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超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更高的要求,芭蕾舞學習也隨之普及,并受到廣大家長的青睞。有效的芭蕾舞學習,可幫助兒童塑造一個良好的身體形態,培養兒童良好的氣質。本文圍繞兒童芭蕾舞教育,具體分析了兒童學習芭蕾舞的作用及芭蕾舞教育實踐,希望為芭蕾舞教學工作者更好的開展芭蕾舞教育活動提供一系列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兒童;芭蕾舞;教育
兒童教育中,美育作為重要組成內容,在促進兒童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芭蕾舞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理想教學形式之一,兒童在學習芭蕾舞時,可在芭蕾舞動作中,抒發個人情感,除了在芭蕾舞形式中創造了美,亦在心靈中感受到美,有助于促進兒童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提高,進而有助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長期一線芭蕾舞教育實踐經驗,圍繞兒童芭蕾舞教育進行淺層次探討。
1.兒童學習芭蕾舞的重要作用分析
兒童學習芭蕾舞具有多種積極作用,主要與兒童身體有關,總結起來,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內容,具體如下:
1.1校正駝背
芭蕾舞訓練中,站姿練習是重要的訓練內容,在長期有效訓練中,對人體機能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尤其是芭蕾基礎手位、腳位練習,在增強兒童背部肌肉力量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駝背的校正,主要是通過有效的芭蕾舞訓練中的基礎正確體態、體現正確重心中軸線等練習,消減兒童背部脂肪,以此避免背部脂肪堆積引起兒童駝背變形。
1.2核心力量
芭蕾舞練習中,每一次身體還原,都是以預備站姿為主,在此站立過程中,每一個兒童都需要保持挺胸收腹狀態[1]。兒童長期保持這一狀態,可讓腹部肌肉力量進一步增強,脂肪層隨之變薄,如此能夠讓兒童逐漸形成核心力量,保持一個挺拔身資。
1.3端正肩膀
芭蕾舞學習中,站立作為重要內容,站立姿勢要求頸部保持上挺,肩膀自然下垂,除了有助于鍛煉頸椎之外,還有助于預防兒童長期陷入網絡等引發的肩頸問題,進而有助于兒童兩肩高度的平衡。
1.4大腿修長、小腿纖細發展
芭蕾舞訓練中,地面訓練作為基本訓練,具體涉及勾腳背練習、韌帶拉抻練習、仰臥吸腿練習等,同時還牽涉扶把小踢腿、大踢腿等動作。如此一來,通過上述各項練習,可充分伸展、拉長腿各部位的韌帶,促使其腿部各部分受到有效鍛煉[2]。長期如此反復練習,可幫助兒童形成條狀肌肉,進而能夠讓腿部更加修長有力。
1.5臀線提高
兒童身體上下肢體的不協調,外界久坐不動的大臀部,除了顯得兒童腿短之外,還讓兒童整個外在形象顯得不夠纖長。芭蕾舞基礎練習中,有大量臀部緊繃的提臀的動作,例如:Adage、Arabesque等練習,均在臀線提升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進而有助于促進兒童臀線位置的提高,讓兒童保持一個修長的身體比例,給人唯美的感覺[3]。
2.兒童芭蕾舞教育實踐
兒童芭蕾舞教育對象通常沒有任何舞蹈基礎,意味著兒童芭蕾舞基礎能力參差不齊。為保證兒童在芭蕾舞學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養兒童良好的身形及藝術氣質,芭蕾舞教育實踐中,需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芭蕾舞教育實踐經驗,提出自身幾點拙見,希望給廣大芭蕾舞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2.1體驗芭蕾舞學習的快樂
芭蕾舞訓練具有科學、規范等特征,尤其力量訓練,除了具備上述特點之外,還能夠有效增強兒童的線條及力量,但是這種訓練如過程枯燥乏味,致使兒童芭蕾舞練習缺乏興趣,不利于芭蕾舞教育效果的提高[4]。因此,芭蕾舞教育實踐中需重視培養兒童興趣。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進兒童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進而有助于芭蕾舞系列教程的順利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自身需要保持良好的形象,著裝方面,需保持干凈、簡潔,充分考慮芭蕾舞運動需求進行合理著裝;語言輕柔準確,音量適中。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與學生拉近距離,有助于促進芭蕾舞教育工作的順利完成。另外,芭蕾舞教育工作內容,需充分考慮兒童的理解能力,保證芭蕾舞教育內容在兒童理解能力范圍內,也可以選擇兒童喜歡的芭蕾舞音樂配合內容進行教學。
2.2重視鼓勵性語言的運用
芭蕾舞教育實踐中,教育工作者需重視鼓勵性語言的應用,及時肯定與表揚兒童在芭蕾舞學習中取得的每一個進步,給予學生芭蕾舞學習持續推動力。兒童學習期間,易受教師一言一行的影響,教師的態度對兒童今后的影響也尤為深遠。因此,教師芭蕾舞教育實踐中,需不吝嗇鼓勵性語言表揚兒童,由此可更好的調動兒童芭蕾舞學習興趣,進而有助于促進芭蕾舞教育質量的提高。
2.3傾注關愛
愛是無形的語言,也是強大的教育實踐措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傾注更多的關愛,能夠讓兒童更加愿意積極參與到芭蕾舞訓練當中。因此,芭蕾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關注兒童學習期間的一切行為,同時,避免在未達到要求時的訓斥、責備,唯有進行悉心引導,才能取得良好的芭蕾舞教育效果。
2.4關于運動損傷
無論參與哪一種運動都要謹防運動損傷,芭蕾也不例外。孩子在學習少兒芭蕾時,假如因為動作不標準、事先熱身不夠,或是其他原因而受傷。有的傷也許孩子可能自己沒在意,也許還不理解受傷意味著什么,老師和家長則對此要格外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膝蓋或踝關節等處疼痛,首先要讓孩子休息,然后及早去醫院就醫。切不可自行揉搓處理或采取其它不科學的辦法,這樣很有可能延誤孩子的最佳醫治時間,造成不良的后果。
總之,兒童芭蕾舞教育能夠借助基礎動作的練習,促進兒童身體各部位均衡發展,姿態優美挺拔。因此,兒童芭蕾舞教育實踐中,需高度認識兒童芭蕾舞教育的積極作用,重視芭蕾舞學習興趣的培養,加強鼓勵性語言的運用,傾注更多的關愛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等,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進兒童芭蕾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瑩.論芭蕾舞教學中個別差異和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影響[J].國際公關,2019(05):119.
[2]丁遙.關于形體芭蕾舞在中小學開設價值的分析與探討[J].戲劇之家,2019(05):184.
[3]張琳.淺談中國芭蕾舞蹈教學現狀與改革[J].藝術評鑒,2018(18):142-143.
[4]徐珺.關于中國芭蕾教育的幾點思考——寫在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后[J].當代舞蹈藝術研究,2016,1(01):16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