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虎
新西蘭,又叫紐西蘭,位于太平洋南部,是一個殖民文化濃厚的國家,也是一個民主開放的國家。其具有獨特的地理、自然風貌、人文環境和豐富的物產,加之歷史淵源和對外開放的原因,世界不同風格的飲食文化在這里碰撞,由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環太平洋烹飪風味、獨有的飲食風格、不一樣的飲食文化,主要體現在食材的選用、烹飪工藝的融合、口味的清新自然及菜品表現形式的五彩紛呈上,也體現在飲食風俗方面,新西蘭飲食文化的特征真實清晰地詮釋了新西蘭多元化和諧匯通的歷史。
新西蘭承諾將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必要了解這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和歷史淵源,便于兩國人民的互容共通。新西蘭是最后被發現的一塊主要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歐美和澳大利亞的文化對這里的影響很深,也就產生了飲食文化與殖民地的歷史淵源的承接,融合了世界多民族的優點,使其不僅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內涵,也有精神文化內涵,
新西蘭飲食文化的特征
融合世界美食
1.環太平洋烹飪風味
新西蘭獨特的環太平洋烹飪風格,是以西式餐飲為主基調,兼具世界各地風味,形成了環太平洋特色美食菜系。特點是油少而清淡,食材新鮮、多樣而美味,注重色香味。關于清淡,沒有嚴格的概念,油清色淡,口味清爽、細潤,具有動人心靈的沖擊力,那種沖擊力,就像新西蘭那爆發的火山、那秀麗的山峰,勾人魂魄,使菜品在素雅中裹挾著西方的情調。雖然清淡,但更顯出一種氣定神閑的品相,給人回歸自然的愉悅感覺,清淡不是平淡,清淡是一種韻味。
2.傳統飲食方式
新西蘭人現在還保存著早期殖民者的生活形態。早餐一般是煎蛋、煎培根、烤面包片,一杯紅茶、牛奶、奶昔、酸奶或果汁。簡單點的就是麥片加牛奶。午餐不是很正式,比較簡單,各種三明治、水果、沙拉,常以三明治配一杯咖啡。晚宴通常較正式。晚餐種類很多,通常是煮各種蔬菜、土豆泥、肉類(牛肉、羊肉)。
3.新西蘭人飲食上的變化
新西蘭人的飲食習慣在近幾年中已有明顯變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和移民將各自國度的美食,甚至原料、調味品及制作工藝帶到新西蘭,使新西蘭烹飪融會了其他國家的烹飪優勢,從新西蘭市場的接受程度來考慮,新西蘭的大廚們進行了英國菜和世界菜品的嫁接,不搞拿來主義,而是取長補短,既發揚英國菜原汁原味的特點,又加入了世界其他地域的烹制方法和調味工藝,使多國菜系的優勢都能發揮,相互融合,自成體系,形成了環太平洋特色美食菜系,給新西蘭的飲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
博古通今
1.毛利飲食文化
新西蘭土著毛利人依然將自己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保留至今。他們食用本地蔬菜以及波利尼西亞蔬菜,包括蕨根粉。當地土著的特色菜品主要有淡水鰻、羊肉鳥以及海鮮。毛利本地的知名特色菜肴種類繁多,如PIPI、TUATUA貝和KINA(多刺的海膽)。著名HANGI是將肉、海鮮和蔬菜放于土爐中蒸熱的石頭上烹制而成。
2.繁榮的餐飲市場
新西蘭飲食市場品種繁多,融匯了各國的各式菜系,如英國、澳洲、美國、中國、泰國和日本等國的料理,又經過了獨特的新西蘭式改良。正宗經典的新西蘭強調食物的原味,菜品味道比較清淡。
獨一無二的毛利窯烤美食
窯烤是傳統的毛利做法,將燒燙的石頭放在地洞里,做成土窯烤制食物。毛利人經常利用地熱蒸制牛肉、羊肉、馬鈴薯等食品,這些食品通稱為“夯吉”。他們制作“燒石烤板”的原料有芋頭、南瓜、白薯、豬肉、牛排及雞等,毛利窯烤美食,現已成為到新西蘭旅游的必須體驗的項目之一。
新西蘭飲食文化的形成
好食材成就好品牌,成就一個國家的飲食風格。菜系的形成,有歷史、地域、物產、氣候和民風的原因,也和社會生產力密切相關。
適宜的氣候
新西蘭的氣候主要由3個主要因素決定——環抱整個國家的海洋、山脈和盛行的西風。新西蘭降雨充沛,全年分布均勻。降雪一般發生在6—10月,大多數降雪都出現在山脈地帶,如北島沿海地區很少有降雪。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全年日照時間充足,每年的日照時間超過2000 h,這就使新西蘭的物產很豐富。
豐富多彩的海鮮食材
四面環海,海岸線超過14000 km的新西蘭所屬海洋養育著數以萬計的各種珍美海鮮產品。有最適合與白蘇維濃一起享用的馬爾堡綠唇貽貝,南島西海岸盛產小銀魚。還有被譽為新西蘭特有物種的深海鰲蝦,比世界上聞名遐邇伯林灣大蝦、海螯蝦更為貴氣,生長在南極和新西蘭之間的海域,其體態嬌小,形似龍蝦,有一對細長大螯;色澤鮮艷清新,周身瑪瑙紅配以羊脂白,晶瑩剔透。全世界范圍內只有新西蘭獨有,只能在150~
650 m深的新西蘭深海海域捕撈到。
特色鮮明的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遍布新西蘭各地,將各處的村民和游客聚集在一起。它們成為鄉村社區的焦點;是邂逅好友、分享新聞、購買基本食品的地方,也為飲食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方便。北島的凱里凱里(Kerikeri)到南島的里弗頓(Riverton)之間分布著50多個農貿市場,各個市場皆有特色,廣受當地人民和游客的喜愛;還有“最北部”的旺格雷(Whangarei)直銷市場;可嘗試天然調料熱巧克力和普霍伊(Puhoi)奶酪等各種美食的馬塔卡納(Matakana)市場;在天然配方冰激凌、毛利地瓜、巧克力德菲絲和誘人的甜食醬的奧克蘭西部邊緣的奧拉迪亞(Oratia)市場;可以盡情品嘗西班牙肉菜飯、法式干酪、誘人的熏香腸、野鴨香腸和絕妙的蛋糕等的奧克蘭中心區域附近的帕奈爾(Parnell)市場;霍克斯灣(Hawke's Bay)農貿市場展示并銷售著由該地區種植者直接供貨的優質農產品和食品;位于惠靈頓北部的波里魯瓦(Porirua)市場,食品攤點銷售有咖喱和烤肉、炒雜燴菜、香蕉煎餅和其他眾多亞太風味美食;反映了布蘭尼姆(Blenheim)地區成熟的葡萄酒和美食文化的馬爾堡(Marlborough)農貿市場;工藝食品天堂懷帕拉(Waipara)峽谷農貿市場;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的牛津(Oxford)和梅思文(Methven)市場,這里的蔬菜和水果更加新鮮;最好的享用早午餐的市場是奧塔哥半島的波多貝羅(Portobello)鄉村農貿市場;擁有天然配方冰淇淋和美味的香腸的位于南新西蘭最偏遠地區的里弗頓(Riverton)農貿市場。
生活方式
新西蘭人生活節奏慢,生性樂觀,喜愛美化環境,空間和時間很多,他們大都喜愛戶外運動,生活質量一般都比較高。新西蘭人非常嗜酒,啤酒銷售量名列世界第五位。新西蘭人把喝茶作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是世界上喝茶最多的地區之一。這些都是新西人的口味特點和新西蘭飲食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烹調工藝
新西蘭飲食烹飪最主要的特點是簡單。這種簡單不僅體現在傳統烹飪中包含了更多的機械化生產,也體現在烹飪技法的相對簡單和照本宣科,烹與調的分離、選料的簡單與追求原汁原味以及傳統的飲食習慣等方面。
新西蘭飲食中,烹與調大部分是分開做。新西蘭的烹飪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有烹無調的,烹是共性的,調卻大多是個性的。對于新西蘭人來說,許多時候“五味調和”并不屬于烹飪的范圍,許多菜品的制作,是將原料烹制成熟,佐以調味料蘸食的,凸顯了食材的原生態和營養價值。
新西蘭與中國飲食文化的交融
近些年來,新西蘭非常致力于與中國的合作,進一步發展雙邊關系,兩國貿易額超過300億新西蘭元。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強。中國已成為新西蘭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境外游客來源國和最大留學生來源國。
新西蘭的第一位中國移民,也是第一個加入新西蘭國籍的中國人,是Appo Hocton,他于1842年在尼爾森下了船,踏上了新西蘭的土地,通過艱苦的工作,從一名仆人變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截止到2000年,他的后代有大約1600人生活在新西蘭各地?,F在,華人是新西蘭的第三大族群,僅排在歐洲人和波利尼西亞人之后,目前大約有近20萬華人生活在新西蘭,大部分生活在奧克蘭,還有小部分人生活在惠靈頓。
這些年來,中國傳統習俗和節慶活動在新西蘭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歡迎。每年都舉行特別活動,使其他國家的人們體驗中國文化。在全國各地舉行的中國春節活動就是最受歡迎的活動。
隨著中國人的增多,許多中餐館或中國風味的餐館也在增加,中國飲食文化在逐漸滲透到新西蘭的飲食文化中,新西蘭人樂于品嘗中國菜肴。
結語
如今的新西蘭已傲然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度,雖仍擁有濃厚的殖民遺風,這一點在其飲食文化中也有體現和顯現。但是,在新西蘭人創造歷史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有自己獨特風格和飲食文化的環太平洋烹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