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慶
摘 要:工業廢氣的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并且工業廢氣的成分復雜,做好工業廢氣污染源的監測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分析了提升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準確性的具體控制策略,為改進工業廢氣污染源的監測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監測控制對策
1 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的常見問題
1.1 工況方面
工況的監測情況影響著污染源的監測結果,當廢氣排放管的負壓變化時則監測數據也會隨之變化,導致監測到的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此外,在煙氣采集過程中會出現氣泵與運行塵泵同時啟動的問題,此時會提升塵泵的流量,在此情況下在分析儀器監測工業廢氣的待測樣品時,其監測數據結果的精準度較低[1]。
1.2 煙氣溫度影響
正常情況下,需要嚴格控制煙氣溫度來避免待監測的工業廢氣受溫度影響而出現損失、冷凝等問題。但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部分監測人員沒有預先加熱采樣管并制冷,導致工業廢氣冷凝最終使煙氣污染物溶解于水,嚴重影響了污染源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1.3 塵粒問題
當工業廢氣中塵粒濃度較高時,會使動壓以及全壓波動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進而風力波動的幅度變大,最終會使等速采樣流量的波動幅度增加,影響了工業廢氣污染源的監測效果。為了避免出現這一問題,需要監測人員在監測前要做好除塵工作。但實際監測中除塵操作經常被忽視,且沒有對除塵前后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導致廢氣污染源監測結果存在較大誤差。
1.4 煙氣采集影響
部分監測人員在采取多點采樣的方法時將采樣點固定在某處,且煙氣采集的操作方式不具有規范性,未將采樣管與煙道保持垂直狀態,導致監測到相關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此外,在煙氣采集時監測人員需要從第一個監測點開始按照順序平行移動到下一個監測點。其中采樣探頭的位置也影響著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必須要加強對采樣探頭位置的控制,避免因位置偏差而出現監測結果誤差較大的問題。
2 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的控制策略
2.1 確定科學的生產負荷
為了提高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需要使采樣工況與工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相一致,再遵守國家頒布的有關污染源監測的標準來科學的確定生產負荷,同時要結合工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與發展目標,預先分析出可能影響生產負荷的因素,綜合以上條件及參數確定生產負荷。例如為了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需要結合工業生產情況確定風機的風量、煙氣出口溫度等。
2.2 合理布置監測點
在進行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前,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首先要監測工業廢氣污染源現場的大氣壓,并利用電除塵器進行除塵清理操作,確保煙道內的整潔度,還需確定排氣筒的高度,如果其高度不能滿足監測的要求,監測人員可以通過外推及內插等方法進行調整[2]。
布置監測點是污染源監測工作中的關鍵環節,通常情況下利用閥門、煙道等工具在垂直管段進行采樣,同時結合工業廢氣的實際情況確定采樣的頻次。在采樣二氧化硫時,要將采樣點設置在煙道中心點附近,并應用儀器監測或化學法來進行采樣,為了提高采集流程的規范性,需要確保連接管路具備良好的氣密性,并且管內保持清潔,在加熱采樣管時其溫度要控制在>120℃,以有效避免采樣氣體中的污染物受溫度影響而冷凝。此外,為了確保二氧化硫監測結果的精準度,必須保證在采集二氧化硫期間其流量具備恒定性。
2.3 選擇正確的監測技術
針對不同的工業廢氣污染源要選擇合適的監測技術,常用的監測技術有以下三種:第一,原材料分析法。該方法的原理是通過物質的平衡關系來計算并監測工業生產中原材料的使用情況,應用此種方法進行污染源監測時要對原材料的數據進行準確的了解,并結合工業廢氣排放量以得出準確的監測結果。第二,斷面監測法。應用此種方法時,要合理設置監測點位置,通常要控制監測點與工業廢氣排放源的距離在40m左右,并且風速在2m左右時適宜監測,最后監測斷面處的廢氣排放量,進而得出廢氣污染源的監測數據。第三,反推法。單弧反推法及多弧反推法能夠有效提升污染源監測結果的準確度。
2.4 提升監測技術水平
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最根本的是提高監測技術水平,監測人員方面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污染源監測方法,并提升自身的現場分析能力,以有效避免因人為操作或計算失誤而對監測結果造成的影響。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資力度,采購流動注射或其他先進的采樣、監測的儀器或設備,利用在線監察影像、自動進樣等功能有效提升污染源監測的精準性。國家方面要針對污染源監測的相關標準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及完善,使污染源監測標準不僅能夠滿足工業生產的發展需求,還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 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減少工業廢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落實工業廢氣污染源的監測工作。相關部門需要確定科學的生產負荷,并合理布置監測點,同時提升監測技術的水平,結合工業廢氣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監測方法,以有效減少工況、煙氣溫度、塵粒以及煙氣采集等方面的問題,進而提升工業廢氣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黃澤城.關于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中的常見問題探討[J].智能城市,2019,5(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