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濤
摘要:隨著電力、化工技術的發展,生產裝置逐漸趨向大型化和復雜化,所需壓力容器的操作條件要求苛刻,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壓力容器介質為易燃、易爆、有毒、劇毒,一旦發生事故,將對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造成重大損失。從歷年事故統計分析顯示,壓力容器在檢修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占據很大比例,因此探討壓力容器在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性及應采取的相應預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壓力容器檢修及預防措施,以供參閱。
關鍵詞:壓力容器;檢修;預防措施
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壓力容器的操作條件越來越苛刻,壓力從高真空到幾萬個大氣壓,溫度從超低溫到高溫,尺寸越來越大,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同時,壓力容器所處理的介質往往又易燃、易爆或有毒性,一旦發生事故,將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每年的壓力容器事故統計結果顯示,大量的事故發生于檢修工作中,所以有必要對典型事故案例進行科學地統計分析,并制訂相應的措施,有效地遏止此類事故的頻繁發生。
1壓力容器檢修中存在的危險性及原因分析
首先,存在的危險性。通過對壓力容器在檢修工作中發生的大量事故案例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壓力容器檢修工作中的危險性主要有以下幾種:①高空墜落;②火災爆炸;③中毒窒息;④觸電;⑤射線輻射。其中高空墜落、災爆炸事故和中毒窒息事故是壓力容器檢修中最為常見的事故。其次,原因分析。(1)安全技術知識薄弱。操作工安全技術知識薄弱,安全危害性了解不夠,忽視安全操作規程,檢修前對企業生產流程不熟悉,對容器介質的性質不了解;一旦違規操作,就會釀成危害性事故。(2)安全意識淡薄。經常性的檢修工作,容易使管理及檢修人員習以為常,產生麻痹思想,增加了檢修工作發生事故的機率。例如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未辦理動火票動火作業,檢測儀器不符合要求等。(3)安全管理不到位。檢修時缺乏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度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目標、責任、制度不明確,無制定合理有序的檢修方案;安全責任分工不明確,缺乏安全訓練和技術經驗;無制定應急計劃。
2預防壓力容器事故的措施
(1)做好各種工器具準備工作;檢修單位或者相關人員要依據檢修所需做好各種準備,包括工器具、電氣焊設備以及相關的勞動防護用品,如果是防火防爆的場所還必須要選用防爆工具與防爆電器,操作人員要穿靜電衣,如果工作環境中有毒有害,就要佩戴合格防護工具。(2)做好檢修前置換隔離清洗工作,該項工作在檢修之前極為重要,當處于易燃易爆場所檢修時需要動火操作,必須要做好各種相關工作。其一是隔離,檢修之前要確保所檢修容器停機斷電,關好閥門等相關工作,隔離好整個系統。最好將一節管路拆除,使用盲板封死連接管口,有效防范其他設備之中介質到動火的容器中,而盲板要有充足強度,確保不破裂、不漏氣。其二置換與清洗容器中各種殘留物;在焊割之前必須要用惰性介質把罐中可燃物排出去,降低罐中可燃物的含量而切斷形成爆炸的條件,這種做法就是置換。比較常用置換方法就是使用置換介質把容器之中有毒有害物質排除,比較常用介質有氮氣、水等。在實際使用中沒有經過置換與取樣分析容器都不能夠動火。因為容器內部的表面積垢或者表面保溫材料都吸附著或者潛在一些可燃物質,這種都極難被徹底置換,因此焊割時就會受到溫度而散發出來,可能引發爆炸起火,所以置換之后還必須要細細清洗。清洗之時大多使用了氫氧化鈉溶液,就是先把清水加入到容器中,之后再緩慢加入堿片并攪拌,全部溶解之后通入蒸汽直到煮沸。蒸汽入口要伸到容器底部,在實際操作中千萬不要先放入堿之后再加水,這樣必然會產生出大量熱而造成危險。其三施工之前監測取樣分析與施工過程;經過置換與清洗,在操作者進入到容器之前必須要確保罐中所含氧量達到18%-22%,假如容器中含有毒,必須要測量所含毒物的濃度,直到符合相關標準才能夠操作。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的氣體對焊割人員造成傷害,為了確保安全還要在焊割之前與焊割中實施機械通風,確保容器中氣體各種成分合符安全要求。焊割之前還要使用測量儀測量容器中各種氣體成分及有毒介質,并且做好分析,要保證有害介質的濃度與易燃氣體處于安全范圍中,做好各種安全措施,確保各種工器具、急救措施安全可靠。其四做好現場的監護;當相關人員進入時,就必須要派至少兩人以上到現場進行監護,監護人還必須要熟知容器中介質的爆炸性、理化性能及中毒癥狀等等,做好相關的消防車、消防器材及救護車等急救措施,還要備好各種急救的防護用具,比如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及救生器等等,便于出現故事及時搶救。其五清理好現場;當檢修完成之后要對現場進行清理,將所有的工具、材料等都移到容器之外,提防遺留到容器中,還要檢查好現場,確保沒有留下火種才能夠離開現場。(3)強化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強化人的安全意識,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自覺她遵守各種安全規章制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教育的形式上可分為平時的安全基礎教育和檢修作業前的強化安全教育。基本的安全教育包括進入施工區戴安全帽,穿防靜電服,穿絕緣鞋,高空作業系安全帶以及檢規中要求的其它操作規范及注意事項。檢修前的強化教育是根據在檢容器的特點及在檢單位的特殊性做出的必要的安全教育,檢修人員要了解容器介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預測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造成的危害,熟練掌握預防事故發生的相應措施及一旦發生事故的急救措施。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確保檢修壓力容器的安全性,必須要分析檢修所存在的危險性以及原因,進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與安全管理措施,做好各種預防措施,對防治災害事故具備極大幫助。實時上檢修中的危險性除了中毒窒息以及火災爆炸,還有觸電、高處墜落等各種事故,因此必須要做好全面的預防措施,通過預防來避免發生事故。
參考文獻:
[1]汪志堅.壓力容器檢修中存在的危險性及預防措施[J].中國科技縱橫.2013(16).
[2]高權寶,蘇杰,褚建輝.淺談壓力容器檢修現場安全管理[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15).
[3]李輝.淺談壓力容器檢修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6).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陡河電廠汽機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