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在世紀之交解開了俄狄普斯情結,轉型制作感情片。在這部溫情脈脈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女性配角莉莉的設置成為本部電影的最具韻味之處。莉莉作為影片中唯一的成年女性彌補了小春這個正常男孩子在青春期中所迫切圖騰的母性之光輝、異性之美好、人性之本真。陳凱歌導演用極其細膩豐富的鏡語展示了女性配角生命的強大溫暖力與感召力。此時,配角不單單是主角的陪襯,她開始承擔起“撫養”主角、助力主角快速成長的母親身份的認定以及被默許為彌補主角心理殘缺病癥的一劑良藥。
關鍵詞:泛大眾化;配角意義;女性符號;身份逆轉
導演陳凱歌在影片中所訴說的青春情感故事是一幕幕夾雜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戲劇。整部電影看下來,影片中陳紅飾演的配角莉莉的表演的,不僅真實而且人物角色沒有臉譜化。莉莉這一角色,社會關系網比較復雜,觀眾可能會對她的職業感到厭惡,但她對這對父子的感情是真摯的,對待小春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欣賞。外形風流、風風火火、女性魅力濃郁并且心地善良。作為女性配角的她,為情所困、為情犯傻,相當的卡通化。她在一間沒有裝修的房子里看似浮華的生活隱藏著難與人言的憂傷靈魂。這樣本身就極具個人魅力的女性配角設置不僅為平凡溫情的視聽鏡頭段落帶來一個又一個興趣點,還在主角人物的成長歷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引導、陪伴、輔助、見證作用。
一、非男歡女愛貶義的異性吸引力認定。
風塵女子莉莉無疑帶給了13歲的少年小春的初次異性體驗。故事主線小春有音樂天賦,但在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對性有著隱隱的好奇心。在樂譜中,夾著時尚模特的照片。來到北京后,看到接吻的男女十分興奮,甚至在門外專心看這出好戲。而他的這種性好奇,使得莉莉十分自然的走進父子倆的生活。導演陳凱歌在《和你在一起》里所裸裎的青春充滿著軟性的自由,小春可以隨意與莉莉打招呼,幫她提行李,看她的喜怒哀樂,去她家演奏,甚至可以陪她逛街,買回價格昂貴的莉莉喜歡的大衣......小春與莉莉同處一個畫面時,總有柔柔的光做陪襯。導演在影片中訴說的青春情感故事是一幕幕夾雜了少年初始的合理的懵懂之美的戲劇。莉莉這一名字的設置便是泛大眾化最為直接的表達,不帶有獨特性、不帶有個人特色,或許我們還可以叫她芳芳、朵朵、娜娜、薇薇......凡是可以一眼就看出女性名字的字眼都可以。導演在此處想要極力放大莉莉這一女性的性別特征——風情萬種。莉莉的墨鏡、絲襪、口紅與波浪卷發型,處處都在吸引著小春。由于小春自幼無母,唯一與異性聯系的紐帶就是那把母親遺留下來的小提琴,所以當他感受到朦朧中那種情愫,他會在樂譜的夾頁里貼滿美女照片,也會為了討好莉莉拉出蹩腳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但這種情愫絕對不同于貶義、世俗的男歡女愛。導演立即讓這種情感適可而止,使莉莉對小春的關心上升至母性的光輝。
二、非母親身份設定的母性光輝表征
女性符號即母性是描摹真實人性成長的需要。陳凱歌導演特意設置了莉莉這樣的一個泛大眾化的、非母親身份的女性符號。在小春的成長中沒有母親這一女性角色的參與,而為了這種感情的傾訴,導演在小春青春期里安排了莉莉來照應小春的成長。首先是外在形象上,莉莉的長發、軟聲細語的講話方式,符合幼童對母親的心理預期。其次便是男孩的青春期中必不可少的對女生的好奇與向往。正如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所裸裎的青春充滿著軟性的自由一樣,小春對于女性強烈的好奇心,懵懂混亂的內心世界,對于某位天生嫵媚、具有明星氣質的女神人物的崇拜和追隨,熱衷于展示自己的魅力,完成“心儀”女人的心愿,這大概就是每男孩子心理世界中都曾偷偷經歷過的角色混亂青春期的典型記憶。《和你在一起》中對于此要素的宣言,均寄托于性格較為強烈突出的“莉莉”個人視點。莉莉這一人物身上所肩負的催化男孩長大發充盈情感的承載責任,卻有著冷靜客觀的色彩和普遍的大眾意義。她與小春之間,不是大俗的卿卿我我,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男女愛情,而是“母親”這一角色的缺失性所引起的小春性別上的早熟。面對這一正常心理模式,導演讓莉莉幫助小春完成了性別角色上的同一性,母子之情大于男女之情。
三、本真至上的神女化人性傳達。
與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相似之處在于純潔至上的愛之需求的表達大方、易于接受。基于小春從小沒有母親的陪伴這一設定,使得他與女性相處的機會少之又少,而對于莉莉,小春的心理上摻雜了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女人的復雜情感訴求,莉莉于小春來說是媽媽、姐姐、愛慕的對象等等。導演讓偏向“愛情”的感情適可而止,使莉莉對小春的情感上升至母性的光輝。根據孟子的“性善論”,每個生靈來到這世間都是美好、向善的。尤其是女孩子,我們無法想象后天的環境與經歷帶給她怎樣的體驗。莉莉一角似乎正如吳永剛導演的電影《神女》中的那位母親,雖然導演并沒有賦予莉莉“母親”這一角色地位定位,但其實她們為孩子所做的于本質上來說是并無大異的。莉莉似乎也是“神女”。神女,既指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后來也指妓女。其實說莉莉是妓女不免有些過分,風塵世俗,嬌媚開放便足夠了。但是細究莉莉這一人物成長經驗的編設,很明顯可以發現莉莉具有本真、善良、美好的氣質表達。影片中莉莉可以耐心聽劉成表達自己的無奈,而沒有看不起沒有任何關系、從小地方來、社會地位較低的他。這本身就讓莉莉帶有一種上帝視角的平等觀。莉莉為小春借錢、請余教授、甚至還會為了小春的前途而哭泣與擔憂,此時的莉莉似乎與劉成一樣,把小春當做了自己的孩子,使影片增添了幾分溫暖的情懷,使影片主題上升到了人性之真,并將這種本真之美極力放大。最后小春在火車站拉琴的平行蒙太奇片段同樣給了莉莉鏡頭,她圍著紅圍巾、去掉了濃妝艷抹的雕飾,儼然一個慈愛母親的模樣。本真的愛之注視,厚重且深情,溫暖且懷戀。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一般都帶有貴族氣息,像《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都是宏大且厚重的題材。相比而言,《和你在一起》就是一次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嘗試。他將鏡頭指向最平凡的人物、最樸素的情感,這一點與電影《比利艾特》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喜歡發生在比利身上的童話一般的追夢故事,也被小春面對回歸親情而感動。其實,電影無非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是堅持還是放棄,都要聽從于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其他人。畢竟,我們的選擇只存在于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何種生活。
作者簡介:
陳晨,女,2000.02.02,山東省聊城市,本科,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大三學生,電影電視戲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