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 目的:研究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6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給予循證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價值。結果:比較后顯示,在血糖水平與護理滿意度上,實驗組數據更好,組間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循證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好于常規護理,值得于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2型糖尿病;循證護理;常規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09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by drawing lots,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th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in terms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dat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and the inter-group test (P<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better than routine nursing,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vidence-based care; Routine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2型糖尿病屬于常見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主要特征為血糖升高,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影響[1]。此類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以此穩定血糖水平,但在其治療中,要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保證治療效果。本文以我院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為例,分析循證護理的運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進行,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抽取此階段就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抽簽法,成立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兩組,每組各為60例患者;實驗組男(n=36),女(n=24),年齡為61-82歲,平均年齡為(70.32±0.56)歲;參照組男(n=38),女(n=22),年齡為62-80歲,平均年齡為(70.15±0.61)歲。兩組年齡均符合老年人標準,且經臨床診斷,確認為2型糖尿病。統計兩組資料,顯示差異不存在,統計學不具有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注意病情護理,囑咐患者有規律的生活,適當運動;定期監測患者血糖水平,并教會其血糖儀的使用方法[2]。實驗組行循證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提出循證問題: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組員由護士長及普通護士組成,護士長任組長,依據臨床經驗,并結合患者病情,對患者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進行分析;(2)循證支持:查閱相關文獻,找出循證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尋求解決方法;(3)護理措施:主要從飲食、心理、用藥與運動等四個方面實施。飲食護理:飲食要定時定量,不要提早進食,也不要過晚進食,控制食物中糖的含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保持合理的飲食,通過飲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給予其充足的營養支持;心理護理:由于老年患者歲數較大,發病后,難免會產生煩躁心理,長期服用降壓藥也會給其帶來不良反應,導致其情緒不穩定。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不良情緒出現的原因,耐心開導,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讓其積極面對病魔,通過心理支持,讓患者明確自身價值,以此提高治療依從性;用藥護理: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差[3],記憶力衰退,多種降壓藥聯合服用時,經常會出現服錯藥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將藥瓶標記上不同顏色,讓患者明確藥物種類,避免錯吃藥物給身體帶來損傷;運動指導: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患者體質,減輕其對胰島素的依賴性,護理人員要依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運動項目主要以太極拳、慢走為主,運動量要適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加重病情。
1.3觀察指標
(1)血糖水平:每天早上與晚飯后,護理人員運用指尖釆血的方式,測量患者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2)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形式調查,總分為100分,8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5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基本滿意+非常滿意。
1.3 統計學意義
數據行SPSS17.0處理,計量用(
±s)表示,t值檢驗,計數用(%)表示,行卡方檢驗,當P<0.05時,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對比
從表1得知,兩組患者在護理前,血糖水平差異并不顯著,但在護理后,實驗組明顯好轉,且優于參照組,統計學含有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2顯示,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效果更加滿意,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具有很高的比例,絕大部分為老年人,給治療帶來難度。臨床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通常運用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但無論何種治療方法都離不開護理干預,只有尋找最適合老年患者的護理模式,才能保證治療達到最佳效果。常規護理模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劣勢逐漸顯現,護理措施缺乏針對性,已經無法滿足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循證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近年來在臨床的運用比較廣泛,且效果受到患者認可。循證護理的理念是循證醫學,以科學理論作為依據,結合臨床護理經驗與患者情況,提出問題,尋找證據,然后以此作為依據開展護理活動,實施最有價值的護理措施[4]。與常規護理措施相比,其護理措施更加科學,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體現了人性化的護理理念,同時,循證護理注重患者心理狀態,充分尊重其想法,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以此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保持健康身心狀態。
本次研究中,患者實施循證護理之后,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參照組雖也取得一定效果,卻不如實驗組顯著,充分顯示了循證護理的優勢。在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上,實驗組概率達到了93.33%,參照組卻只有80.00%,說明實驗組方法更加受患者認可。在呂紅英的研究中顯示[5],循證組患者實施護理后,其滿意度高達100.00%,而常規護理組只有84.00%,組間對比,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體現了循證護理的價值。
綜上所述,結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將循證護理方法運用其中,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醫院護理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麗洪.循證護理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及壓瘡發生率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6):105-106.
[2]卞雅金,高爽,蒙娜等.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兒血糖控制、住院時間和家屬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海軍醫學雜志,2017,38(5):466-468.
[3]武茜,羅敏.基于循證護理的溝通技巧對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及自我護理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6,11(3):326-328.
[4]周洪,劉陽.循證護理模式與傳統護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對比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7):1026-1028.
[5]呂紅英.循證護理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