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胡
【中圖分類號】R9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28-01
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是執行機體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總稱。呼吸系統的機能主要是與外界的進行氣體交換,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促進新陳代謝。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
1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因素常見的是感染和過敏。其中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比較多,原發性感染往往是由于吸入病原體,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的炎癥反應。另外,呼吸系統很多疾病都與過敏有關,最常見的是哮喘,其次是過敏性肺炎,如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嗜酸粒細胞增多癥等。有機粉塵塵肺可以引起肺組織纖維化病變。近年來環境污染,粉塵、有害氣體對肺的影響逐漸增多,如二氧化硫、氯化物以及其它化學因素或者生物因素,均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腫瘤等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對患者的影響大,輕者導致患者呼吸不順暢、咳嗽、咳痰等癥狀,嚴重情況下會引發其他嚴重并發癥,如肺源性心臟病,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呼吸系統疾病常見,臨床中常用藥的使用能夠發揮一定的療效,在具體藥物使用中,需要注意用量用法以及相關事項,這樣才能保證藥物正確應用,發揮最理想的療效。
2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藥
急性或者慢性支氣管哮喘的藥物使用中,常用到平喘藥,平喘藥物包括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茶堿類、M膽堿受體阻斷藥、糖皮質激素、止咳藥。這些常見的呼吸系統藥物在具體的使用中,需要把握不同藥效和適應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用量用法,并且關注注意事項,保證用藥安全。
2.1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主要是通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β2受體,激活腺苷酸環化酶而增加平滑肌細胞內cAMP濃度,使細胞內Ca2+水平降低,實現對于支氣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這類藥物能夠激動肥大細胞膜上的β受體,釋放相應的過敏介質,避免過敏性哮喘發生,這類藥物對于預防哮喘發作具有顯著作用,但是如果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細胞膜中的β2受體數目減少,相應的藥物療效就會降低,可能會導致哮喘反跳,反而會使哮喘病情加重。因此,要盡量避免連續不間斷使用這類藥物。如果需要嘗試服用藥物來控制,最好可以和其他平喘藥進行交替使用。
2.2茶堿類藥物 這類藥物可以分為氨茶堿及茶堿,主要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治療哮喘中可以配伍用茶堿類藥使用,對于提升藥物療效有顯著成效。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長期使用這類藥物能夠促進氣促癥狀改善,還能夠調節肺功能。此外,茶堿類藥物還能夠在心源性哮喘治療中使用,也有一定的療效。使用這類藥物時,首先要把握好用法和用量,一般是口服的,用量上一般兒童t1/2約3.7h,成人約7.7h。此外,還要注意使用中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頭痛、不安、失眠等癥狀,嚴重的反應還包括心律失常、精神失常、驚厥、昏迷,出現呼吸心跳停止導致死亡,這種情況一般是中毒導致的,需要立即停藥,在具體的用藥中需要把控好用量,避免中毒。
2.3M受體阻斷藥 這類藥物主要是異丙溴托銨,是阿托品的異丙基衍生物,對于呼吸道平滑肌的選擇性比較高。在進行霧化吸入時不易從氣道吸收,口服也不易經消化道吸收,只有局部能夠發揮舒張平滑肌療效,所以這類藥物的使用中并沒有全身的不良反應,對于痰液的分泌也不會產生影響,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病癥中具有很好的療效。
2.4糖皮質激素類 這類藥物在呼吸系統治療中的療效是目前最顯著的,其對于抑制呼吸道炎癥反應能夠發揮有效的抑制作用。糖皮質激素能夠發揮較好的抗炎和抗過敏作用。這類藥物在應用中沒有全身性的不良反應,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有很廣泛的應用。
2.5止咳藥 感冒、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癥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這時需要使用止咳藥物來控制癥狀。需要明確的是,咳嗽只是癥狀,需要找到具體的咳嗽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按照患者的咳嗽程度,輕微的咳嗽可以不考慮用藥,能夠自行痊愈,在咳嗽嚴重、不能自然緩解的情況下,需要考慮使用止咳藥。根據干咳和痰咳的不同,也需要區別對待,咳痰的患者治療中還需要配合使用祛痰藥。
呼吸系統疾病可大可小,在具體的用藥中需要把握用量和用法,需要掌握好用藥的適應癥,把握注意事項,發揮藥物最佳療效。
參考文獻:
[1]余鳳姣, 陶曉南. 抗菌藥物在呼吸系統感染中的合理選用[J]. 醫藥導報, 2019, 38(03):46-51.
[2]林娜. 抗生素在呼吸系統疾病臨床中的合理應用分析[J]. 中外醫療, 2018(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