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瓊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33-01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見患者來就診時說自己患了胃炎,那么關于胃炎,你真的了解嗎?胃炎(gastritis)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癥,按臨床發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型。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
癥狀:不同類型胃炎的臨床表現會有所不同,但癥狀缺乏特異性,且輕重程度與病變嚴重程度不一致,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常見癥狀(1)上腹痛或不適? 上腹痛多數無規律,疼痛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2)上腹脹、早飽? 部分患者感腹脹,尤其餐后明顯;每次進食量雖不多,但卻覺得過飽而不適;(3)噯氣、反酸、惡心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現象。出現上述癥狀,需警惕慢性胃炎。
病因: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包括:(1)各種胃黏膜損傷因子:如長期進食粗糙刺激性食物、酗酒、過熱飲食等,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或接受放射治療等;(2)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慢性活動性萎縮性胃炎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3)免疫機制: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的產生與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胃體萎縮性胃炎相關;(4)年齡因素:年齡增加,胃黏膜營養因子缺乏,黏膜耐受性下降;(5)十二指腸腸液反流: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膽汁、十二指腸液反流可減弱胃黏膜屏障功能。
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癥,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在內鏡下有如下表現:(1)胃黏膜充血,呈片狀發紅,邊緣模糊,局限性或彌漫性分布;(2)胃黏膜水腫,充血和水腫同時存在,形成紅白相間,以紅為主的表現;(3)黏膜易出血;(4)可有小的糜爛。
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指局限性或廣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縮(數量減少,功能減低),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及炎性反應,其診斷主要依靠胃鏡發現和胃粘膜活組織病理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一般在內鏡下有如下表現:(1)胃黏膜顏色變淡;(2)粘膜下血管透見;(3)當萎縮性胃炎伴有腺體過度增生或腸上皮化生時,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顆粒狀或結節狀;(4)萎縮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爛灶;(6)粘液少或無。病理檢查可見胃粘膜內固有的腺體萎縮;化生;增生;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定期復查胃鏡:一般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建議1年復查1次,伴有腸上皮化生或輕度不典型增生者半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個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需行內鏡或手術治療。
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炎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粘膜情況,必要時可在直視下取粘膜進行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急性腐蝕性胃炎在急性期內禁忌做胃鏡檢查。
病理檢查: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實驗室檢查:(1) 胃液分析;(2)胃蛋白酶原測定;(3)血清胃泌素測定;(4)免疫學檢查;(5)幽門螺桿菌檢查
治療:(1)一般治療? 首先是要去除病因,比如飲食不規律,抽煙、飲酒或者是吃了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加重,建議戒煙、戒酒、飲食宜規律、清淡、少吃多餐,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并保證充足睡眠。(2)對癥治療 在口服藥物上常用的有抑酸藥,比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類,還可以用抗酸藥,比如鋁碳酸鎂、磷酸鋁凝膠等;對于胃脹和反酸比較明顯的病人還可以加用嗎丁啉和莫沙必利等;對于疼痛患者可以加用654-2、阿托品、顛茄片、普魯本辛等進行止痛治療,如果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規范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