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芳
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食品檢測機構質量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更嚴的挑戰。內審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幫助食品檢測機構對過程和要素進行審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檢驗檢測工作高效運行。
隨著現代食品檢驗技術的進步,食品檢測機構也面臨著新技術、嚴標準的挑戰,必須要有一個完整嚴密的質量運行體系。內審作為質量檢驗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必須高質量運行,充分發揮其作用。
內審的定義及原則
定義
內審是檢驗檢測機構自行組織的管理體系審核,按照管理體系文件規定,對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組織開展的有計劃的、系統的、獨立的檢
查活動。
內審員通過對管理體系的所有要素、所有部門、所有場所和所有活動的審核,對發現的問題采取糾正措施并跟蹤驗證其有效性,對潛在不符合要求的產生活動制定和實施預防措施。通過內審,可減少檢驗檢測工作過程中的失誤,提高食品檢測檢測機構的工作質量,促進質量管理體系
的完善。
原則
內審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獨立公正的原則。若人力資源允許,應當保證內審員與其審核的部門或工作無關,以確保內審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重客觀存在和證據的原則。證據是基礎,個人的主觀臆斷不能影響審核內容及結論。相關標準條款與管理體系各過程及要素逐一核對的原則。沒有切實逐一核對的項目,不能做出符合與否的判定。
內審員要嚴格遵循原則,堅持按照計劃開展工作,避免內審工作中不合理、不規范現象的出現。另外,內審員應根據食品檢測機構工作的實際情況,結合任務量及任務難度對工作方式、手段進行改進,確保內審工作質量。
內審員必須經過培訓,具備相應的資格,應獨立于被審核的活動。在內審活動中明確工作職責及任務,保持中立,盡可能降低人為因素對內審工作質量的影響。
提高內審工作在食品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作用
工作過程
內審工作包括兩個過程。內審的策劃與準備和實施
1.內審的策劃與準備過程
每年年初,質量負責人組織編制年度審核計劃,計劃須覆蓋管理體系全要素;質量負責人組建內審組,確定內審組長,明確內審員紀律,明確每位內審員的分工和要求,闡明內審的目的、范圍內容和要求;內審組長制定內審實施計劃及細則,責成內審員分工編制被審核部門的檢查表;內審計劃、內容、要求及檢查表均由質量負責人審批后實施;在審核前一周通知被審核部門及其相關人員。
2.內審的具體實施
通知。內審至少提前一周以機構文件的形式正式通知被審核部門審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召開首次會議。內審組組長主持召開首次會議,質量負責人、被審核部門負責人、內審組及相關人員參加并簽到,明確分工。
核查。內審員按照審核計劃、內審檢查表內容,以交談、文件閱覽、實驗室現場檢查的方式收集客觀證據,逐項詳實記錄并確認。
編制不符合項及糾正報告。核查后,內審組長主持召開內審組內部會議,對現場核查記錄中的客觀存在的證據主項進行梳理、篩查、分析,與《檢測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驗機構通用要求(RB/T214-2017)》及質量體系文件等依據相對照,作出準確判斷和評價,明確不符合項并制訂相應的糾正措施。
召開末次會議。內審組組長主持召開末次會議,參加人員須與首次會議相同,并簽到。宣讀、審核評價和結論,提出整改方案、驗證計劃、時間要求等。
編制內審報告。內審組長依據審查評價和結論編制審核報告,如實反映本次管理體系審核的方法、過程、結果和結論。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和不符合項進行統計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及糾正措施。
實施糾正措施并驗證。審核結束后,各被審部門對不符合項和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分類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制定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明確完成日期并組織實施。內審員對此進行評審驗證、評價和記錄。
保障工作方面
要使內審工作質量得到保障,必須有一支質量高超的人才隊伍。首先,食品檢測機構最高管理層應在思想上對內審工作高度重視,參與并督促機構建立和保持內審的程序,驗證其運作是否符合管理體系和《檢測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驗機構通用要求(RB/T214-2017)》的要求,為內審的高效運行提供制度支持;其次,注重人員培養,對內審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及實踐能力考察,為內審提供技術保障,確保其有能力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避免重大失誤。另外,內審員要樹立安全責任意識,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內審,完善質量體系,使其高效運行,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結論
綜上所述,內審工作對食品檢測機構的管理體系運行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高質量的內審是食品檢測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