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友 李先超
摘 要:企業安全文化是什么,為什么要建設安全文化,建設什么樣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設應遵循什么規律,即怎樣建設安全文化,我覺得應當首先認清這四個基本問題。否則,安全文化建設就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偏離方向,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關鍵詞:企業安全文化;影子理論;建設
一、企業安全文化是什么?
首先必須明確,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企業文化不是文化理論,而是管理理論,是企業管理進步的重要標志。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安全文化也應該是管理理論,而不應是文化理論。說得更具體一點,企業安全文化的實質,就是企業中更先進、更科學、更合理、更能得到職工認同的安全管理。
認清這一點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安全文化建設不能就文化談文化,就理念談理念,而應當在安全管理中體現安全文化理念。否則,安全文化就會成為無本之木,不可能成活。
二、為什么要建設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過去對企業文化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狹義的企業文化”,即“企業文化不是企業的戰略、組織、制度等,而是成員信仰的價值和行為模式”。據此,對安全文化也應只作狹義的解釋,或者說主要指精神層面,其中就包括安全意識。可見,解決職工安全意識問題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是手段,而不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
那么,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什么呢?安全文化既然是屬于安全管理范疇,建設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應當定位在改變和提升安全管理上。具體地講,就是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實現“三個轉變”:由靠強制力轉變為靠文化力;由靠少數安全人員轉變為靠廣大職工;由靠“他控”,轉變為靠“自控”。應當看到,一些單位的的安全管理還十分落后,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罰”為本,甚至職工沒有起碼的“人權保障”,哪里還會有安全意識?
三、建設什么樣的安全文化?
任何企業都有文化,沒有無文化的企業,其中包括安全文化。只是不同的企業可能有不同的文化:有積極的文化,有消極的文化;有科學的文化,有愚昧的文化;有民主的文化,有專制的文化;有開放的文化,有封閉的文化;有統一的文化,有散亂的文化。我們要建立的安全文化應當是積極的、科學的、文明的、民主的、開放的、統一的文化。
所謂積極的安全文化,就是克服在安全生產中的悲觀情緒,無所作為的情緒,相信“困難可以克服,規律可以發現,事故可以預防,安全可以實現”,能夠發揮人在安全生產中的主觀能動性的文化。
四、怎樣建設安全文化?
企業文化、安全文化屬于管理文化。所謂建設安全文化,實質上就是在企業形成一種特定的“社會意識”。那么這種社會意識怎樣才能形成呢?馬克思有一個著名論斷,叫“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毛澤東提出:實踐——認識——實踐。重溫革命導師對人類認識規律的揭示,對我們今天建設企業文化和安全文化,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我們經常講,文化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文化建設比物質建設更困難。這句話有一定道理。為了進一步探討如何遵循認識規律建設安全文化,這里不妨把“社會存在”或“實踐”看作“物體”,而由此產生的文化或認識就象“物體的影子”,那么安全管理與安全文化的關系就是這種“物體”與“影子”的關系。我們姑且稱之為“影子理論”。
“影子理論”啟示之一:影子是由物體決定的,沒有無物體的影子,物體在,影子才在;物體不在,其影自無。由此可見,建設安全文化,看起來是建設“影子”,實質上是建設“物體”。具體說來,就是建設安全文化,看起來是認識問題,實質上是實踐問題,看起來是文化問題,實質上是管理問題。建設安全文化一定要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我們的有些同志沒有認識到安全文化的影子是怎樣產生的,撇開物體(實踐)就“影子”建“影子”,豈不與“猴子水中撈月”一樣滑稽可笑。
“影子理論”啟示之二,有什么樣的物體,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影子,沒有無影子的物體,只有不同的物體產生不同的影子。具體到安全文化上說,任何安全管理都會產生安全文化,不同的安全管理體現了不同的安全文化。我們一直在從事安全管理,所以,安全文化本來就一直存在,只是大家不一定認識它,或者即便認識它,也不一定喜歡它、接受它。
“影子理論”啟示之三:要想使物體產生影子,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照鏡子”。“對照”一詞,大概就源于“照鏡子”,即“對著鏡子照”的意思。有句俗話叫“身正不怕影子歪”,反過來講,如果“影子歪”,就肯定“身不正”,“照鏡子”的目的,就是看“身子正不正”。安全文化建設也需要“照鏡子”。其目的,就是要看安全管理“正不正,對路不對路”。可見,“照鏡子”是個“認識”過程。通過“照鏡子”發現管理實踐中的問題,然后加以糾正,使之提升,這就是“認識”之后的“第二次實踐”,如此按照“實踐——認識——實踐”的規律,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安全管理會愈來愈先進,作為安全管理“影子”的安全文化當然也會愈來愈先進。
“影子理論”啟示之四:“照鏡子”首先要有鏡子,而且要有好鏡子。古代有銅鏡,后來有了琉璃鏡,隨著科學的發展,又出現了照相機、攝影機、還有檢查人體深處疾病的各類“窺鏡”、ct鏡等,鏡子可謂越來越先進。
安全文化建設也需要實事求是地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也需要虛心從他人身上汲取我們有用的東西。這里“實事求是”和“虛心”很重要。沒有這兩條,歷史和他人都成不了“鏡子”。還有三種鏡子,古人是做不到的,一種是先進的理論,包括先進的思想理論和先進的管理理論,先進的思想理論可以“照出”我們安全管理的指導思想,管理理念是否正確,先進的管理理論可以“照出”我們安全管理的方法是否科學。另一種是民心,用是否“得民心、合民意”作為鏡子。第三種是法律,是否“依法、合法”也是一種鏡子。有了這些鏡子,我們就可以從“靈魂”到“軀體”清楚地看到安全管理的“影子”。
總之,建設企業文化和安全文化,一定要認識它與企業管理、安全管理的關系,一定要遵循文化產生和發展的規律,非如此,是建不成大家所希望的企業文化和安全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