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國
【中圖分類號】R5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10-02
在一些體檢套餐里,我們有時會看到頸動脈彩超檢查,很多人都對此表示疑惑,頸動脈彩超是檢查什么的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頸動脈彩超檢查不是檢查我們是否患有頸椎病的,借助于彩超技術,醫生可以了解到我們的頸動脈的解剖結構、血流狀態以及血管內腔的情況。比如,為患者檢查血管是否出現了內中膜增厚的情況,是否有血管狹窄,是否有斑塊形成等等。而為患者監測這些情況都是擔心患者會因此類問題誘發腦梗。
一、頸動脈誘發的疾病
對于人體而言,我們的頸動脈十分重要,它主要是負責為我們的大腦提供血液,持穩大腦的正常運行。一旦我們的頸部主要的動脈狹窄或者出現了閉鎖的時候,頸動脈類的疾病就有發生了。
頸動脈起自我們的胸前,止步于我們的顱內腦組織,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患上頸動脈類疾病的風險也就越高。臨床研究表明,雖然會出現癥狀的頸動脈類疾病在50歲到60歲的人群中其發生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但是在80歲到90歲的人群中其發生的概率卻是百分之十左右,而這一結果也印證了頸動脈類疾病會隨著年紀增大而概率變大的這一理論。
健康人的動脈內膜其本身應該是光滑平整的,但是隨著年紀的逐漸增大,一些粘性物質就會逐漸在動脈內膜中形成,這種粘性物質,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是硬化斑塊,
一旦斑塊形成的越多,那么會導致我們的頸動脈變得越窄,出現硬化,這種情況也就是說臨床上所說的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動脈硬化。
所以只要是斑塊對人體的頸動脈血運情況產生了干擾,那么就可以被稱之為是頸動脈疾病。
頸動脈疾病對于中老人群而言,危險性已經極高了,頸動脈疾病能夠誘發中風。而且當人體頸動脈中的沉積斑塊被破壞時,就會形成粗糙且不規則的動脈內膜。
其實,頸動脈類的疾病在早期一般都是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的,如果患者的頸動脈受損情況很嚴重了,那么最先出現的癥狀也就是中風了,因此,頸動脈類疾病對于老人群體而言,是頭號的健康殺手。
二、關于頸動脈的彩超檢查
通常像這種具有特性的疾病,其容易患病的人群也會具有一定的特征,如果一個人具有以下的特征,那么從臨床角度上來說,就建議最好能夠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1)身型肥胖者;(2)已經患有三高的人群: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3)之前就有過冠心病以及出現過腦梗的患者;(4)家族中有人患有心腦血管類的疾病;(5)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太健康,比如長期吸煙、喜歡喝酒、喜歡吃油膩油炸類的食物;(6)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長期在外的酒店餐館進食;(7)久坐少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群:(8)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以及耳鳴,還伴有記憶力減退的人群。
其實頸動脈彩超就是一項專門用于檢查受檢者的動脈血管是否健康正常的一項輔助型檢查,在臨床上利用彩超技術來為頸動脈的病變進行診斷、評估是很有效的檢測手段之一,頸動脈彩超檢測在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以及治療中都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彩超醫生能夠更好的為患者進行診治。
根據頸動脈疾病的特點我們可以明顯,彩超檢測就是為受檢者觀察是否出現了血管內中膜增厚、是否有斑塊形成、血管是否狹窄以及血管中是否開始了閉塞的問題。
彩超檢測技術的精準側量與定位,將對頸動脈的血流動力血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因此可以為受檢者檢測出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有助于醫生為受檢者提供更為及時的預防與治療。所以如果受檢者罹患過心血管疾病,或者家族中有此類疾病的遺產病史,那么為患者提供頸動脈彩超檢測就是首選的檢測手段了。
因為一般體檢之前都會有禁食禁飲的要求,所以很多受檢者在接受頸動脈彩超檢測之前不清楚是否要做一些預先的準備工作,但事實是,在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測之前,都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準備,受檢者只要在檢測前將有可能影響到檢測工作的頸部裝飾品摘去就可以了。另外就是,如果受檢者剛剛進行了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那么在正式開始檢測工作之前,受檢者要先休息5到10分鐘,一定要等到受檢著的呼吸心率等數據相對平穩后才能開始檢測。在開始檢測的過程中,受檢者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按照醫生的要求來做相應的準備。
在進行頸動脈檢測時,受檢者一般都是不會出現不適感的,可能有些受檢者在檢測過程中,會聽到超聲儀器發出一種“嗚嗚”的聲音,其實這種聲音只是血液流動時產生的多普勒頻移信號而已,我們的醫護人員也正是根據這種聲音來判斷血管的情況的,所以患者不必對此聲音過度緊張,而整個檢測過程也就只有十分鐘而已。
三、頸動脈彩超的檢測數據
在現代的醫療檢測項目中,頸動脈彩超檢測已經十分的普遍了,可以說頸動脈彩超檢測已是體檢項目中的常規項。而受檢者的頸動脈彩超檢測報告里面也有很多的關鍵性數據值得我們去關注,比如有一項數據是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檢測數據,該數據能夠直接代表其患者的動脈硬化程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患者都不明白這個數據背后的含義,有時醫生很容易忽視掉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數值在健康人群中的數據應該是0.8毫米,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就難免會存在一些爭議,我們都知道,彩色超聲多普勒的成像相對精準的,當頸動脈的內膜中層的厚度只是零點幾毫米的時候,幾乎就不太可能憑借肉眼去判斷這個厚度,那么超聲檢測出來的零點零幾的毫米數,又能有多大的可信程度呢?因此,數據精準到那種程度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但是如果數據出現了變化以及波動,那么能夠反映出患者頸動脈的一些情況了,換言之,頸動脈內膜中層的厚度變化主要是根據一人的動態變化來判斷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變化是有一定的相對規律的,而這個規律其實在醫學界還不能夠用一些十分精準的數字化符號來定義。所以患者不必過于的糾結其內膜中層的厚度,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堅持進行檢測,保持好的生活作息,只有才能更好的為醫生提供有效的醫療治療證據。
結束語:
因此在頸動脈的彩超檢測中,主要就是檢查受檢者觀察是否出現了血管內中膜增厚、是否有斑塊形成、血管是否狹窄以及血管中是否開始了閉塞的問題。而這些主要多發于中老人群體中,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通過頸動脈的彩超檢測就能夠及時的對一些疾病作出預防防治,從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對于年紀比較大的人而言,以及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定期的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十分的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