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杰 侯曉亮 范淑玲 赫維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于食品安全更加重視,綠色食品順應時代的要求誕生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帶動了食品安全行業的發展。在經濟高效率發展道路上,食品工業要與高科技結合起來,乳制品工業要生產更高質量的乳制品。本文通過對現代食品工學高科學技術的分析,研究了食品企業對乳制品生產高新技術的應用,進而提高了科學技術的應用效率。
關鍵詞: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乳品工業
高科技的使用是提升綜合品質的良好手段,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可積極利用技術革新帶來的優勢,不斷在現代食品工程中探索新型技術,改善我國乳制品工業的諸多問題。就目前而言,我國乳品工業仍面臨著一系列技術難關,食品行業的安全性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業內工作人員能夠不斷自我提升,應用高新技術改善現狀。
1 現代食品工程包含的高新技術
1.1 微膠囊技術
微膠囊技術是近代發展的新技術。其可大大提高食品質量。微型膠囊技術是通過利用天然或合成新高分子材料來儲存食品,微膠囊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食品的新鮮度。通過不斷革新,在乳制品業界的生產取得了成功。微囊技術大幅簡化了生產工藝[1]。微膠囊技術緊密結合牛奶本身的特點是,其穩定性可以保持牛奶的味道,可延長食品的儲存時間,從而保持食品狀態。
1.2 超高壓技術
利用高壓環境殺滅附著于食品表面的細菌即為超高壓技術滅菌,該方法優勢在于能在不損壞食品的前提下延長食品保存時間,從而使食品的安全性得到增強,目前這種技術已被應用到乳制品工業。對乳制品來說,超高壓技術雖然會提升食品本身的溫度,但對食品內部的營養成分損害較小,能夠做到既保護食品營養價值,又有效殺菌[2]。通過超高壓,乳制品的外觀質量提高的同時很好地避免了乳制品脫水現象。
1.3 生物技術
在生物技術方面,本文所研究的技術包括生物熒光技術與固定化技術。從當前的形勢來看,生物發光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乳制品的生產過程中。在檢測乳制品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生物技術能夠對細菌的生長進行嚴格的控制,該技術不僅提高了檢測的準確度,還使乳制品的檢測效率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該生物發光技術利用熒光素酶復合物轉化為光,在發光光度計的作用下,可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固定化技術非常適合于多種乳品的檢驗檢測工作。在物理或化學技術的幫助下,乳制品中的有機成分可以被保存下來。最后,在固定化細胞下,乳制品可以得到相對較長時間
的保存。
1.4 生物熒光技術
生物熒光技術經常被用于微生物檢測,通過檢測乳品的細菌數和特定的病原體,保證乳品的質量。生物發光技術包括ATP生物發光技術和細菌生物發光技術。任何一種微生物均包括ATP分子,通過檢測乳品中ATP的含量,可算出微生物中ATP的含量。ATP生物發光技術原理是基于螢火蟲發光機制的。熒光素利用ATP分子所提供的能量,并利用酶生成熒光。通過測定熒光能量,可計算出采樣中ATP分子的含量,并獲得采樣中微生物的含量。例如,在乳品加工過程中,可利用ATP生物發光技術來檢測乳制品的細菌含量,并確定原料是否符合健康標準。細菌生物發光技術是將Lug遺傳因子插入噬菌體的技術,它將Lug遺傳因子放在人工胚胎細胞內,從而使細胞發光并檢測光能量,以此計算細菌數。就像將Lug基因納入大腸桿菌大腸菌內一樣,將該大腸菌納入奶制品樣本中,并利用細菌生物發光技術檢測出樣本中的大腸菌濃度,從而提高了對乳品細菌的檢測。
2 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應用前景
2.1 應用范圍將會更加廣闊
在乳制品行業中,明確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的應用現狀的基礎上,利用高科技處理提高乳制品的品質,可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中國食品工業會大力發展,高科技技術的應用不斷增強,它不僅擴大到乳品行業,還擴大到食品其他領域,提高食品的抗菌功能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
2.2 技術將會更加成熟
現代食品高新技術在乳制品行業的應用還有一定程度不足,這與中國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結構有關。因此,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食品生產企業在高科技研發方面的實力也必須增強,通過技術的控制和工藝調整,技術人員生產技術的提升,滿足不同的加工要求,實現長期保存。
參考文獻
[1]謝海洋,司瑋,陳羚等.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在乳品工業中的應用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7(3).
[2]姜瓔娣.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在乳品工業中的應用分析[J].食品界,2017(10).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協會“十三五”規劃課題“互聯網+大學生鮮奶吧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GG170204);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重點課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以畜牧獸醫類專業為例”(編號:GZB1319044);高等職業教育五縱五橫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編號:131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