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成惠
【摘? 要】目的:分析在頸椎病患者中應用中醫綜合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性選擇在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作為本次治療的研究對象,其入院時間為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共126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等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方法護理,護理組則采用中醫綜合康復護理。觀察分析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前后的治療指標睡眠質量指數、疼痛程度、頸椎前屈活動度以及治愈總有效率。結果:護理后,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指標睡眠質量指數、疼痛程度、頸椎前屈活動度數據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頸椎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41%),對照組頸椎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7.77%)。對照組患者治愈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護理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綜合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中醫綜合康復護理;頸椎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05-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126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nursing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leep quality index,pain degree,cervical flexion activity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Results:After nurs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leep quality index,pain degree and cervical flexion activ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After nurs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nursing group was(98.41%),and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77.77%).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ursing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significant.It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with high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rvical spondylosis; Clinical efficacy
頸椎病是一種由于頸椎退行性病變而產生的綜合疾病[1]。其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中。頸椎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頸部及頸部下部位肌肉出現酸痛現象、頭暈頭疼、上肢無力及下肢乏力、手指發麻等。情況嚴重時患者會出現運動障礙不良現象。頸椎病產生原因主要是人體出現慢性損傷或者急性損傷以及頸椎部位發育性椎管過于狹窄等。頸椎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2]。為探討中醫綜合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中治療效果,作者進行以下分析: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頸椎病患者作為本次治療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法將其等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病患63例,對照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30至69歲,平均年齡(44.7±11.5)歲,病程0.4至9年,平均病程(6.12±1.35)年;護理組男36例,女27例,年齡32至71歲,平均年齡(48.4±12.8)歲,病程0.6至11年,平均病程(6.97±1.46)年;患者一般資料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不顯著,兩組數據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全部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法治療。即對頸椎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向他們講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著重注意的事情,并督促指導患者經常進行頸部訓練。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中醫綜合護理治療。主要方法包括:首先,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選取患者頸背部穴位如頸夾肌、岡上肌、背闊肌、頭夾肌、項韌帶等進行推拿按摩。按摩5至10次。此外,在患者太陽穴、肩井穴以及風池穴等穴位也進行按摩,按摩時間為一分鐘,一天一次。其次,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依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飲食搭配引導。例如,患者如若濕氣比較重則應使其多攝入胡椒根和羊肉以及大蒜等。如若患者瘀血氣流不通等可多攝入山楂等。上肢麻木的患者可以多飲用葛根豬骨湯。然后對患者進行中醫訓練護理。醫護人員應引導患者經常進行運動鍛煉來使其頸部肌肉放松。例如,太極、適當運動動作等。最后對患者進行情緒護理。由于患者會由于病情原因極易出現抑郁、煩躁等情緒,醫護人員就應及時觀察分析患者的言行舉止和心理狀態,并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和安慰,以促進患者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前后的治療指標睡眠質量指數、疼痛程度、頸椎前屈活動度以及治愈總有效率。
1.4療效判定標準 睡眠質量指數: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分析患者睡眠質量。該量表共有自測題(19個)、他測題(5個),類型共有睡眠及入睡時間、睡眠質量和效率及障礙、功能困難、催眠藥劑等。每個0至3分,共0至21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差[3]。
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分。即用0至10數字表示患者疼痛程度,0代表無痛,1至3分表示輕度疼痛,4至6分代表中度疼痛,7至10分即重度疼痛。分數越低就代表患者疼痛越弱。
治愈總有效率判定標準:痊愈:護理后,患者頭痛乏力等臨床病癥完全消失,睡眠質量最優。顯效:護理后,患者頭暈發麻等臨床癥狀逐漸改善,睡眠質量有所好轉。無效:中醫綜合護理對患者頸椎病情無任何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痊愈率。
1.5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對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統計學,百分數代表計數資料,X2檢驗計數資料,P<0.05代表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睡眠質量指數、疼痛程度、頸椎前屈活動度
護理后,兩組頸椎病患者治療指標睡眠質量指數、疼痛程度、頸椎前屈活動度數據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治愈總有效率
護理后,護理組患者總有效率(98.41%)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77%),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人們長時間的不合理運用頸部,從而使頸部過度疲勞,以造成人們體內氣血不平衡以及體內經絡障礙等[4]。從生理方面來講,頸椎病屬于一種椎間盤脫水的情況,從而使人體頸椎內部的髓質水分缺失以及纖維腫痛等,進而導致裂損。頸椎病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吞咽障礙、視線模糊、心跳加速以及疼痛等不良現象。頸椎病情嚴重患者甚至會造成其肢體僵硬、運動功能障礙、痙攣以及截癱或者四肢偏癱等病癥。頸椎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目前醫學上主要應用中醫護理治療頸椎疾病,中醫綜合康復護理模式主要包括四個內容:即飲食護理、情緒護理、中醫訓練護理、穴位按摩護理等。飲食護理主要是醫護人員通過引導患者盡可能多攝入一些具有祛濕化瘀療效的食物,以幫助患者疏通經絡并緩解頸椎疼痛;情緒護理主要是醫護人員通過觀察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從而跟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以保證患者的積極主動配合治療的狀態;中醫訓練護理主要是醫護人員對頸椎病患者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方案,以幫助患者提高頸椎活動功能;穴位按摩是指醫護人員對患者有關穴位進行推拿按摩從而使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以調整神經和血管的位置等。中醫綜合護理具有安全性、創傷性較小、針對性比較強的優點。并且能夠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療效。與此同時患者也比較容易配合治療。中醫綜合護理充分考慮了患者的具體需求,以為頸椎病患者提供一個比較全面并且高效的護理治療[5]。
綜上所述:對頸椎病患者應用中醫綜合康復護理治療,其療效最佳。能夠促進患者良好睡眠,有效降低患者頸椎疼痛以及疾病發生率,值得臨床進一步進行引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鄢珊,劉鳳.中醫綜合康復護理用于頸椎病患者中的意義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04):141.
[2]吳彩蘭,李茜,邵霞,etal.中醫綜合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15(10):157-158.
[3]李淑萍,郭淑玲.中醫綜合護理對頸椎病疼痛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 2017(36):181.
[4]馬惠榮.中醫綜合護理對頸椎病疼痛患者康復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3(19):86+93.
[5]王艷麗,黃友娟.中醫綜合護理對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的影響[J].光明中醫, 2017,32(11):1652-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