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疆
【摘要】隨著建筑市場經濟發(fā)展,建筑施工技術控制就成為每一建筑單位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業(y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對建筑施工技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既有助于工程的順利竣工,又能保證工程質量,那么建筑工程相關管理人員就要注重施工控制 ,對常見問題要提高警惕 ,并積極解決。本文主要介紹了建筑施工技術控制的一些具體措施。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控制 具體措施
前言
隨著建筑行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績,與此同時對建筑的施工技術要求也提到了一個新的領域。但是其質量事故、工期拖延、費用超支等問題仍然不少,就會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在社會中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做好建筑施工技術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術問題
1.1混凝土中的問題
在土建結構中的一個重點就是混凝土技術,尤其是在框架以剪力墻的部分,應該要特別注重這幾個部分中的混凝土技術,因為其會直接的影響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狀況。混凝土的質量,必須是工程中進行施工管理控制的首要的目標。目前很多地區(qū)和單位因為環(huán)保等目標,都已經開始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但是也會出現商品混凝土施工問題,比如說攪拌站進行混凝土的運送因為距離較遠等影響到質量。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如果振搗棒插入的深度不夠到位的話。就會出現振搗不夠密實的問題。或者是出現了蜂窩麻面以及孔洞等質量問題。針對混凝土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嚴格的控制原材料,比如說在運送過程中,要根據距離以及樓層的高度來進行及時的調整。根據不同情況,工程管理人員要及時的對攪拌時間進行調整。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要對振搗的間距進行控制,振搗一定要保證表面出漿才可以,在密集之處應該使用人工振搗方式并用帶有刀片的振搗工具來進行振搗。其時間不應該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1.2針對鋼筋的主要問題
現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會出現使用再生鋼材的現象,但是因為這種鋼筋的抗拉強度因為已經使用過所以就會達不到工程技術的要求。再加上現在很多鋼筋的生產廠商都不夠規(guī)范。比如說鋼筋的綁扎搭接的長度以及焊接的長度都是不夠的,或者是鋼筋的焊縫不夠飽滿、其高度不符合技術性的規(guī)范等。還有就是很多梁板的鋼筋搭接位置,是非常不恰當的。很多柱縱筋的搭接位置都沒有根據規(guī)定來進行錯開,其中抗震的箍筋方面,并不符合技術的度要求。還有就是板底的很多鋼筋都存在墊塊不足的現象,板頂的鋼筋馬鐙因為支撐不足等。最后就是梁內很多縱筋之間的間距因為較小就會導致后期不方便進行混凝土澆灌。對于這個部分的質量管理問題,應該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現場建立起嚴格的審查制度,要樹立取樣制度,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鋼筋。在對鋼筋進行綁扎之后,要及時的對其規(guī)格的數量以及位置等進行檢查,然后根據設計圖紙來做好校對工作,在進行混凝土澆灌之前要對墊塊等進行仔細的檢查。
2.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質量控制是指為達到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yè)技術和活動。質量要求需要轉化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規(guī)范表示的質量特性,以便質量控制的執(zhí)行和檢查。它貫穿于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要排除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技術、活動偏離有關規(guī)范的現象。使其恢復正常,達到控制的目的。施工階段是將業(yè)主的意圖和設計圖紙轉化成工程實體階段,是形成工程產品質量和工程使用價值的重要階段,因此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的控制是整個建設項目的核心和重點。此過程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必須有科學合理的根據。
對施工階段工程質量控制,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是現場檢查,堅持巡察制度,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可以采用:①目測法,憑借現場質量管理人員或監(jiān)理人員實踐經驗及感官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的部位,采用“一看、二摸、三敲、四照”的手法,對檢查對象進行質量檢驗。②實測法,借助量測工具和計量儀器,通過實際量測將其結果與標準相對照比較,從而判斷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量測手法歸納為“靠、吊、量、套”。(3)試驗法,通過對施工材料和半成品成品現場試驗或實驗室試驗,取得數據,來分析判斷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標準。
嚴格市場準入。施工企業(yè)必須具備有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注冊資金、專業(yè)技術人員、技術裝備等資質條件。必須具備與工程建設要求相應的資質等級和業(yè)績,具備足夠的技術管理能力和裝備水平,并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施工活
動,杜絕無證、越級承攬工程。增強包括施工管理者在內的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施工企業(yè)要把質量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同時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領導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的原則,從人員、材料、設備、工序、工藝、技術措施等方面層層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建立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把企業(yè)所有的質量管理職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職有責有權、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形成由線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連結緊密的有機整體。
3.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多是露天的高空作業(yè),因此安全管理問題不容忽視,尤其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工種,每年事故發(fā)生率非常高。在建筑工程中發(fā)生事故的年均死亡人數位居各行業(yè)的第二名,僅次于礦山的危險性,給施工人員的生命與財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同時也制約了建筑工程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近年來 ,建筑施工中的事故不斷發(fā)生 ,如觸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坍塌事故以及機械傷害等 ,究其原因是由于人為失誤與環(huán)境危險性兩個方面的影響 ,例如在傷亡事故中 90% 是由于違章作業(yè)、違章指揮造成的 ,80% 事故發(fā)生在臨時工和民工身上。一些工程操作人員對安全作業(yè)的意識淡薄,再加上安全管理制度落后 ,監(jiān)管部門也沒有將相關的安全管理政策落實到位。
4.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4.1及時對完成的分項工程量進行計量,辦理相關進度付款申請、審批、付款等手續(xù);派出專人負責收集整理經過設計單位確認的設計變更資料,并及時分析設計變更對控制投資的影響,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研究確定設計變更工程對工期、造價的印象,做好索賠與反索賠工作;做好工程施工記錄,保存各種文件圖 紙,特別是有施工變更情況的圖紙,注意積累素材,堅持有理、有據、有度的原則,為今后正確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索賠提供依據。
4.2工程變更的控制
施工中,由于工程現場不可預見的情況,環(huán)境的改變,圖紙的遺漏,或業(yè)主認為必要時,可以對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外形、功能、或數量作出變更。工程變更包括:合同變更和設計圖紙變更。工程變更和設計變更必須經過技術評審、經濟核算。首先對設計方案進行技術論證及經濟核算,再會同設計單位商討對策,提出經濟、可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時向監(jiān)理機構、業(yè)主匯報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最終由總監(jiān)報業(yè)主審批后報審計部門確定,以便于更好地控制因工程變更和設計變更所增加的費用。
4.3實行過程跟蹤審計
工程審計的目的不僅是了解審計金額的多少,重要的是通過審計來發(fā)現投資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促使工程投資管理不斷完善。在工程跟蹤審計的過程中,主要的審計對象有設計變更方案的選擇及其工程量、預算的確定,洽商的合理性及其工程量材料認價是否高于市場價,進度款有無早付、超付現象等。通過對工程總造價調整每一個細節(jié)的監(jiān)管,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費和控制造價的增加。
結語
以上提出的各種問題等是目前在我國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它關系到建筑的質量問題等,所以對于施工一方來說就需要根據有關技術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來確保建筑質量。對此,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陳舟.建筑工程混合結構墻體裂縫研究[J].科技資訊,2008(28).
[2] 萬鈞.關于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