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祥?赫榮昕?黃晶
摘 要:如今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對食品的要求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我國各界人士的密切關注。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常用于食品安全檢測的“快、狠、準”方法,在食品、醫藥、生物等學科領域功不可沒。筆者將概述此方法在檢測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成分、農藥殘留、生物性有害物質以及食品中營養物質的應用優勢,并指出該法的缺點,加深對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應用探究。
關鍵詞:食品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添加劑
食品安全舉足輕重,在檢測食品時,需要使用準確高效的技術。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可以明察秋毫,檢測食品中各種微量元素,研究食品的有益及有害成分。
1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工作原則和優勢
液相色譜是一類隔離分析技術,用液體作為流動相,結合多種形式的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根據此技術發展升級,與氣體分離與分析技術融合,在近年來得到高度重視,發展迅猛。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此種技術,需要用到將分析樣品定量輸入色譜柱的器械,高壓提供動力的裝置,色譜組以及結果運算計算器[1]。其中,色譜柱是檢測的關鍵儀器,將樣品在液態形式中的濃度高低變化,可視成光信號和電信號。高壓提供動力的器械,檢測人員多用高壓泵,需要選用高耐腐蝕性的材質,以便為檢測提供動力支持。
被檢測物品經過高壓泵引入儀器后,根據被檢測物品的固定相和流動相比例的差異,在色譜儀中反復分離,使各種物質互相脫離。按照脫離結果顯示的光學以及電學數據,以標準溶液為基準繪出曲線,幫助研究人員分析。
和傳統的檢測方法比較,此種高效液相色譜法能更精確、快速、靈活地檢測樣品。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目前在行業內默認水平極高,有很多可取之處。首先,它應用范圍廣。大多數沸騰溫度高,遇熱易變化,分子量大的有機食物,都可以用此技術檢測。70%以上的有機化合物都適用。此方法用的填充劑顆粒直徑較小,極好地契合了食品檢測需求。其次,此技術用時短,通常45分鐘即可出結果,更有甚者,5分鐘即可完成檢驗。另外,此種分析方法,用離子溶液作為載體,大大降低了實驗的危險性,而且回收率在81%~106%,環保方面處于領先水平[2]。多種樣品也可只用一根色譜柱,重復利用程度高,減少分離的步驟流程,便捷度大大提升。
2 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檢測中的缺陷及應用效果
雖然我國糧食檢測技術處于領先水平,但仍然存在可以改進的部分。例如,在食物檢測過程中,會出現柱外效應,造成色譜峰展寬。其原因主要是樣品送入過程流動相數據會發生變動,檢測區域以及連接部分導管內,送檢物會滯留于內,并擴散至其他空間,影響檢測的靈敏度。需要繼續技術革新,減少因裝置產生的測量誤差。
可以改善的地方還有以下方面。第一,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檢測不同食品需要不同的工序,可以通過技術推陳出新,簡化檢測方法。例如:使加工食品有甜味而必加的甜味劑,能提升食物滋味,品類眾多,白靜創立一種方法檢測安賽蜜,需要先用水體超聲波提純,加入沉淀劑除去雜質。Anargha等研究人員用薄層色譜,檢測飲品、啫喱等零食飲料的甜味劑,樣品回收率高于96%。這些操作雖簡單易行,但需要針對不同檢查對象選擇方法。若能找出統一的測量劑,適用于各類檢測物質,則可加快檢測進程,進一步縮短用時。并且,測定復雜食品基質中的物質含量,高效液相色譜的測量靈敏度減小,也需要更學者繼續深入研究以解決此問題。
最近,實際應用中多采取QUECHERS的方法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有害素質[3],但是因為基質的物理特質以及分子組合結構不同,樣品中的各類物質互相影響,使檢測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與實際出入甚遠。因此在復雜基質的樣品檢測前,萃取提純的步驟不可或缺,使檢測的前期準備步驟加大了難度。綜合現狀,針對異種基質,如何找到高效且經濟成本合理的樣品提純方法亟待進一步探討。
分析食物殘留農藥成分,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之飛行時間質譜法進行多重鑒定測試。農藥由大量復合物合成,提取目標元素會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擾,影響純度,并且對機器也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如何選取更適合的機器制作原料,以及減少干擾因素,提高萃取精度,也需要學界繼續深入研究,得出更適合時代的結論。
3 結語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高效液相色譜法滲透食品安全監測的每一環節。近年來,不論是學術上,還是社會應用上,大量學者專家、前線檢測人員都為其傾注心力,為我國的食品安全進程添磚加瓦。高效液相色譜法體現了我國科學的先進性,但也有其不足。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對已建立的方法技術進行驗證,總結不足及改進方法,提供更精確的食品檢測技術,讓人民吃得更安心。
參考文獻
[1]林楠,周欣蕊,王婷,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6):1431-1437.
[2]江海.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9(1):127-128.
[3]李軍軍.高效液相色譜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食品,2018(17):88-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