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澤蘭
摘要:領導講話稿作為機關工作人員代領導立言的公務文書,有著復雜而豐富的內涵,不僅包含對客觀事理的直接認識,而且還包含對領導、聽眾、場合、文體規律等方面的間接認識。本文擬對領導講話稿的行文技巧加以探討,以期加深對其寫作規律的認識。
關鍵詞:領導講話稿;行文技巧;對象;規律
我們都有作為受眾,聽領導講話的經歷。有時聽領導講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即內容很好,但聽著比較費勁、別扭、啰唆。原因就在于撰稿的機關工作人員對于撰寫領導講話稿的要領、技巧沒有掌握住。要寫好領導講話稿,使其既體現一定組織的集體決策,又適合講話領導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進入角色,體現特色
由于領導的職務以及性格、年齡、經歷、文化素養的不同,體現在講話上,便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和風格。機關工作人員在整個寫作過程中,要主動融入,用講話領導的思維、語言寫作,達到與講話領導的高度融合。一要進入講話領導的角色。站在講話領導職務的角度,講話領導是主官還是副職,是主官,是軍事主官還是政治主官;是副職,又是分管什么工作的副職等等。主官講話應體現全局性和方向性,抓重點問題及主要矛盾,不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副職則側重于分管的工作范圍,體現其具體性和操作性。二要了解講話領導的特點。講話領導的資歷、文化素養、工作經歷等個人特點,都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講話中?!袄腺Y歷”登臺講話,代擬稿應盡量隨意、輕松、通俗些,且一定要口語化。如講話領導雖然職務不低,但年齡不老、資歷不深,或剛到任,對本單位的情況不甚了解,代擬稿不可過于隨便,而應謙虛、謹慎、平和。涉及具體事宜時要多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與評價,需表態時應善于用商量的口吻表達明確的見解;文化素養較高的領導有著在廣闊的知識領域內駕馭講話稿的能力,代擬稿應不回避成語典故、軼事趣聞、新生詞匯、爭議性觀點,以便讓領導有盡情發揮的余地。但對文化素養不太高或專而不博的領導,代擬稿則應循規蹈矩,運用樸實無華的通俗語言把應闡述的內容表達清楚。有些領導電腦操作能力不強,卻又要親自用電腦屏幕顯示其講話提綱和重要引文資料及事例、數據,代擬稿就應在需按鼠標的文字旁加注符號。曾長期從事基層工作的領導希望代擬稿中多些來自基層的例證;長期從事機關工作的領導對講話稿的語言文字要求較嚴格;“筆桿子”出身的領導,為其寫講話稿就應在知彼知己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了解領導的個性特點,對寫出讓領導稱心的講話稿十分重要。三要體現講話領導的語言風格。領導講話的不同風格,反映在遣詞造句及用語上,特色也十分明顯。機關工作人員要選擇恰當方式,準確予以體現。有的領導講話氣勢磅礴、聲音高昂,富有號召力和感染力,要多用短句,正裝句和感情色彩濃的詞句;有的領導講話注重說理,富于啟發性風格的,要選用語法結構嚴密的句子和富有哲理的言辭;有的領導語言幽默,具有吸引力和幽默感,用語要注意使用輕快的語言和有趣味的材料。
二、了解聽眾,形成共識
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指出:“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鳖I導講話稿是講給特定的對象聽的。因此一定要考慮聽講對象特定的需求,最密切地聯系聽講對象的實際,最大限度地縮小領導與聽眾的距離,在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上形成“思維共振”,產生一種“所見略同”的效應。一要弄清講話領導與聽眾的關系。講話領導與聽眾的關系決定文稿定位,關系不同,講話的內容和語氣也要有所區別。出席上級召開的會議,講話內容多是匯報式的;要多寫一些本單位的特色內容,如工作上的新經驗、新情況、新問題,對全局工作的新建議等。在平級單位之間的會議上,介紹經驗要謙遜而留有余地,表明觀點時要掌握分寸,通篇體現平等協商的態度。參加下級單位的會議,講話立足點要高,內容要有理論性和系統性,部署工作時把道理講透,意義擺明,不能簡單地發號施令。二要了解聽眾的基本情況,如思想狀況、文化程度以及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等,尤其要了解他們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掌握了聽話對象的基本情況,才能確定講什么和怎么講,才能寫出有針對性的領導講話稿,這樣的領導講話稿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三、順應場合,表述準確
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說的是說話、做事要看場合。領導講話也要看場合,其寫作要順應場合的特點和氣氛,采取得體的方式準確表述。一要詳略得當。總的來說,領導講話要做到內容精,言辭約,但詳與略是相對的,該詳時過簡,讓人聽不明白;而該略時過繁,容易淹沒主題。要根據場合恰當把握。如年終總結報告,對各項工作要條分縷析,沒有較長篇幅是難以完成的;而宴會前的領導講話只需簡短幾句即可,無須長篇大論。二要言語得體。不同場合要采用不同的語氣。如黨代會、人代會等法定工作會議,要求采用莊重嚴肅的語氣,使用規范化語言,不用方言土語。而在宴會、歡迎會上的講話則要求采用輕快熱烈而又富有激情的語氣,要求通俗易懂的口語性語言。三要修辭適宜。講話的場合不同,所運用的修辭也有所不同。如傳達貫徹類講話少用或不用積極修辭,而偏重于語言的錘煉和句式的調整的消極修辭;而婚慶祝詞類講話則可采用形象生動、甚至夸張的積極修辭。四要情理兼顧。情與理孰重孰輕,也要分場合,如總結匯報類講話,應以理性為主;而表彰先進典型類講話則要飽含激情。
四、掌握規律,探求本質
領導講話稿是通過講話領導直接用口頭表達出來,以語言、聲音為媒介來交流思想、傳達感情的。撰寫時,要充分利用有聲語言的長處,“寫”出聲調的高低、語氣的變化、節奏的起伏,賦予講話稿以強烈的感情色彩,使領導能夠充分發揮講話的長處。領導講話稿寫作的目的是講給人聽的。凡是講給人聽的,就要讓聽眾聽清楚、聽明白。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和選舉協議》一文中指出:“應當善于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觀眾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號、決定和結論。”為了把話說明白,還應該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把概念的東西形象化;把長句變為短句;把同音易混的詞處理好。盡可能做到有聲有色、有形有態,給聽眾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領導講話時,絕大多數聽眾手里都沒有講話稿。因此,領導講話稿的結構層次不能太復雜。尤其不要層次繁多地安排漢字的一、二、三,漢字帶括號的(一)、(二)、(三),阿拉伯數字的1、2、3。講話領導總不能在講話中說,這是漢字的一、二、三,這是漢字帶括號的(一)、(二)、(三),這是阿拉伯數字的
1、2、3。對于內容比較多、比較長的講話,通常采取部分式結構。即把全篇講話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里又分幾個問題。幾個部分的前后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一個部分中的幾個問題之間通常是相互并列關系,或者按邏輯關系來確定。對于內容并不多的講話,通常應圍繞中心思想,講幾個關系并列的問題??傊?,層次清楚,邏輯嚴謹,聽眾就容易聽清楚。此外,有些標點符號的意思是讀不出來的。因此,在領導講話稿中不宜使用讀不出來的標點符號。比如:表示相反意思的雙引號和表示解釋意義的括號都不宜使用。應改寫成相應的文字敘述,聽眾才能準確地理解講話領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