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劉建
一、實踐教學目的和要求
實踐教學是專業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二、實踐教學體系能力結構及主要內容
(一)基本能力
1.計算機應用能力實訓
計算機基礎常識,Windows XP操作系統,網絡基礎和Internet應用,Word文字處理,Excel數據處理,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和Flash動畫設計。要求學生作品內容設計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
2.“三字一話”書寫能力實訓
重點對兩字書寫的握筆方法、寫字姿式、筆順規則、基本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篇章布局等內容進行培訓和練習;定期舉辦粉筆字板書大賽和鋼筆字書法大賽;定期舉辦不同層次的演講培訓和比賽。要求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提高學生講解能力。
(二)專業能力
1.體育課設計與操作能力實訓
教學中,根據不同章節內容的特點,采取如下實踐具體措施:探討教學原則,設計教學方法,研討教學組織形式,制定教案,試講;專題培訓與競賽包括:教案撰寫培訓和競賽、說課培訓與競賽、模課培訓與競賽。
田徑、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項目訓練計劃的制定;訓練方法的設計與運用;實際訓練操作(該部分在實習過程中完成)。各項目的訓練實踐要緊密結合中學學生實際,實踐要突出學生專項特征與優勢,兼顧其他項目。并最終完成一套合理的課余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和課訓練計劃),并能依據課訓練計劃進行一節課的訓練。
3.體育活動組織能力實訓
學校體育大眾性比賽、體育教育專業及學院各類比賽、體育教育專業趣味運動會、體育教育專業體能測試賽等。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從策劃組織到比賽裁判全部有學生組織完成;以班級為單位參賽,每項活動參與人數為各年級人數總和。
4.學校體育科研能力實訓
實訓內容一是結合《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進度,第6學期內安排以研究選題與設計、研究方法運用、論文撰寫及學校體育科研新方法、新成果為主題的專題學術講座2-3次;實訓內容二是在第7學期,要求學生根據第一階段教育見習實習經歷以及在校學習期間發現的問題,自由選題,獨立設計完成一篇學術論文,擇其優者舉辦學生學術論文報告會。獲二等獎以上論文,幫助公開發表。
(三)綜合能力
1.教育實習
規定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教學,學校傳統優勢運動項目的訓練和競賽,大課間參與和改革,學校體育比賽的組織與裁判,學校體育相關問題的研究,實習基地校交給的其他任務。
體育課教學要求教態端正,為人師表,教學組織與實施遵循教學基本規律,教學規范與教學效果并重,在教學手段和校本課程開發上要有教學創新;課余訓練要全程參與計劃制定和訓練過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自身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系統性與規范性相結合,突出一專多能;大課間要深入參與傳授、組織和完善工作,傳授過程要做到準確規范,組織要求做到合理布局、過程嚴謹、組織規范,完善過程要立足學校、學生的基本特征,突出特色;運動會的組織與裁判方面,能夠做到規范地布置場地和道具,合理安排比賽項目的次序,裁判要公平嚴謹,及時正確處理突發事件,特別是在開閉幕式的設計上要體現新意和活力;學校大型體育活動要精心設計,規范操作;其他方面要按照基地學校的要求完善實踐工作。
2.畢業論文
結合導師制定相應立題卡和任務書;撰寫開題報告;撰寫畢業論文(設計);制定相關附件(調查問卷、訪談提綱、實驗設計方案、觀察設計方案等);答辯。部分學生可以和學術論文報告會相結合,提前完成畢業論文。
每名學生在和導師商榷確定論文選題后,根據導師要求查找資料,并填寫指導記錄本;畢業論文時間規定(新人才培養方案):第六學末完成畢業論文立題卡、任務書和開題報告,第七學期十七周進行畢業論文中期檢查,第十九周完成論文,第二十周畢業論文進行機審,第七學期末進行畢業論文答辯;部分申報優秀畢業論文及末通過首次答辯的學生,參加第八學期初的二次答辯。
3.基本功大賽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科學設計專業基本功大賽的內容和競賽辦法,通過基本功大賽鞏固和提高體育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符合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比賽內容包括基礎知識、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三部分。基礎知識包括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師教育課程知識;通用技能包括粉筆字、鋼筆字、口語表達和模擬上課等;專業技能包括○1基本功比賽:廣播操《放飛理想》、《舞動青春》(2定1);武術操《英雄少年》(必測);口令指揮與隊列隊形(必測)。○2專項能力比賽:在田徑(跳遠、實心球、100米跑,組委會3定1)、體操(技巧、器械,組委會2定1)、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健美操抽定1或2項。
三、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實施方法說明
1.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由相關課程實踐教學、相關實踐技能培訓和競賽幾個部分組成。其中相關課程實踐教學是基礎,相關實踐技能的培訓是強化,競賽活動是引導和檢驗。各部分構成有機整體,相互支撐,各有側重。
2.基礎能力實訓主要依賴計算機課程的課內實訓和兩字一話,課內實訓內容要緊緊圍繞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規格定位,重點針對中學體育工作的實際設計和開展實訓工作。
3.專業能力包括師范類專業基本能力、體育教師專業技能,二者是充分實現師范類專業和體育類專業屬性的核心能力要素,是專業實踐體系的核心。
4.綜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專業基本功大賽。教育實習要嚴格按照《南通大學教育實習工作手冊》的相關規定,高質量的完成實習動員、實習準備、實習過程和實習總結工作。
5.各門主干課程課內實訓工作是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關鍵性和基礎性工作,各門課程要根據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精神構建科學、合理、實用、可操作的課內實訓體系,并實實在在地加以落實。
四、教育實習硬件保障系統
南通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目前擁有17個實習基地,每年能夠接納近120名左右實習生,每年能夠保證體育師范生到基地校完成教育實習工作。各基地校擁有良好的場館設施和食宿條件,能夠滿足學生實習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