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宇
摘 要:在城市交通壓力日益增加的影響下,各個城市地鐵客流量日益增加,特別在大城市中,此種現象更加明顯。為有效促進地鐵運營效率,需要科學分析大客流現狀,并制定科學的組織策略和管理策略。本文結合西安市地鐵大客流現狀,提出兩點組織策略。
關鍵詞:地鐵車站;大客流;組織對策
前言
當前,隨著人們出行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城市地鐵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各個地區的地鐵線路基本上呈現網絡化發展,同時客流量增加趨勢十分明顯。為對地鐵價格與周期進行合理安排,對線路進行科學確定,需要深入分析客流特征,進而提高地鐵管理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1 地鐵大客流現狀
1.1地鐵大客流概述
對于地鐵大客流,主要是指基于一段時間內,車站中乘客集中進入、客運無法滿足客流量需求等情況,影響車站順利運行。通過分析、研究大客流,可以對地鐵班次以及時間間隔等進行及時調整與合理安排。大客流的形成具有不可預見性與可預見性兩種形式[1]??深A見性形式主要為惡劣天氣、早晚高峰、大型活動以及節假日等方面大客流;不可預見性形式,主要是無法對大客流持續時間、規模等進行有效預測,比如,地鐵出現運行故障以及車站周邊舉辦大型火的等大客流,難以抓住其規律。
1.2地鐵大客流現狀
(1)早高峰、晚高峰滿載率超出正常范圍。地鐵費用廉價并且運輸速度較快,因此,上班族與一些學生均會將地鐵作為出行工具,導致早高峰與晚高峰地鐵滿載率持續上升,致使地鐵運能和運量出現矛盾,同時也是地鐵運行的主要特點,業內人員用潮汐現象來比喻此種現象。以西安市地鐵為例,早高峰與晚高峰客流量達到60萬人次,約為日均可運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部分線路滿載率在120%左右,乘客上車與下車非常擁擠。
(2)日均客流量增加。當前,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保證地鐵高效、有序、安全運行已經稱為管理人員的重要工作。結合相關數據表明,西安地鐵客運量不斷增加,使得其客流壓力逐漸上升。2015年日均客流量達到200萬人次,而2016年則上升到245萬人次。以當前實際情況分析,西安地鐵1號線以及其他主線路在高峰期間的滿載率均超出正常范圍,客流控制申請不斷增加。
2 大客流組織對策
2.1換乘站大客流組織對策
(1)實施站控。若是換乘站客流量較大,可以選擇站控方式進行控制,主要對進站閘、樓梯口、出入口以及扶梯口等位置的客流量。實施站控策略時,需要遵循由內至外、由上至下的原則,通常采用三級控制手段。對于換乘站客流組織需要以統一、可控、安全,在開展大客流組織工作時,由客運壓力相對較大線路的值班站指揮客流組織工作,需要對換乘乘客的乘車要求加以滿足,并對進展客流加以控制。
(2)實施線控。若是本線多個連續區段出現滿載或是換乘站大客流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線控手段,借助客流控制手段,對各個站點的乘客人數加以控制,使各站客流量能夠更加均衡,進而有效緩解換乘站大客流壓力。
在制定網控方案或是線控方案時,通常將客流較大的換乘站設定為主控站,對客流進行OD分析,并對站控進行有效實施,可以實現客流限制目標。在啟動線控策略時,可以借助OD調查選取大客流站點,并將其設定為輔站,保證線控工作的有效性,借助滿載率要求,對控制人數進行計算,以提高主控站客流的順暢性。
(3)借助網控緩解客流壓力。若是線控手段無法對客流壓力進行有效緩解,可以通過網控手段完成客流組織工作,鄰線車站借助站控手段,對進展客流加以控制,以保證換乘站客流得到充分緩解。比如,以西安市北大街站位列,若是車站在實施站控以及線控等措施后仍然無法滿足客流組織需求,則需要向1號線等鄰近線路申請網控,此時需要1號線大客流車站實施站口,對進站人數加以控制,以減少北大街站1號線換乘1號線的人數,進而使北大街站客流壓力得有效緩解。
2.2突發大客流行車組織
(1)交路方案。主要在線路斷面客流非常大的路段有著廣泛應用,將運營安全作為主要原則,車站需要結合本站客流特點,并結合線路行車間隔和日均載客量等情況,早高峰與晚高峰期間,可以借助大交路、小交路結合方式開展工作,在平峰期可以通過大交路方式開展工作。對于大交路,組織方式非常簡單,在行車組織中較為常用。而大小交路與小交路較為特殊,需要在交路方案中進行中間折返站設置[2]。對于小交路,主要運行于斷面客流量的落差較大并且相鄰區段中,在中間站開展雙向折返運行。小交路的優點為,能夠使斷面流量非常小區段地鐵列車的滿載率提高,進而使運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缺點為,需要乘車時進行多次換乘。以西安市會展中心站5號線為例,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時段以及出現突發大客流現象時,應該采用大交路、小交路結合方式,使客流壓力得到有效緩解,為運行組織的合理性與安全性提供保障。
(2)停站方案。借助停站方案,可以對列車運行中是否在所經車站進行停站加以明確,具體表現就是越站運行或是站站停車。通常,列車以站站停車方式為主,即行駛到車站就會停車。若是出現突發性大客流,可以在部分車站不停車,直接越站的方式控制客流量[3]。
以西安市會展中心站1號線為例,在1號線出現大客流現象時,為保證5號線載客以及會展中心站換乘等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在1號線可以采用越站停車方案,即選擇進展流量小的車站停車,進而使5號線客流量得到充分控制,以緩解客流壓力,同時,5號線可以將空車直接行駛到會展中心站,并引導乘客有序、快速地上車,以保證5號線站臺的客流壓力得到充分緩解。
另外,5號線地鐵列車,可以通過控制停站次數,對列車行駛實踐進行有效壓縮,增加列車行駛速度,并提高徹底運轉,以保證乘客得到快速運輸。該方案存在一個缺點,導致越站乘客候車時間增加。
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地鐵設施建設規模逐漸增加,城市居民已經將地鐵作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為了有效控制大客流現象,相關人員可以通過站控、線控、網控、交路方案以及停站方案等控制車站大客流以及突發大客流等情況,保證在大客流條件下人們的出行需求,順暢、有序地開展客流疏導工作。
參考文獻
[1]文竹.突發大客流地鐵萬勝圍站客流組織改進性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0):213-214.
[2]楊艷.芻議地鐵車站大客流的組織策略[J].中國西部,2017(12):207-208.
[3]黃淑霞.關于地鐵車站大客流安全組織方式的分析探討[J].智能城市,2019,5(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