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卓瑪
【摘 要】 目的:分析三味豆蔻湯散對失眠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失眠癥作為實驗樣本,依照奇偶數法分為對照組(n=47)和治療組(n=47),對照組選擇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選擇三味豆蔻湯散治療,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對照組的總有效率與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經對比,治療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存在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味豆蔻湯散對改善失眠癥患者的失眠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普及和全面推廣。
【關鍵詞】失眠癥;三味豆蔻湯散;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26-01
失眠癥屬于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記憶力,降低其免疫力,同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和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發病危險[1]。常規西醫鎮靜催眠類的治療方案盡管可有效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大腦異常興奮狀態得以緩解,形成生理性睡眠,但長期用藥容易導致眩暈、動作不協調等不良反應。三味白豆蔻散的功效在于鎮靜、安神、促進睡眠等,為評定其對失眠癥的臨床療效,本文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失眠癥作為實驗樣本,現對治療效果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失眠癥作為實驗樣本,均符合失眠癥的臨床診斷標準[2],未納入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妊娠、哺乳期女性、對藥物過敏的患者。依照奇偶數法分為對照組(n=47)和治療組(n=47)。對照組男患者19例,女患者28例,患者年齡25-70(47.5±6.2)歲;病程5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4.3±1.6)年;治療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9例,患者年齡26-71(48.2±6.3)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4.1±1.7)年。組間自然資料展開對比,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兩組患者均知曉研究目的,自愿參與,且本次實驗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西醫治療,口服艾司唑侖片(國藥準字H11020248,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藥品規格:化學藥品,1mg),每次1mg,每天1次。治療組選擇三味豆蔻湯散治療,首先對白豆蔻、香旱芹、蓽茇進行炮制處理,按照1:1:1的比例將其制作成三味白豆蔻散,臨睡前半小時采用50mL水沖服3-5g。兩組均連續進行1個月的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恢復正常的睡眠時間,夜間睡眠時間超過6h,睡眠處于深沉狀態,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時間比治療前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增加超過3h;有效:失眠癥狀明顯減輕,睡眠時間增加不足3h;無效:失眠癥狀無、睡眠時間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或失眠癥狀持續加重。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3]。
1.4統計學評析 全部得到的數據以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治療總有效率以百分率(%)加以描述,組間進行比較時予以x2檢驗,P<0.05視為組間對比具備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與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展開對比,治療組比對照組高,組間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數據見表1。
3 討論
失眠癥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其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現代醫學多選擇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藥物為患者進行治療,盡管其可使患者大腦皮層興奮性顯著降低,但長期用藥易形成依賴性,不適宜長期服用。
祖國醫學將失眠癥納入到“不寐”、“目不眠”等范疇中,其發病和患者陰血不足、胃氣不和、思慮過多、心腎不交等具有密切關系。三味白豆蔻散之中的蓽茇可對機體進行有效調理;豆蔻、香旱芹具有平息隆的作用,三藥聯合的治療方式可發揮鎮靜、促進睡眠、安神的治療功效。相關研究發現,三味白豆蔻散選擇純天然藥物,經過嚴謹的配伍,即使長期給藥的情況下也不會導致耐藥性,安全可靠。失眠癥患者采用三味白豆蔻散進行治療,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睡眠時間,減少覺醒次數,改善睡眠質量。
由本次實驗結果可知,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組間相比,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得到以下治療體會:三味豆蔻湯散對改善失眠癥患者的失眠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普及和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曉梅,來昌艷.中西醫結合治療血虛肝郁型抑郁相關性失眠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8,34(12):26-27.
[2] 張金魁,才讓南加,南杰東智,等.藏藥方劑三味豆蔻湯散治療失眠的研究概況及展望[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7(23):85-87.
[3] 李莉莉.三味白豆蔻散聯合調任通督針法治療失眠癥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8,14(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