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康
摘 要: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施工過程混凝土的質量,那么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將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良好的混凝土施工不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還能夠保證建筑物的美觀性。但是混凝土的施工工序相對負責,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避免外界條件影響,避免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文章主要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 產生原因 防治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中應用量最大、應用頻率最高、應用范圍最廣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它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加強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重中之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裂縫問題,這些裂縫就會嚴重的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加強對裂縫的控制,保證建筑物的施工質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1 裂縫的分類及危害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按照深度的不同,可以把裂縫分為以下三種:貫穿裂縫、表面裂縫、深層裂縫。貫穿裂縫的形成主要是表面先產生裂縫然后再逐步發展到深層次的裂縫,最終形成貫穿裂縫,這種裂縫使建筑結構的斷面被切斷,破壞整體的穩定性,給整個建筑帶來嚴重的危害;表面裂縫主要就是溫度引起的裂縫,雖然會影響建筑的外觀美感,但是危害性并不大;深層裂縫是結構斷面被切斷所造成的,會威脅建筑結構的耐久性。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2.1 溫度裂縫的成因
溫度裂縫一般情況下不常見,通常是混凝土室內外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下所導致,并且在養護措施不到位的時候才會形成。溫度裂縫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1)晝夜溫差和季節性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下會造成混凝土溫度裂縫的出現,在一些大型施工過程中,由于整個施工的工期跨度比較成,混凝土在熱脹冷縮的條件下沒有及時改變混凝土的配比方式和保養措施,進而造成裂縫的出現;(2)混凝土外層和水泥釋放的熱量溫差過大也會導致溫度裂縫的出現,并且這類裂縫一般都比較深,并且多發生在大型的混凝土建筑結構中。
2.2 沉陷裂縫的成因
在建筑結構中,危害最大的一種混凝土裂縫就是沉陷裂縫,一旦建筑出現了沉陷裂縫就會造成部分建筑需要拆掉重建。混凝土結構之間各個部分之間不能夠均勻自然的下沉,因為就導致了沉陷裂縫的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沉陷裂縫和臺風等自然災害有著一定的關系。對于一些已經建成的建筑物,由于受到地下水、污水、雨水等長時間浸泡地基,最終導致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沉陷裂縫的出現。
2.3 干燥收縮裂縫的成因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硬化后水分蒸發引起混凝土表面干縮,并且干縮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在混凝土的表面留下細小的裂痕,這種稱之為干燥收縮裂縫,也是混凝土裂縫中常見的一種。通常這種裂縫都出現在混凝土結構的表面,深度比較淺,危害性不大。但是如果出現過的的干燥收縮裂縫將會對建筑物的美觀和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建筑物表的干燥收縮裂痕小于 0.2mm 并且裂痕很少的情況下可以不予處理。
2.4 塑性收縮裂縫的成因
在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由于碳化作用和水化作用會引起混凝土體積的收縮,收縮值一般在 0.04% ~ 0.06%之間,當收縮不均勻的時候就會導致塑性收縮裂縫的出現。在混凝土澆灌之后、塑性尚未完成之前,因為水分的蒸發速度很快,因此混凝土表面的收縮速度要大于內部的收縮速度,最終導致塑性收縮裂縫的出現。塑性收縮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是天氣原因,遇到酷暑或者大風天氣,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速度就會變快,容易造成裂縫的出現;并且一些情況下沒有對混凝土進行及時的養護管理,忽略了對混凝土的保濕和遮蓋,導致還沒有完全凝結的混凝土暴露在惡略的高溫環境中,最終形成了塑性收縮裂縫。
2.5 腐蝕裂縫
腐蝕性裂縫的出現主要和一些化學元素有關,比如有害的 SO 4 2- 和 Cl - 的入侵,就會造成鋼筋的腐蝕,最終使得混凝土在后期的使用中因為自身體積的變化產生腐蝕裂縫。
3 混凝土裂縫相應的治理措施
3.1 結構設計質量的控制
如果想進行準確的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就應該先對施工現場的基本環境進行詳細的勘察。在結構設計中由于主要針對的是伸縮縫建構,因此對混凝土的選擇應該盡量選用低中強度的混凝土,運用這種材料也可以避免裂縫受到溫度的不良影響。并且在建筑面不規則的情況下,對凹角還可以采用布設暗梁或者雙向雙層配筋設計的方法來彌補這一缺陷,提高建筑面的規則性,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設計的科學合理性進而提高結構設計的質量。
3.2 減少荷載
在工程的施工中,荷載問題引起次應力裂縫,伴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應該在設計剩注意避免次應力裂縫結構的變化。為了減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就要首先明確裂縫產生的部位和裂縫的基本構造,以及有沒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且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骨料容易下沉也會產生塑性收縮裂縫,為了避免其他施工對還沒有完成的終凝的混凝土帶來沖擊振動,要在混凝土初凝至終凝前這段時間內進行二次壓抹處理。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一天以后可以分批次的輕卸、輕放以及分散放置,第三天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剛度,在新澆筑的表面鋪設舊木模板,減少對混凝土自身的荷載,最終減少樓板裂縫的出現。
3.3 加強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是整個建筑工程的生命線,其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為了能夠減少混凝土裂縫出現的概率就要加強對原材料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控制和研究。管理人員是管理工作的重點,需要我們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工作既能進行審查,確保管理人員具備管理工作的能力。
3.4優化混凝土施工結構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優化混凝土施工的結構,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如果混凝土的施工結構不合理,在施工中就極易產生裂縫問題。因此,為減輕裂縫現象,要對混凝土施工結構進行合理優化,通過多種設置來控制裂縫的產生。例如,預應力技術的使用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意義,值得在建筑施工中加以推廣利用。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這是保障科學施工的依據,也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核心因素,施工技術水平是保障工程質量前提。
3.5 做好后期養護工作
混凝土的養護是一個長期工作,施工單位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對于整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而言,后期養護也是相當重要的,科學合理的養護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尤其是能有效減少由于外在環境而產生的裂縫。混凝土期養護最為關鍵的工作任務就是要嚴格把控混凝土結構的溫度和濕度。例如,當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時,施工人員要及時采取降溫或者保溫措施來使內外溫度達到一致,避免因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在外界溫度升高時,要及時采取科學的散熱方式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溫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溫度過高而產生裂縫。保濕操作也需要加強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要設置合理的保濕時間能顯著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大幅減少混凝土裂縫問題的產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我們應該針對相關的管理工作,做好質量管控,需要樹立一個跟隨時代發展的管理理念,對于一些舊的制度,我們應該及時的調控,保證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磊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措施 [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4).
[2] 張曉曦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改進 [J]. 四川水泥,2017(08).
[3] 趙永亮,張麗娟 . 淺談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防治處理 [J]. 內蒙古石油化工,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