筋選擇過程中,既要符合建筑的設計訴求,也要對鋼筋規格進行明確計算和確定,然后對供應廠家進行擇優選取,要對其進行抽樣檢查,對鋼筋強度進行明確了解,確保其表面規則。當選材環節結束后,要仔細檢查混凝土的質量,確保其能達到施工要求。與此同時,還要對材料展開質量測試,當出現問題時,及時采取解決措施。對混凝土的材料進行科學控制,是保障其質量達標的重要前提,為混凝土施工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3做好鋼筋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工作
鋼筋混凝土在制作過程中的比例分配是比較重要的問題,合理適當的比例,將會大大提高鋼筋混凝土的質量,保證其在建筑工程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在混凝土的配比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干擾因素,同時實驗配置的混凝土比例在實際的施工過程并不一定適用,其只能作為實際參考的標準。良好的配比利于材料的施工,同時延長初凝時間,防止凝結過快影響施工,提高結構抗壓強度,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在實際使用之前,進行反復的試驗,同時與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需要相結合,制定一個最佳的配合比的方案。在實際混凝土的配制過程中,應將具體問題考慮其中,對其中的配比合理調整,向混凝土當中添加定量減水劑,降低水泥在配置環節的用量,在混凝土塑性滿足要求時,可縮短施工后期的凝固時間。
4運輸和攪拌
在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對攪拌站的建設或者攪拌車的性能要嚴格要求,安排相關使用人員,注意對模板的觀察,并在后期注意維護,在異常情況發生時要及時進行處理。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標志,因此,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混凝土的和易性的重視,對混凝土攪拌環節中產生的各類問題做好處理,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在運輸時,要對運輸工具進行合理選擇,同時合理控制運輸時間。避免運輸的時間較長,對混凝土強度造成影響。因此,為保障施工順利進行,應縮短運輸時間,對此,應對混凝土的攪拌地點合理選擇,盡量選擇離施工區路程近的地點,同時在運輸的過程要適當進行混凝土的攪拌,防止混凝土出現沉積現象影響施工。
5合理選擇施工工藝
加強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中的監督管理工作,使得施工人員能夠規范落實各項施工要求。施工人員應及時關注混凝土強度的標準差、施工工藝、模板施工等環節。施工過程中,也要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對澆筑間距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最大程度保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結合具體的施工訴求,對模板進行合理搭建,確保其穩定性,并將它的結構性能發揮到最大。在模板施工時,應確保模板結構和位置達到建筑的要求標準,提高施工質量。在選擇模板時要根據項目工程的具體類型、施工的目標要求等一些因素,模板的選擇,將會影響到鋼筋混凝土的實際澆筑效果,如果模板選擇的大小、平滑度達不到實際施工的要求,極容易導致在澆筑過程中出現鋼筋混凝土分布不均,表層有麻面、蜂窩等狀況的出現。
在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應從工程實際情況出發,選擇科學的澆筑工藝,才能保障澆筑結構均勻,合理控制澆筑強度,才可避免結構產生裂縫。為保障新澆混凝土結構質量,常先澆筑薄層,接著根據間隔展開夾層的處理。在實際應用分層澆筑過程中,夾層之間的間距若不能合理控制,就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彈性模量較高,結構的散熱不足等。因此,為解決結構的裂縫問題,通常使用澆筑加覆蓋的施工工藝,當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溫度降低到合理值范圍之內時,再展開進一步的澆筑和覆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澆筑間隔進行控制時,也要按照相應標準做好混凝土的振搗以及澆筑高度的控制工作。
6科學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對于其最終質量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果養護不當,可能會出現早期裂縫,影響混凝土結構的穩定和安全。通常來講,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其強度達到一定數值,就應該及時進行灑水養護工作,灑水的量和次數應該結合混凝土的實際情況確定,保證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在合適的溫度、濕度下,科學的養護能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散熱、表面溫差等,防止結構發生裂縫。常用草簾覆蓋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結構,防止混凝土中水分快速蒸發,導致結構出現裂縫。同時,養護時還應按照季節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養護方式。
7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可對建筑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對于混凝土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做好鋼筋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工作以及具體的施工作業管理工作,完善混凝土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提高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 林欣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對策[J].江西建材,2017,(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