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軍
摘 要: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解決相關教育問題的根本途徑,尤其是在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是實施的關鍵影響因素。而教師自主進行教學反思是實現自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這就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學反思;反思途徑方法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一)狹義層面的內涵
狹義層面的教學反思主要是指教學回顧,在每天的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當天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反思和監控,通過對整個過程的回顧描述,來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反思評判,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分析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并結合分析結果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不斷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廣義層面的內涵
廣義層面的教學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相應的價值觀念作為指導理念,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的審視,逐漸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水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基本單位,積極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諸多內容的探索,從而尋求更加符合課堂教育教學規律的方式。
二、影響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因素
(一)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
針對教師教學反思的影響,從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這兩個方面來看,無法滿足教師的教學調整,導致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缺少足夠的外在動力,僅僅是依靠自身的內在動力是無法滿足專業發展的需求。首先,從社會環境來看,大部分人對教師足夠的尊重,能夠理解教師的勞動成果,但是,也有部分人對教師的勞動成果表示不理解,甚至,對個別的不良看法,會延伸到所有的教師,始終對教師秉持懷疑態度,導致教師無法收到社會的尊重。其次,從學校環境來看,學校針對教師的管理仍舊采用科層管理體制,學校過于側重行政權力,忽視了學術權力的價值作用。
(二)自身因素
第一,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發展較為淡漠,缺少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從目前教師的工作性質來看,受到外部各種壓力的影響,教師逐漸對自身的教學工作失去了興趣和意義。
第二,教師受到自身惰性的影響,缺少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使得教學反思工作呈現出明顯的形式化特點,并且,隨著教師的教齡增加,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會產生強烈的盲目性,無法提高自身的工作激情,甚至,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追求,從而出現較為明顯的職業倦怠。
第三,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少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反思策略,并且,教師由于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不足,無法在教學反思過程中得到有效幫助,使得教學反思工作存在較大的誤區。
第四,雖然,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被看作是促進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在實際的反思工作中存在明顯的誤區,主要體現在教學反思的形式化、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化發展之間的關系、教師反思之后的重建這三個方面,都會限制教學反思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高中生物教師開展教學反思工作的途徑方法
(一)教學反思的途徑
1、教師個人進行單獨的教學反思
教師個人進行單獨的教學反思是教學反思的主要途徑,主要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多是個人行為,如上課、批改等,并且,其實際的工作核心是課堂教學,這時候,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交流活動,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對自身教育思想的檢驗實踐,不斷的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
教師個人進行單獨的教學反思優點主要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問題,及時總結問題,不會受到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相應的反思時間、反思方式、反思方法都是具有靈活性和操作性。但是,針對這種反思途徑的單一性和淺顯性,都是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反復鉆研的。
2、教師與他人進行合作的教學反思
雖然,教師的教學實踐是個人行為,但是,教育工作是無法成為個人行為的,尤其是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受到諸多教師的教育影響,這時候,如果教學反思工作是從個人角度出發,會出現明顯的偏頗現象,并且,教師自身的行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注重教師之間的合作共贏,因此,學校可以為教師創建和諧的教學研究氛圍,構建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每個教師能夠在這個平臺中表達自己的觀念想法,實現共同進步。
(二)教學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記
教師記錄反思日記是我國目前最為常用的個人反思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需要對當天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反思,通過對教學的回顧和描述,實現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批判,及時發現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后,并分析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不斷在教學反思過程中,轉變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2、案例分析
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需要立足于實際的課堂教學,并針對教學過程中的某個閃光點或者某個失誤處進行反思總結,從中發現問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在這個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是案例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那些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能夠在不斷的反思和分析過程中,發現自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教學調整。
3、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能夠引導教師利用全新的問題解決思路進行教學反思,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得出不同的思維成果。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現代化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的方式,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意識,逐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演繹以及內化自身所掌握的教育理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學科知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落實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理念,不斷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結合實際情況,來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不斷提高生物學科知識的課堂教學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樹霞.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反思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鄭玉紅.淺談利用錯題資源提升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反思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6).
[3]曹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反思[J].考試周刊,2014(14):146-147.
[4]蔡杰.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的幾點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9).
[5]高洋.談談教學反思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