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中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01-01
人們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腰腿痛情況,不僅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干擾人體的健康。因此,準確對腰腿痛進行了解,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預防與護理,能夠有效控制腰腿痛,從而為人的生活質量與身體打下良好基礎。
一、什么是腰腿痛
在人體腰椎的周圍,存在大量韌帶與肌肉,通過這些韌帶與肌肉的作用,維持人體平衡,并提升脊柱的穩定性、平衡性與靈活性,使得人可以正常活動。但這些韌帶與肌肉受到較大外力破壞后,就會產生韌帶斷裂,肌肉受損等情況,或者是小關節內膜等組織發生病變,這時就會導致腰部出現一定的疼痛感。椎管內及椎間存在一些馬尾神經與神經根走行,當這些神經在一定的外力或病變的作用下,會導致腰部疼痛的同時,出現腿痛、麻木、無力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癱瘓,在臨床上,稱這些現象為腰腿痛。針對疼痛性質的不同,可以將腰腿痛劃分為很多類型,如鈍痛、麻痛、擴散痛、間歇性痛等。具體來說,腰腿痛的病人主要表現出以下幾種癥狀:針對病人起病的急緩程度,可以將腰腿痛劃分為兩種情況,不同類型的腰腿痛所表現出來的癥狀略有差異。其中,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的腰腿痛稱之為急性腰腿痛,病人的疼痛感出現的較為劇烈,且突然發生。經過長時間才出現的腰腿痛稱之為慢性腰腿痛,疼痛感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其中,在溫和的天氣內,疼痛較低一些,甚至不會出現疼痛感,而在陰冷的天氣內,則會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感。
二、腰腿痛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導致腰腿痛出現的病因有很多,將其整理與歸納后,可以劃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腰部本身存在的疾病。主要包括脊椎骨折與脫位、腰肌勞損、后關節突紊亂綜合征、腰椎管狹窄癥、韌帶勞損、黃韌帶增厚、腰椎間盤突出、脊柱滑脫癥等損傷性疾病;退行性肌萎縮性骨關節痛,如腰椎間盤變形、骨質疏松、椎體外緣及關節突關節邊緣骨唇形成等;先天性畸形,如鉤狀棘突及半椎體,第5腰椎骶化,隱性脊椎裂等;姿勢性,如駝背,腰前凸增加,脊柱側凸等;炎癥,如強直性脊柱炎,脊柱結核屬特異性炎癥,脊柱化膿性骨髓炎屬非特異性炎癥等;腫瘤,轉移癌占較大比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轉移等,原發于脊柱的腫瘤有血管瘤,骨巨細胞瘤和脊索瘤等。(2)內臟疾病。消化系統損傷,如直腸炎、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膽囊炎等;泌尿系統受損,如腎炎、腎結石等;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宮頸炎、子宮粘連等。(3)神經系統疾病,如馬尾神經受損等。
三、腰腿痛與患者的體位與活動有什么關系
作為一種畸形或慢性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局部或下肢疼痛性疾病,通常與患者的體位與活動具有直接關系。當我們患有腰腿痛疾病后,一般會在參加活動后出現嚴重的疼痛感,且活動越激烈,疼痛感越強烈,當其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后,疼痛感逐漸減輕。同時,清晨患者剛剛起床時,疼痛感較輕,而到了下午,特別是晚上疼痛感最為劇烈。這是因為患者處于坐著與站著的狀態下,或者是參加一定活動后,會對突出物產生較大的刺激,加強對椎管的壓迫,導致患者疼痛感加劇。而患者在臥床休息時,由于身體沒有運動,減少了對突出物的刺激,使得其逐漸變小,從而降低了椎管內的壓力,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特別是對那些病程較長的患者來說,疼痛感時高時低,具有顯著的間歇性特點,甚至出現了多次腰腿痛的癥狀。此外,腰腿痛除了與患者活動有關之外,還與體位具有一定聯系。患者腰腿痛時,為了降低疼痛感,經常會將身體蜷曲在一起,且屈髖、屈膝。沒有將下肢伸展開,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為椎管提供更大的空間,從而達到降低疼痛的目的。部分患者出現疼痛感后,由于疼痛無法忍受,還會屈髖、屈膝,甚至會跪在床上,這是因為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突出位非常巨大,對神經造成了嚴重的壓迫感,通過臥床與其他體位,無法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四、腰腿痛如何預防護理
腰腿痛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疾病,應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其預防。
(1)在工作的過程中,應采用合理的活動姿勢,以免不正確的姿勢造成腰部或腿部損傷。如搬重物時,應將雙腿下蹲,并在身體保持平衡后,再將重物搬起,若直接在站立狀態下搬起重物,很容易導致腰部或腿部拉伸,進而引發腰腿痛的情況。同時,對于學生來說,不能采用不良姿勢,并在學習一段時間后,變換下身體姿勢,以加強對腰部與腿部的保護。
(2)盡量睡硬板軟床墊。在人們生活當中,睡覺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占總生活時間的1/3左右。所以,選擇合理的睡床,會直接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如果睡床過度柔軟,會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導致軀體變形,長時間之后,就會造成腰腿疼痛。如果睡床過硬,則會使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所以,建議在硬板床上鋪一層軟床墊,以對人的脊椎進行保護。
(3)注意保暖。在生活當中,應該根據外界天氣的變化,及時更換或添加衣物,特備是在由熱轉寒的天氣下,更應注意保暖衣物的更換,以防止寒氣入體。同時,不能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睡覺,被雨淋之后,應第一時間更換衣服,進行完劇烈運動,或者是出了很多汗之后,不能立刻沖涼水等。
(4)注意飲食。特別是老年人與產婦,應控制自己的飲食,不能多吃,以免自身體重過度增加,為肌肉、韌帶帶來更大壓力;也不能少吃,也保證身體機能不受到影響,“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即可。控制飲食的同時,還要加強身體鍛煉,以加大身體脂肪的消耗,進而降低肌肉、韌帶的壓力。
總結:綜上所述,腰腿痛與患者的體位和活動具有直接聯系,采取合理的體位,將會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