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卿
【摘? 要】細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病情危重的眼科感染性疾病,其致病微生物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臨床主要表現為眼睛畏光、疼痛,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使疾病迅速惡化形成角膜潰瘍甚至穿孔等。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藥物,通常根據其致病菌種類的不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抗生素種類,因細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所以臨床多用氟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氟喹諾酮類藥物主要包括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現就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細菌性角膜炎的用藥進展及成效作一綜述。
【關鍵詞】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細菌性角膜炎;治療;成效
【中圖分類號】R7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44-01
細菌性角膜炎多為外傷后感染或剔除角膜異物后感染所致,屬于眼科危重癥,治療不及時或效果不高甚至會給患者造成失明的嚴重后果。為有效控制并改善病情,需在該病的急性發作期用抗生素滴眼液頻繁滴眼,而抗生素的選擇則需進行致病菌譜的檢測,根據致病菌的種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用藥選擇。本文主要研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成效[1]。
細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譜范圍較廣、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鏈球菌、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因其感染導致的角膜炎占總數的80%以上[2]。有研究表明[3],國外的角膜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為主,國內則是綠膿桿菌的占比較大,但是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進步有下降趨勢。對于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要與患者的致病菌譜特點相結合,使用藥更具有準確性,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
二、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常見抗生素種類
(一)氨基糖苷抗生素。該類抗生素主要包括妥布霉素等,是眼科臨床治療中的常用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親和細菌核糖體的作用,從而能夠對細菌蛋白的合成進行有效的抑制,對于絕大多數的需氧菌均有顯著的殺滅作用。
(二)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細菌的DNA,造成其合成障礙,從而有效消滅細菌。該類抗生素同時具有抗菌譜廣,毒副作用較小的優點,能夠有效的殺滅格蘭陰性菌。目前有臨床研究發現[4],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中的氧氟沙星及環丙沙星抗菌的敏感度有所下降,而細菌對其的耐藥性明顯上升,因此對于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不提倡使用單獨的氧氟沙星或環丙沙星。隨著細菌耐藥性的不斷變化和藥物研究的不斷進步,氟喹諾酮類出現了第二、三代抗生素。新一代抗生素具有更好的組織穿透性、且藥性停留時間更長,同時對肝臟的毒性更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則屬于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與第二代藥物相比,具有更高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敏感性。目前臨床多數專家主張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因為其不但具有價格低,抗菌范圍廣的優點,同時還能有效減少各種耐藥菌株的出現,是治療更具價值[5]。
(三)大環內酯類。大環內酯類的抗菌機制與氨基糖苷類相似,都是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而殺滅細菌。其主要代表藥物有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等,具有抗菌譜廣的優點,但同時藥物對角膜的滲透性較差,在治療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礙了治療的有效率。
(四)萬古霉素、頭孢類抗生素。萬古霉素是糖肽類抗生素,主要作用機制是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形成,同時具有藥物滲透性高的特點。頭孢類抗生素則能有效抑制抗銅綠假單孢菌的活性,但是其配成溶液后的性質不穩定,目前臨床中并沒有該類藥物的滴眼液制劑。
三、左氧氟沙星抗菌機制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性狀為淡黃色晶體,易溶于水,其與氧氟沙星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機制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DNA旋轉酶對細菌DNA的復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氟喹諾酮作用于細菌后,會破壞其DNA末端的連接,從而抑制DNA的復制,使細胞逐漸凋亡最終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6]。
四、左氧氟沙星的臨床應用
有研究表明[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夠在眼睛多數組織中有較高的、遠大于敏感細菌的抗菌濃度分布;同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角膜組織的穿透性較好,藥物濃度達到最高峰的時間要明顯早于其在房水、虹膜、晶體中的時間。細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鏈球菌,其次為綠膿桿菌引起的角膜潰瘍。由于細菌的毒性強,導致病程進展迅速,常引起急性化膿性角膜潰瘍,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局部使用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最有效途徑。左氧氟沙星作為一種高效的抗菌藥物,能夠降低細菌DNA旋轉酶活性進而有效殺滅細菌,而且抗菌強度是氧氟沙星的2倍。作為一種廣譜抗菌藥物,可對多種細菌發揮作用,保證了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
五、結語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中,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相對于使用其他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大大減少。同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抗菌范圍廣發,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明顯升高,生物利用度高,對角膜的滲透性強的優點,在用藥后不但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應,還能夠有效較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在現階段的細菌性角膜炎治療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已經成為常用藥物,但是在臨床用藥中醫療人員還要兼顧其毒副作用,防止出現不良反應,要做到與患者病情相結合,合理、合量用藥,防止出現用藥劑量過大或患者癥狀減輕后持續過量用藥的情況,保證用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馬亮.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重癥細菌性角膜炎和重癥細菌性結膜炎的治療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2):194.
[2]趙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重癥細菌性角膜炎和結膜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1):115.
[3]邵明輝.鹽酸左氧氟沙星與氧氟沙星滴眼液對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3):192.
[4]肖楚標.鹽酸左氧氟沙星與氧氟沙星滴眼液對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對比[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02):179-181.
[5]鄒美英,晏玉珍.2種氟喹諾酮滴眼液用于治療急性細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J].抗感染藥學,2016,13(03):692-694.
[6]李宏宇.淺析細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臨床治療[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6):103-104.
[7]安朝碧.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評估[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4):2835-2836.