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川
【摘? 要】目的:探討血清炎癥指標在口腔種植修復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口腔種植修復的45例治療者納入觀察組,將同期40例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測定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1、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尿脫氧吡啶啉(UDPD)/肌酐(Scr)。結果:觀察組術前與對照組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周及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均低于術后1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血清CRP、UDPD、IL-1、IL-6、TNF-α等炎癥指標水平的變化可反映口腔種植修復后牙槽骨重建等情況。
【關鍵詞】血清炎癥指標;口腔種植修復;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78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67-0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口腔種植修復的45例治療者納入觀察組,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22~64歲,平均(40.3±3.9)歲。將同期院40例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2~62歲,平均(39.9±4.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分別于治療前1d及術后3個月,晨起抽取空腹靜脈血5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由北京永瀚星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檢測兩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性反應因子水平。對照組:收集體檢當天的標本,采集外周靜脈血送檢,尿液采集前叮囑研究對象禁食、禁水10h,留取清潔中段尿50mL。觀察組:分別在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進行標本收集與測定。測定方法:CRP以邁瑞公司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UDPD、Scr采用化學發光分析法測定,計算UDPD/Scr值;IL-1、IL-6、TNF-α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均購自上海威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血清炎性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TNF-α水平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hsCRP水平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組間比較四格表法檢驗;計量資料均使用 (χ±s)表示,兩計量資料之間比較使用t檢驗,記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前兩組炎癥指標水平
觀察組術前與對照組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觀察組不同時間炎癥指標水平
術后1周及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均P<0.05)。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及UDPD/Scr值均低于術后1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生活質量水平以及口腔美觀的追求的提高,因牙列缺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逐漸增多。對牙列缺損的常規治療方式是常固定修復方式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是利用缺牙兩端或其中一端天然牙或牙根作為基牙,通過應用專用的粘結劑,將合適的義齒與基牙進行粘接固定。但這種治療方式適用范圍有限,切割牙體較多,固定后也容易松動脫落,從而影響義齒功能。口腔種植修復方式,是將金屬鈦種植體植入失牙部位牙槽下方頜骨,種植體表面與骨組織緊密結合,因此口腔種植成功后其效果更類似于自然牙,穩固程度更好,治療效果更佳。采用口腔種植修復,應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然后應用手術引導板在確認植入位置應用環形刀將黏骨膜垂直切開到骨面,將牙槽形成L形切口,充分暴露牙槽。定位牙槽位置,進行鉆孔,并將孔隙逐漸擴張到所需的深度和直徑,待頸部成型后將相應的口腔種植體進行植入,擰好封閉螺絲,縫合周圍軟組織。既往對口腔炎癥通常采用血常規檢查炎癥指標為主,如患者血常規指標中WBC、CRP以及PCT升高且伴隨發熱即可診斷患者合并感染,但有研究表明,口腔炎患者在感染早期血常規中的炎癥指標變化不明顯,依靠炎癥指標對口腔疾病嚴重程度進行診斷缺準確性。
通常來說在檢測包括牙齦出血、牙周袋深度、附著喪失等相關牙周指標時易發生誤差現象,對最終研究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所以本次研究正采用放射學檢查指標對牙周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本研究結果顯示,口腔修復基礎治療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顯著降低。
結束語
綜上所述,血清CRP、UDPD、IL-1、IL-6、TNF-α等炎癥指標水平的變化可反映口腔種植修復后牙槽骨重建等情況。
參考文獻:
[1]王楊洋,劉銳,孟凡利,陳喜波,蘇哲君.健脾解毒湯結合針刺療法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影響研究[J/OL].中華中醫藥學刊:1-12l.
[2]郭巖.知柏地黃丸聯合替硝唑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狀態與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8,21(12):2166-2168+2200.
[3]孟智堅,張瑜,李云華.小建中湯加味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8,24(02):99-101.
[4]溫慶春,羅毅,李生柏,陳雷.康復新液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6,22(19):83-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