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彩蕓
摘 要:近年來,隨著天長市孝文化研究不斷深入和孝文化不斷普及,本文著重梳理了天長市孝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特點,挖掘孝文化的時代價值,以及孝文化對天長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棄官尋母;“中國孝子之鄉”;孝文化展示中心;老有所養
說起我們天長的孝文化,離不開朱壽昌這個名字。宋代大孝子朱壽昌的故里位于我們天長市秦欄鎮,正所謂”花縣神明府,秦欄孝子鄉”。朱壽昌棄官、千里尋母的事跡發生于宋熙寧初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一、歷史悠久的天長孝文化
據《宋史·孝義傳》記載: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后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詩為頌。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后。喜氣動皇天。”
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孝行,一直流傳至今,鼓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天長人。對于父母,天長人大多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感、自豪感。孝敬父母已成為天長市每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一代代流傳傳承至今。
天長孝子代不乏人。古有朱壽昌,現有”中華孝親敬老之星”朱元良、”安徽省十大孝星提名獎”獲得者李宏祥、”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獲得者胡蘭,以及市級孝星近200人。他們尊親愛幼的動人事跡被人們津津樂道、傳頌不止,成為培養天長傳統美德的母本、人們學習的楷模。
二、天長發展孝文化的舉措
1、打造”中國孝子之鄉”的城市品牌。
天長孝文化,現已成功申請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天長市政府班子十分重視孝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將孝文化納入”文化強市”的總體布局,還不斷豐富活動形式,傾力打造”中國孝子之鄉”的城市品牌。
2、舉行各種形式的”孝”活動
從1985年起,天長便開展了一年一度評選孝星和孝親之家等活動,舉辦孝文化節,在老百姓中形成尊老愛幼的美好風氣;同時,進行孝德教育進校園活動,尊老愛老從娃娃抓起。
3、興建孝文化建筑
改革開放以來,孝文化建筑已成為天長發展旅游經濟和傳播孝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重建”二賢堂”;傾力打造秦欄孝文化廣場、壽昌公園;在紅草湖南園建立”孝園”主題公園。這些孝文化建筑,對市民、游人已起到潛移默化的的教化作用。
同時,老年大學規模發展,老年公寓遍布城鄉,鎮鎮建起敬老院,村村建有老年活動室。冶山鎮高巷村、金集鎮益民村大力開展美好鄉村建設,環境怡人,是老年人生活居住的好去處;八十五歲以上老人家譜立傳,百歲老人政府賀壽送大禮,真正做到了老有所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4、“孝文化展示中心”隆重登場
“孝文化展示中心”是天長市郵政儲蓄銀行向安徽省郵政公司積極爭取的建設項目,此項目于2016年10月份批復立項。經過多方努力,精心準備,在2017年5月14日母親節當天正式對外開放。
孝文化展示中心分為上下兩層,面積近500平方米,展區以朱壽昌辭官尋母開篇,通過文字、實物、圖畫等形式,系統展示了經典名著釋孝、古代賢達論孝、近代偉人與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孝等,詳細介紹了傳統二十四孝和現代二十四孝,重點展示了天長市孝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文化強市品牌的打造。
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這里參觀、學習。我相信,隨著天長市 "中國孝子之鄉"建設的深入,天長老百姓中定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時代孝子,為"中國孝子之鄉"添磚加瓦。
三、天長孝文化的價值及意義
古人認為“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長孝文化對于建設和諧社會、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發展文化產業和旅游經濟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開發利用價值。
(一)社會價值
1、有助于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問題
老年人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贍養問題,即對老年人生活所必需物品的供給和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做子女的有了孝道意識,就能自覺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使老人不用為衣食住行問題犯愁,就能使他們安度晚年,盡享天倫之樂。反之,老年人的”老有所養”就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2017年第二季度”天長好人”獲得者李曉峰,他的父母體弱多病,已然失去勞動能力,他的妻子身患帕金森已經多年,家中生活非常困難,但是他無怨無悔地侍奉著自己的父母和妻子,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新時代孝老愛親的內涵,給全村村民樹立了榜樣。
孝文化的傳播極有利于增強子女的養老意識,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問題。
2、有助于營造融洽氣氛,形成良好的道德風范
俗話說得好:“養老人方能教人,敬老人方可立身”,上慈下孝,左親右愛才能使家庭美滿、社會和諧。
天長市一年一度評選孝星和孝親之家活動,舉辦孝文化節,開展群眾性的孝文化活動,通過評比活動,激發了家庭成員的角色意識和對家庭的責任感。這些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敬老愛親成為一種風尚。
(二)經濟價值
1、招商引資離不開孝文化
孝文化的盛行可以為發展市場經濟提供穩定的社會秩序。這幾年,天長經濟飛速發展就是一個明證。
天長市截至目前已引進億元以上項目有60多個,到位資金200億元。本市多年來入選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這些資金的引入,離不開我們天長穩定的社會秩序和淳樸的民風民俗,歸根結底離不開孝文化的盛行。孝文化越盛行,說明該地區民風越淳樸,人民越可親、可信,而社會環境祥和穩定可以增強全國各地投資者的信心。
2、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孝文化
天長地理位置優越,205國道--宿揚高速公路、寧淮高速公路縱貫境內。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利用現代交通之便,憑借孝文化的魅力把眾多的游客吸引到天長來,拉動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經濟的發展。
3、孝文化衍生品推動經濟發展
隨著天長市旅游業的發展,衍生出許多旅游產品,例如:以天長的名優食品“甘露餅制作工藝(市級非遺名錄項目)”開發出“孝子餅”,以天長百合、龍崗芡實為原料,開發出系列老年健康食品,以天長玉雕技術開發出系列老年保健品“玉席”“玉枕”“玉墊”等旅游工藝品。這些產品不僅在當地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也深受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評。
天長憑借其獨有的民俗魅力、獨具的民間特色,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只要抓住孝文化這個特色,并使之在天長旅游業的各個環節中充分地展現出來,旅游經濟就一定會給天長經濟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
(三)文化價值
這些年,天長市相繼開展了“百名孝星”“孝德模范”“孝親之家”等評選表彰,舉辦了“孝親文化節”“孝文化講堂”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出版了一系列有關”孝”主題的書籍,豐富了孝文化內容,傳播了社會正能量,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天長孝文化是中國孝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結語
縱觀全文,通過對天長市孝文化的深入調查和學習,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天長市孝文化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當然,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問題,對于存在的不足,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加以解決。我相信,淳樸善良的天長人民在孝文化的耳濡目染中,一定能夠砥礪前行,創造出更加璀璨炫目的孝文化。
參考文獻
[1]《宋史·孝義傳》
[2]《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08]93號文件)
[3]清《天長縣志》
[4]《舊唐書·玄宗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