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峰
摘 要 目前,建筑物的內在功能正在不斷豐富,而外形結構也在不斷創新,同時人們對于建筑物的設計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建筑物的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正在復雜化。為了讓此類復雜結構的建筑物,可以從設計圖紙轉變為建筑實體,便需要利用高支模的施工技術。由于高支模施工技術具有要求高、難度大、危險性大等特點,這就要求技術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與規范,并設計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從而避免出現安全事故,而本文將會對高支模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并提出關于安全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 高支模;施工技術;安全管理
目前,復式住宅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并且使得高支模構件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若存在著安全管理以及施工技術方面的問題,便會讓支撐系統出現失衡的情況,從而讓支撐系統出現垮塌的情況。所以,在利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其施工安全的管理,從而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
1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概述
高支模類施工主要是指模板支撐系統中,混凝土的構建≥8m,或者跨度≥18m,施工總載荷≥15kN/㎡,可將其歸類為高支模類施工。在高支模類施工的過程中,建筑結構需要使用的模板與鋼管架設支撐≥5m,而此類支撐框架的水平寬度將會小于垂直高度,這就會使得支撐框架的重心出現過高的情況,從而導致其框架出現失衡的問題。所以,在利用該項施工技術的過程中,還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管理措施,從而確保施工可以順利進行[1]。
2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設計流程
在進行高支模施工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遵循一定的設計流程,這樣才能確保施工方案處于合理的狀態,其具體的流程如下:
①確定梁構件的位置線與軸線位置,同時還應當對水平的標高進行確定。②要設計鋼管頂托板上架設梁底龍骨方案以及頂架搭建的方案。③需要對側面模板以及構件底部模板的組裝方案進行設計,并確保該方案的合理性。④還要對模板底部支撐龍骨的架設方案進行設計,同時還要對方案的內容進行細化,從而確保架設工作能夠順利展開。⑤在高支模板施工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還應當對兩板鋼筋綁扎工藝與樓面模板安裝方法進行確定。在確定綁扎工藝與安裝方法的過程中,還應當對其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行考慮。⑥在高支模板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面板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在澆筑的過程中,還應當對水泥的型號進行考慮,同時要對攪拌的頻率與時間進行控制,從而避免混凝土的強度出現下降。當然,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還應當對不同段的混凝土澆筑時間進行,從而避免混凝土內部存在著縫隙。在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一定的養護措施,例如:在混凝土的表面進行噴水,這樣便能夠有效解決混凝土內部水分的蒸發,而導致的干縮裂縫問題。⑦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并在其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時,還需要對模板、頂托以及頂架等進行拆除,而在拆除的過程中,還應當避免對墻體產生破壞,以此來防止質量事故的出現[2]。
3高支模支撐系統的注意點
為了能夠確保施工方案能夠順利進行,便需要充分重視高支模支撐系統的工藝要點,而具體的施工要點如下:
①需要對高支模的穩定性進行計算,而計算的內容包括了立桿、主、次龍骨等剛度以及強度計算,同時還需要對支撐樓面的承載力進行計算。在完成對分布的剛度與強度進行計算后,還需要對整體的支撐系統穩定性進行驗算并對其抗傾覆能力進行測試,從而確保高支模處于穩定的狀態。②為了確保高支模支撐系統能夠符合施工的要求,還需要對立桿、次龍骨、主龍骨進行材料的強度測試,并對其截面進行計算。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部分施工材料送交至檢測部門,并根據檢測結果對該批次是否使用進行決定。③在高支模搭設完成后,還需要讓施工單位對搭建的結果進行測試,同時還應當讓監理單位參與驗收,并對設計不合理的部分進行返工,例如:在進行梁板鋼筋綁扎的過程中,出現了綁扎不牢或綁扎方法錯誤時,都需要對其進行返工,從而避免支撐系統出現垮塌的問題[3]。
4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管理
4.1 高支模設計方面的安全管理。
在高支模施工的過程中,可以按照其支撐高度的不同,對設計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支撐的高度≤6m時,則可以利用門式鋼管支撐架,這樣便能夠讓其整體處于穩定的狀態;而當支撐高度大于6米時,便需要使用扣件式鋼管支撐架,因為當支撐高度較高時,支架的整體穩定性應當處于較好的狀態,同時也應當提高其整體的承載力,這樣才能確保施工環境的安全。在支撐架進行拆除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上層支架的載荷情況,所以,在拆除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部分支頂進行保留,并且要讓上樓層支撐架的立柱與下樓層的立柱處于垂直的狀態,從而讓荷載力能夠垂直向下的傳遞。為了能夠提高高支模的整體穩定性,還需要利用結構混凝土強度以及水平拉桿等從而對整體的穩定性進行加強,而針對局部的高支模,可以利用樓面支架縱橫結,從而使其處于穩定的狀態。
4.2 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方面的安全管理
在進行安全防護考慮的過程中,設計人員依照個人的經驗與慣例進行設計,這樣并不能夠讓高支模高度符合實際的施工環境。除此之外,在進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僅重視支撐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卻并未重視施工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這樣在個人操作失誤或者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便會使得支撐系統出現倒塌的情況。所以,在進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還要加強對自然因素引起的安全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從而避免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中,而該項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還應當重視施工方案的設計流程與施工過程中的注意點,這樣才能確保該項技術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當然,在應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時,也存在著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充分考慮到高支模的承載力與穩定性,并讓管理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作業培訓,從而讓施工的事故發生率得到控制。
參考文獻
[1] 潘愛琴.高支模技術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14):61.
[2] 劉燕.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民居,2014,(03):65.
[3] 賈聯棟.關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